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博客中的多篇文章着整理
http://blog.sina.com.cn/u/2651707062
作者:赵俊,复旦大学医学博士,任职于上海三甲大型医院。并担任上海某顶尖私人会所高级健康顾问,是国内多名知名企业家及政府官员健康指导专家。对于增肥有长达15年的亲身经历。
赵博士系统增肥法
“纸片人消瘦原因测试”免费测试
www.askform.cn/147160-290992.aspx
微运动课程共分为5部,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56315&uk=3643084165)
微运动课程共分为5部:
•第一部:打通脾胃两大根本经脉,促进小肠和胃部蠕动。
•第二部:促进胃液,小肠液,胰液分泌,充分吸收脂肪,水分,蛋白质
•第三部:进一步强健脾胃,调整人体吸收系统
•第四部:充盈人体气血,从“干黑瘦”向“白润胖”转变
•第五部:达到人体消化吸收系统,内分泌系统等8大系统的大平衡,大和谐,达到百病不生,天人和一的境界
90%的人都不知道的初中课本知识
这篇文章,以非常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讲讲90%的人,都不知道的初中课本知识。这个知识就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95%都是由小肠吸收,而胃,只占到了吸收的5%。
这个简单的知识告诉我们,增肥,特别是健康增肥,应该把重点,放在“小肠”这个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的部位。找到解决方案,治好小肠。
反过来讲,从西医肠胃学科,消化吸收学科的理论来看,竹竿人,纸片人,肯定大多数,是小肠出了问题。
把小肠比作一个磨盘,身体健康的朋友,100斤粮食吃进去,能磨出80斤的能量。而纸片人们,吃100斤粮食下去,只能磨出20斤,甚至10斤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又全部被用作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哪来多余的能量长肉和脂肪呢?所以,从西医角度讲,小肠吸收功能差,是纸片人们,又瘦,精力又差,体力又差的根本原因。
增肥为啥如此之难?浅谈4个原因
1,有多少人知道纸片人的痛苦
绝大多数普通人,包括很多医生在内,都不认为瘦是一种病。理论上讲,是没有错误的。瘦,确实不是一种病。你去任何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消化科检查,医生总会告诉你,可能是肠胃功能比较差,然后给你开点健脾开胃的药希望快点把你打发走。走之前还安慰性的告诉你,瘦点没关系,身体健康就好。嗯,“瘦点没关系,身体健康就好”。这个世界上总存在很多这样愚蠢的好人,他们总喜欢说些正确的废话。所以,医学界(包括医生,医院)对纸片人的不重视,是造成增肥困难的主要原因!
试问:
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纸片人的痛苦?
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纸片人在面临恋爱时遭遇的尴尬局面?
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纸片人在职场升迁时遭遇到的歧视?
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纸片人在夏季来临时选择衣服的苦恼?
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纸片人因为瘦弱所产生的自卑和烦恼?
所以:
我们坚决不要,“瘦点没关系,身体健康就好”。
我们强烈呼吁的是,“不但身体看起来强壮,而且身体很健康!”
2,治疗方向发生根本错误
很多人,都把治疗的方向放在了脾胃虚弱上面。比如去医院,医生会给你开些健脾丸,茯苓白术丸,或者以山药为主的中成药。这些药,对治疗一般人的脾胃虚弱,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对于纸片人的小肠吸收障碍,简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纸片人们服用了这些中成药,造成的结是,饭量越来越大,越来越能吃,可体重和肉肉,却是一点都不见动静。这不但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更是治愈了上千例纸片人后得出的宝贵经验。方向走不对,努力也白费。我曾经有一个江苏海门的患者,不但吃了一年的人参健脾丸,还把药店里所有能吃的健脾开胃类的药物都试了个遍,吃了一两年,最后不但体重还是102斤,而且胃也越吃越坏,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最后通过我一个大学的同学介绍找到我,在我的指点下,服用了健康增肥粥和蜂蜜,并且开始了小肠和脾胃两经的按摩,不到两个礼拜,他就告诉我,屁股和手腕上明显开始长肉了,而且肠胃也感觉越来越舒服。可见,治疗方向的确定,是多么的重要。
3,从小肠的构造谈起
先来看看小肠的构造位置: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3-5米,张开有半个篮球大,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请注意这个几个关键词:与胃相通,与大肠相连,长约3~5米,半个篮球场大。
这几个简单的医学常识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小肠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主儿。一般的药物很难保持原有药性到达小肠。即便保持原有的药性到达小肠,治愈这样一个近5米长,半个篮球场大的怪物,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想要治愈小肠的吸收障碍,药物首先要通过胃,经过胃部的溶液和胃酸分解,然后达到小肠,药效可想而知。后面将会有文章详述几种常见药物对小肠的治疗效果。请关注!
4,绝对不能忽视的“微运动”
什么是微运动?微运动是针对系统增肥法中,第二三个阶段中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提出的。健康增肥的微运动是指,在系统增肥的第一个阶段,通过针对脾胃的经脉按摩,和针对小肠的恢复性功能按摩,大大增强脾胃特别是小肠的吸收能力,配合健康增肥粥和野生蜂蜜,直到小肠的吸收功能完全恢复。很多治愈事实证明,没有系统增肥法中的“微运动”配合,单纯靠增肥粥和蜂蜜,是无法达到治愈效果的。我曾经有一个同事的女儿,也是非常瘦弱,163CM的身高,体重不到40公斤。到了高三,课业压力陡增,由于身体瘦弱,精力明显跟不上。最后我给了孩子两个疗程的增肥粥,然后告诉了她一些简单常用的按摩手法,希望能在高三这个节骨眼上帮她一把,结果一个月过去了,孩子告诉我,一点用都没有,通过交流,发现孩子由于时间紧张,早起和临睡前,根本没有时间按摩。最后通过我的说服,她每天临睡前抽出10分钟自行按摩,不到一个礼拜,明显感觉身体开始长肉肉,而其精力也慢慢开始增长,高三一年,别人是体重直线下降,精力明显不济。她却是体重不断增加,精力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大二的学生。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和肠胃吸收不好的区别
本来不想讲这个过于专业的话题,怕很多人听不懂,但是最近有很多网友问我,为什么普通的健脾开胃的药,无法达到促进肠胃吸收,然后增肥的功效。特别是有一位黑龙江的网友,一个24岁的小伙子,身高181公分,体重不到60公斤,很苦恼。身体也特别差,总是在QQ上面留言,把他吃的什么归脾丸,健脾丸,人参健脾丸等等甚至健胃消食片列举了个遍。说对增肥一点效果没有,去医院医生开的药也是大同小异,无非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方面的中成药。市面上卖的增肥药,更不敢吃。然后小伙子问我,有没有什么有效的增肥食谱,让我推荐给他。
增肥食谱?我问了他一句话,你觉得你吃了那么多的肠胃吸收类药物都没有长胖,那么吃普通的食物能长胖吗?这就好比,战争时期,你攻打一个目标,派去特种部队都没有完成,你派一群城管去,有作用吗?(城管欺负起老百姓一个顶两,正规作战绝对熊)
重点来了,请注意,一般的瘦子,纸片人们,根本不是肠胃吸收不好的问题,而是得了一种叫,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这种不是病的病。而且,是从小就患有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这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如果患了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比较明显的表现如下,请自行判断:
1)你会经常性的,大便不成形,正常的大便是不干不稀,而你的大便比较稀薄。
2)如果你使用的是冲水马桶,大便后,水面上会经常漂起一层油。这层油是小肠无法吸收的脂肪组成的,专业称之为,脂肪泻。
3)
你的舌头两侧,会有明显的齿痕存在,并且是从小就有。
4)
有一部分人,还会经常性的流口水。
看到这里,不少人恐怕已经看出来了,3和4不就是中医里所说的脾虚的典型症状吗?是的,绝大多数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的朋友,肯定会出现脾虚的症状。小肠,脾,胃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基本是一损俱损,但是却无法做到一荣俱荣。小肠的吸收功能出了问题,你拿脾胃狂出气,效果肯定差强人意。还是那句话,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临床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静脉注射高营养物质是常用的方法,但只适用于术后,身体极度虚弱的人。对于普通人,医院是不把这个当做一个病症来看待的。比如,你去告诉医生,你处于亚健康状态,每天精神不济,头晕脑胀,医生也没有办法,顶多告诉你一些加强体育锻炼,早睡早起等的混蛋建议。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纸片人,有没有一种既不伤害身体,又能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的方法?有!!!!经过我近15年潜心的研究,确实发现了,如同我前面所说,健康增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36位数字的密码,知道的人可能1分钟就能解开,不知道的人,
第一,是我15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果。我期间拜访了无数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包括了消化科,营养学,健身学。
第二,是我自己亲身试验过的,绝对安全,绝对有效。
第三,我已经通过系统增肥法,使上千例纸片人们成功健康增肥,大多数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已经为自己打造了强健的体魄。
瘦子们——如何打造强大的消化吸收系统
从09年开始关注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反对瘦子们每餐吃的太多。这样不但起不到增肥的效果,反而加重肠胃的负担。进一步破坏本已薄弱的消化吸收系统。
先从健康增肥的角度,阐述一下什么是消化吸收系统。消化吸收系统是以小肠为主,由口腔,胃,小肠,大肠,脾等器官组成的,用于对食物进行分解和吸收的系统。
食物先由口腔进入,通过牙齿咀嚼进行初次物理分解,然后进入胃部,由胃液进行化学分解,随后进入小肠,通过小肠液,胆汁,小肠绒毛等对食物的营养进行充分吸收,最后由脾将养份运送到四肢,腰腹,从而达到增肥增重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
消化吸收系统的两大主将是:小肠和脾。两大辅助型器官是口腔,胃。
你为什么始终长不胖?
通过上篇文章,我们知道消化吸收系统是如何简单运作的。而瘦子的消化吸收系统一般是这样运作的,
“食物通过口腔时,并未经过充分的咀嚼,未经充分分解的食物,由消化功能较差的胃进行进一步分解。到达小肠后,由于小肠绒毛受损,小肠液,胆汁分泌大大减少,从而对蛋白质
脂肪等只要长肉成分的吸收也大大减少。只有大概不到40%的脂肪蛋白质被吸收,60%的营养物质由于吸收不充分被当做废物垃圾被大肠排出体外(瘦子通常大便不成形的原因)。而这40%的营养物质由运化功能极差的脾,微弱的运送到四肢,胸腹等部位时,几乎达到数为0!这样的话,你怎么吃也胖不了!
很多人希望通过多吃来增肥,当你的小肠吸收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没有恢复时,吃的再多,只能加重两个器官的负担。吃的越多,损坏的越严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通过以上科普,我们想要改善自己的消化吸收系统,达到健康增肥增重的目的,需要以下4个方面的协同:
1,加强口腔食物的物理分解,为化学分解和吸收做好铺垫。
2,促进胃对食物的化学分解。
3,促进小肠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4,加强脾对营养成分的运化。
具体到日常,一点一滴:
1,少吃多餐,不吃难消化食物。
2,食物一定要咀嚼充分,才能咽下。
3,不吃生冷,不饮酒。
4,通过按摩,加强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
5,通过食疗,促进小肠绒毛的恢复再生。
6,通过微运动,促进小肠液,胆汁的排出。
7,通过食疗,改善肠道菌群数量。
8,打通脾胃两条经脉。瘦子们———如何打造强大的消化吸收系统
专业讲解小肠的吸收(一)
消化管内的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消化过程是吸收的重要前提。由于吸收为多细胞机体提供了营养,因而具有很大的生理意义。
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有吸收速度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各部分消化管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在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和停留的时间。在口腔和食管内,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在胃内,食物的吸收也很少,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可见针对肠胃吸收不好药物的愚蠢性)一般认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图6-24)。对于大部分营养成分,当它到达回肠时,通常已吸收完毕,因此回肠主要是吸收功能的贮备。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时已经不含多少可被吸收的物质了。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一般认为,结肠可吸收进入其内的80%的水和90%的Na+和CI-。
【赵博士谈增肥】专业讲解小肠的吸收(图文)(一)
人的小肠长约4m,它的粘膜具有环形皱褶,并拥有大量的绒毛,绒毛是小肠粘膜的微小突出构造,其长度约0.5-1.5mm。每一条绒毛的外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柱状上皮细胞顶端有明显有纵纹,电了显微镜下的观察进一步表明,纵纹乃是柱状细胞顶端细胞膜的突出,被称为微绒毛。人的肠绒毛上,每一柱状上皮细胞的顶端约有1700条微绒毛。由于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最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样长短的简单圆筒的面积增加约600倍,达到200m2左右(图6-25)。小肠除了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外,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h),以及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些都是小肠在吸收中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
【赵博士谈增肥】专业讲解小肠的吸收(图文)(一)
肠绒毛内部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动物在空腹时,绒毛不活动。进食则可引起绒毛产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这些运动可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绒毛运动神经控制,刺激内脏神经可加强绒毛运动。绒毛运动还受小肠粘膜中释放的一种胃肠激素——绒毛收缩素(villkinin)的刺激。
营养物质和水可以两条途径进入血液或淋巴:一为跨细胞途径,即通过绒毛柱状上皮细胞的腔面膜进入细胞,再通过细胞底-侧面膜进入血液或淋巴;另一为旁细胞途径,即物质或水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然后再转入血液或淋巴(图6-26)。营养物质通过膜的机制包括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及胞饮等,其过程可参看第二章第一节。
分享:
专业讲解小肠的吸收(二)
赵博士健康增肥赵博士健康增肥赵博士健康增肥赵博士健康增肥赵博士健康增肥赵博士健康增肥赵博士健康增肥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小肠中被吸收的物质不仅是由口腔摄入的物质,由各种消化腺分泌入消化管内的水分、无机盐和某些有机成分,大部分将在小肠中被重吸收。例如,人每日分泌入消化管内的各种消化液总量可达6-7L之多,每日还从口腔摄入1L多的水分,而每日由粪便中丢失的水分只有150ml左右。因此,重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每日可过8L。这样大量的水分如果不被重吸收,势必严重影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而危及生命,急性呕吐和腹泻时,在短时间内损失大量液体的严重性就在于此。
在正常情况下,小肠每天还吸收几百克糖,100g或更多的脂肪,50-100g氨基酸,50-100g离子等。实际上,小肠吸收的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小肠的吸收具有巨大的贮备力。
(一)水分的吸收
前已述,人每日由胃肠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约有8L之多。水分的吸收都是被动的,各种溶持,特别是NaCI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分吸收的主要动力。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对水的通透性都很大,因此,驱使水吸收的渗透压一般只有3-5mOs/L。
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水分由肠腔进入血液的量和水分由血液进入肠腔的量都很大,因此肠腔内液体的量减少得并不多。在回肠,离开肠腔的液体比进入的多,从而使肠内容大为减少。
(二)无机盐的吸收
一般说,单价碱性盐类如钠、钾、铵盐的吸收很快,多价碱性盐类则吸收很慢。凡能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如硫酸盐、磷酸盐、草酸盐等,则不能被吸收。
1.钠的吸收成人每日摄入约250-300mmol的钠,消化腺大致分泌相同数量的钠,但从粪便中排出的钠不到4mmol,说明肠内容中95%-99%的钠都被吸收了。
由于细胞内的电位较粘膜面负40V,同时细胞内钠的浓度较周围液体为低,因此,钠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但细胞内的钠能通过低-侧膜进入血液,这是通过膜上钠泵的活动逆电化学进行的主动过程(图6-27)。钠泵是一种Na+-K+依赖性ATP酶,它可使ATP分解产生能量,以维持钠和钾逆浓度的转运。钠的泵出和钾的泵入是耦联的
【赵博士谈增肥】专业讲解小肠的吸收(图文)(二)
2.铁的吸收人每日吸收的铁约为1mg,仅为每日膳食中含铁量的1/10。铁的吸收与机体对铁的需要有关,当服用相同剂量的铁后,缺铁的患者可比正常人的铁吸收量大1-4倍。食物中的铁绝大部分是三价的高铁形式,但有机铁和高铁都不易被吸收,故须还原为亚铁后,方被吸收。亚铁吸收的速度比相同量的高铁要快2-5倍。维生素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而促进铁的吸收。铁在酸性环境中易溶解而便于被吸收,故胃液中的盐酸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常常会伴以缺铁性贫血。
铁主要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肠粘膜吸收铁的能力决定于粘膜细胞内的含铁量。由肠腔吸收入粘膜细胞内的无机铁,大部分被氧化为三价铁,并和细胞内丰硕睥去铁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暂时贮存在细胞内,慢慢地向血液中释放。一小分部被吸收入粘膜细胞而尚未与去铁铁蛋白结合的亚铁,则可以主动吸收的方式转移到血浆中。当粘膜细胞刚刚吸收铁而尚未能转移至血浆中时,则暂时失去其由肠腔再吸收铁的能力。这样,存积在粘膜细胞内的铁量,就成为再吸收铁的抑制因素。
3.钙的吸收食物中的钙仅有一小部分被吸收,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主要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是维生素D和机体对钙的需要。维生素DC有促进小肠对钙吸收的作用。儿童和乳母对钙的吸收增加。此外,钙盐只有在水溶液状态(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溶液),而且在不被肠腔中任何其他物质沉淀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肠内容的酸度对钙的吸收有重要影响,在pH约为3时,钙呈离子化状态,吸收最好。肠内容中磷酸过多,会形成不溶解的磷酸钙,使钙不能被吸收。此外,脂肪食物对钙的吸收有促进作用,脂肪分解释放的脂肪酸,可与钙结合形成钙皂,后者可和胆汁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而被吸收。
钙的吸收主要是通过主动转动完成的。肠粘膜细胞的微绒毛上有一种与钙有高度亲和性的钙结合蛋白,它参与钙的转运而促进钙的吸收。
4.负离子的吸收 在小肠内吸收的负离子主要是CI-t
HCO3。由钠泵产生的电位差可促进肠腔负离子向细胞内移动。但也有证据认为,负离子也可以独立地移动。
(三)糖的吸收
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在已糖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
单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它可逆着浓度差进行,能量来自钠泵,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参见第二章)。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纹状缘上存在着一种转运体蛋白,它能选择性地把葡萄糖和半乳糖从纹状的肠腔面运入细胞内,然后再扩散入血。各种单糖与转运体蛋白的亲和力不同,从而导致吸收的速率也不同。
转运体蛋白在转运单糖的同时,需要钠的存在。一般认为,一个转运体蛋白可与两个Na+和一个葡萄糖分子结合。由此可见,钠对单糖的主动转运是必需的。用抑制钠泵的哇巴因,或用能与Na+竞争转运体蛋白的K+,均能抑制糖的主动转运。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四)蛋白质的吸收
无论是食入的蛋白质(100g/d)或内源性蛋白质(25-35g/d),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经煮过的蛋白质因变性而易于消化,在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就被迅速吸收,未经煮过的蛋白质和内源性蛋白质较难消化,需进入回肠后才基本被吸收。
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性的。目前在小肠壁上已确定出3种主要的转运氨基酸的特殊运载系统,它们分别转动中性、酸性或碱性氨基酸。一般来讲,中性氨基酸的转运比酸性或碱性氨基酸速度快。与单糖的吸收相似,氨基酸的吸收也是通过与钠吸收耦联的,钠泵的活动被阻断后,氨基酸的转运便不能进行。氨基酸吸收的路径几乎完全是经血液的,当小肠吸收蛋白质后,门静脉血液中的氨基酸含量即行增加。
曾经认为,蛋白质只有水解成氨在酸后才能被吸收。但近年来的实验指出,小肠的纹状缘上还存在有二肽和三肽的转运系统,因此,许多二肽和三肽也可完整地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而且肽的转运系统吸收效率可能比氨基酸更高。进入细胞内的二肽和三肽,可被细胞内的二肽酶和三肽酶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再进入血液循环。
完整的蛋白质是还可被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许多实验证明,小量的食物蛋白可完整地进入血液,由于吸收的量很少,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是无意义的;相反,它们常可作为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或中毒反应,对人体不利。
(五)脂肪的吸收
在小肠内,脂类的消化产物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很快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由于胆盐有亲水性,它能携带脂肪消化产物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非流动水层到达微绒毛上。在这里,甘油一酯、脂肪酸和胆固醇等又逐渐地从混合胶粒中释出,它们透过微绒毛的脂蛋白膜而进入粘膜细胞(胆盐被遗留于肠腔内)。
长链脂肪酸及甘油酯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并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一旦形成即进入高尔基复合体中,乳糜微粒被包裹在一个囊泡内。囊泡移行到细胞底-侧膜时,便与细胞膜融合,释出乳糜微粒进入细胞间隙,再扩散入淋巴。(图6-28)
中、短链甘油三酯水解产生的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在小肠上皮细胞中不再变化,它们是水溶性的,可以直接进入门脉而不入淋巴。由于膳食的动、植物油中含有15个以上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很多,所以脂肪的吸收途径乃以淋巴为主。
(六)胆固醇的吸收
进入肠道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下来源:一是食物中来的,一是肝分泌的胆汁中来的。由胆汁来的胆固醇是游离的,而食物中的胆固醇部分是酯化的。酯化的胆固醇必须在肠腔中经消化液中的胆固醇酯酶的作用,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后才能被吸收。游离的胆固醇通过形成混合微胶粒,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被吸收的胆固醇大部分在小肠粘膜中又重新酯化,生成胆固醇酯,最后与载脂蛋白一起组成乳糜微粒经由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
胆固醇的吸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越高,其吸收也越多,但两者不呈直线关系。食物中的脂肪和脂肪酸有提高胆固醇吸收的作用,而各种植物固醇(如豆固醇、β-谷固醇)则抑制其吸收。胆盐可与胆固醇形成混合微胶粒而助于胆固醇的吸收,食物中不能被利用的纤维素、果胶、琼脂等容易和胆盐结合形成复合物,妨碍微胶粒的形成,从而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最后,抑制肠粘膜由细胞载脂蛋白合成的物质,可因妨碍乳糜微粒的形成,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