一直没有很好的弄懂边界层网格划分的规则,连壁面函数的定义及Y+的含义也不清楚。这里做个小结:
-------------------------------------------------------------------------------------
第一:为什么要用壁面函数
1、 无论是标准k—ε模型、RNGk—ε模型,还是Realizable
k—ε模型,都是针对充分发展的湍流才有效的,也就是说,这些模型均是高Re数的湍流模型。它们只能用于求解处于湍流核心区的流动。而壁面函数是对近壁区的半经验描述,是对某些湍流模型的补充(近壁区对整体流动影响较大和低雷诺数Re的情况),通过壁面函数法和低Re数k—ε模型与标准k—ε模型和RNGk—ε模型配合,成功解决整个整个管道的流动计算问题。
2、在壁面区,流动情况变化很大。
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两个途径:
一、是不对粘性影响比较明显的区域(粘性底层和过渡层)进行求解,而是用一组半经验的公式(即壁面函数)将壁面上的物理量与湍流核心区内的相应物理量联系起来。这就是壁面函数法。在划分网格的时候,不需要在壁面区加密,只需要把第一个节点布置在对数律成立的区域内,即配置在湍流充分发展区域。
如果要用到壁面函数的话,在define---modle--viscous面板里有near wall
treatment一项。可以选择标准壁面函数、不平衡壁面函数等。
三种壁面函数:标准壁面函数应用最广泛,鲁棒性最好,非平衡壁面函数适用于分离流,逆压梯度,双层区域壁面函数将层流底层同湍流区分别计算
二、是采用低Re数的k—ε模型来求解粘性底层和过渡层,此时需要在壁面区划分比较细密的网格,越靠近壁面,网格越细。当局部湍流的Re数小于150时,就应该使用低Re数的k—ε模型。
总结:相对于低Re数的k—ε模型,壁面函数法计算效率高,工程实用性强。但当流动分离过大或近壁面流动处于高压之下时,不是很理想。在划分网格的时候,需要在壁面的位置设置边界层网格,原因也是如此。
补充:
--------------------------------------------------------------------------------------
为什么要使用壁面函数呢?
首先,在CFD中应用湍流模型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壁面函数,在粘性支层中可以对N-S方程直接求解。在粘性支层中,速度梯度很大,vorticity不为零,所以要直接求解,就必须在粘性支层中布置较多节点,一般要10层以上,这就是一般的低Re数湍流模型。当然这样将占用较多的计算资源。
而在边界层中,是存在解析解的,如果在粘性支层内不求解三维N-S方程,而用一维数学模型代替,将大大降低计算资源的使用,这就是壁面函数。
一般高Re数湍流模型都使用壁面函数。第一层网格节点布置在粘性支层之外。那么你如何判断你的边界层网格节点布置是否合适呢?这就要检查你的y+,y+就是第一层网格质心到壁面的无量纲距离,与速度、粘度、剪应力等等都有关系。对于y+的值,各个学者推荐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但一般在30-60之内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也有推荐10-110甚至200的。y+的值合理,意味着你的第一层边界网格布置比较合理,如果y+不合理,就要调整你的边界层网格。
-------------------------------------------------------------------------------------
第二:Y+的含义及计算
y+就是第一层网格质心到壁面的无量纲距离,与速度、粘度、剪应力等等都有关系。
Y+的计算
Y+的查看
其实,我们关心的应该是壁面y+值。那么我们看云图的话,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但是个人感觉,如果case大的话,也不是很方便。此外,你要是看云图的话,要用filled的方式,而且把node
value选上,不然显示的是插值结果,那样不对。
推荐你用plot图看,在Plot里面,有xy-plot和histogram两个。这两个都要选择统计位置,请把所有的壁面选上,注意里面有内部体的boundary名称,如那些interior,就不要选。y+的值在turbulence/Wall
Y plus里面。然后进行historam或plot。
histogram里面能告诉你不同y+的网格个数都有几个,其中最右边那个就是你最大的y+值。但是xy-plot里面,你是可以直接看到具体y+值的,也能通过曲线特点分出来是哪个面的。
--------------------------------------------------------------------------------
面函数:
在划分网格时,把第一个内节点布置在对数律成立的范围内,即配置到旺盛湍流区域,11..5~30<
y+<200~400。
流场计算完后,查看:Display>Contours…> Contours of
/Turbulence…/Wall Yplus
如果y+ 的值大于该范围,应该加密该区域网格,重新计算,再查看y+
,如果仍不在其范围,继续加密网格。壁面网格加密可采用自适应网格:
Adapt>Y+/Y*…,Options选项,只选Refine
;Type选Y+;点击Mark,再点击Adapt;及完成网格加密。
非平衡壁面函数(Non-Equilibrium Wall
Function)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
涉及分离、再附着、冲击等受压力梯度影响的远离平衡的复杂流动
Enhanced Wall Treatment要求y+
<4~5。
--------------------------------------------------------------------------------------
判断Y+ 是否合适
K-e模型一般是对充分发展的湍流适用的,所以对于近壁面使用壁面函数处理。在使用中标
准壁面函数要求y+在30-500,增强型为1左右,可以放宽到5,非平衡型和标准型的要求类
似不过应该是算一些变化比较大的流动时候使用。一般都是RNG+标准壁面吧,y+别太小,
不然结果不对。
--------------------------------------------------------------------------------------
3,一些经验之谈
Laminar sublayer (y+ < 5)
Buffer region (5 < y+ < 30)
Turbulent region (y+ > 30)
增强的壁面函数(Enhanced Wall
Treatment)对于 y
plus大于 30的有很好的作用,对于 5到 30的也能求解,但对于 laminar底层,对求解非常敏感,特别是在高雷诺数的情况下。所以对于高雷诺数的湍流流动,可以先选择增强的壁面函数设置,然后计算完以后,通过 计算的 y
plus对网格进行修改。
湍流边界层分为内区和外区,而内区有分成:
粘性子层,粘性作用主导
过渡层,湍流作用和粘性作用相当
对数律层,湍流作用主导
外区:惯性力主导
距离壁面最近节点定义了 y+的值,在他们之间应用壁面函数,一般应该使该节点位于粘性子层之外,即 y+>=11.06好像,同时在湍流边界层内应该布置一定数量的网格节点,而 y+的上限由雷诺数判定,我觉得和湍流边界层的厚度有关,因为从经验上,对数律层只能到总的边界层厚度的20%。
问题是:具体在生成网格时,如何来控制网格满足一定的 y+要求呢?
对大空间的钝体绕流计算,合理的 y+应该在什么范围内?而据我所知,y+是结果算出来之后查看的,如果不是很关心剪切力,湍流边界层需要准确计算吗?一刚开始,壁面网格生成凭经验确定。计算后,根据流场查看 y+值是否满足事前的假定,不满足则需要修改网格,再计算、查看y+,如此继续下去。因而我感觉事先是无法准确确定网格
y+是与速度相关的量,不仅仅取决于第一层网格的尺寸,因此必须进行实际运算才能知道。不过如果做的活多了,就会知道第一层网格该怎么取了!
主要是计算后检验,需要反复几次。
一般有 y+在 30至 100左右,太密了,壁函数就作用不大了;过大,壁面处精度不够。对于
粗糙壁面,yp一般为 4倍的粗糙度。30—100是壁面函数的敏感区,大于 100时必须要采用壁面函数修正,但是精度有较大影响,
在小于 30时,可以不用壁面函数,目前一般的求解,尽量不要用壁面函数,为了求解精度的需要,取值小于 30,就可以了。
可以使用公式进行估计
近壁 y+估计值(经验公式) 4 2 2
近壁 y+实际值(计算结果) 3~8 1~6 1~5
如果使用标准壁面函数,真如上面所说,过大和过小,都不好,一般为 30左右最好!
如果使用低雷诺数模型,及 enhance
wall function,y+需要是 1的量界!
至于划分网格的过程,需要多次的反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