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s.cn/kxcb/kpwz/200910/W020091020400721772920.jpg
跳舞草——(学名: Desmodium motorium ,英文名称: Dancing
grass),别称“舞草”、“风流草”、“迷魂草”、“鸡毛草”、“求偶草”、“情人草”、“多情草”“无风自动草”等。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山绿豆属/蚁蝗属),学名山绿豆。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福建都有分布,台湾也有生长。生于丘陵旷野和山沟灌丛中。
在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跳舞草出尽了风头,令中外游客惊叹神奇、着迷、动情、心醉,引起大家的极大的兴趣、留恋忘返,都说OK、奇迹!有人说它像鸡毛一样飘动。因此叫它"鸡毛草"。有人看它有如鸳鸯相戏,又似丹凤求凰,所以称之"风流草"。民间说它跳得迷人魂魂,又叫"迷魂草"。
跳舞草说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地植高约100厘米,盆栽高约50厘米左右;茎呈圆柱状,光滑;各叶柄多为3权叶片,顶生叶长6~12厘米,侧生一对小叶长3厘米左右。各枝叶柄上长有3枚叶片,顶生一大叶,侧生一对小叶,茎干粗若拇指。秋天开花结果,冬天落叶。花期在8~10月,小花唇型、紫红色;荚果在10~11月成熟;种子呈黑绿色或灰色,种皮光滑具蜡质。花似唇形,粉红色。结籽黑褐色,外壳坚硬,壳外有一层发亮的蜡质物包裹,蜡质物有芬芳香味。它的枝干上每个叶柄顶端有一片大叶子,大叶子后面对称长着两片小叶。这些叶子对阳光特别敏感,一旦受到阳光照射,后面的两片小叶就会迎着太阳一刻不停地绕着叶柄翩翩起舞,从太阳东升一直舞到夕阳西下,它才疲倦地顺着枝干倒垂下来,开始休息,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它又开始跳舞。
当气温达到25度以上时,在无风的情况下,两片小叶会自动以叶柄为轴,围绕着大叶自行舞动(大叶的长度与宽度约为小叶的5-7倍,叶柄和大叶则纹丝不动),旋转一圈后快速弹回,然后再旋转再弹回,长年不断左右摆动,上下弹,日夜不停。有时又作上下方向摆动,时快时慢,颇有节奏。时而上蹦下跳,翩翩起舞,
时而像情人一样,向你招手,时而自行交叉转动亲近,像在拥抱亲吻,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姿态优美,给人以清新美妙神秘之感。据观察,当气温升到30℃左右时,尤其是在8-11点、15~18点,小叶转动最为活跃。特别是雨过天晴、阴天的跳动更具戏剧性。
风流草不但舞姿好看迷人,还可入药,全株均可入药,具有祛瘀生新、舒筋活络之功效,对接骨、镇静、风湿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味淡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毒之功效,能治疗风热感冒、毒蛇咬伤、痛疮毒等病症。由于跳舞草具有特异的运动性能,内含有多种特异的生命活性因子,具有活血化淤、去瘀生新、舒筋活络的神奇功效。用跳舞草的叶片、茎枝阴干炮酒,早晚各服用一杯,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病等顽疾,具有神奇疗效。还有人用跳舞草的鲜叶泡水洗面,能够使皮肤光滑白嫩、青春永驻,具有美容驻颜,返老还童的功效。
原理:
跳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够根据声音产生反应的植物。据科学研究,跳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与温度、阳光和一定节奏、节律、强度下的声波感应有关。在常温强光且无风雨时的环境下,舞草的2片侧小叶会不停地摆动,在半分钟内,每片小叶可完成椭圆形的运动1次,每叶转动达180度之后便又弹回原处,尔后又再行起舞。如果光照越强或声波振动越大,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快,直至晚上所有叶片下垂闭合睡眠为止。每当太阳下山,当夜幕降临时,光线变弱,与白天的光线有了差别和变化,海绵体就会收缩,叶子便垂了下来,紧闭而贴于枝干上。
舞草侧小叶不停舞动的原因是由于其小叶柄基部的海绵体组织对光有敏感反应的结果。每当太阳照射,温度上升,植物体内水分加速蒸发,海绵体就会膨胀,小叶便左右摆动起来。此外,舞草还会有声感,当它受到音量35~40分贝的歌声振荡时,海绵体也会收缩,带动小叶片翩翩起舞。
研究表明,当外界气温达到20C以上时,舞草的侧小叶开始转动。气温上升到30度C以上,它的转动最为活跃,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尽管跳舞草非常奇特,但其发现历史并不久远。而且野生种已经濒危,被列为保护植物。
http://a2.att.hudong.com/51/73/01300000176742121688731962942_s.jpg
http://www.jh5z.com/jhwzxyzw/page1/sdqyzw.files/image005.jpg
跳舞草的栽培繁殖
跳舞草的生长与自然环境中的各项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温度、光照、水分、培养介质等因素中,由于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当在自然条件下播种时,应根据跳舞草的习性,在认真研究当地四季的气候状况后,确定播种时机。若的室内使用空调或暖气来调节气温,种植将不受季节影响。
1. 种子处理:
跳舞草种子坚硬,外表有光亮的蜡质,在自然条件下需数月才出苗。因此,为了达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晒热或炒热的干细沙轻轻搓磨种子外表的蜡质,使种皮微磨破,随后用38℃的温水泡种24h以上(期间可换水数次),再将种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温暖保湿的地方,待种植发胀,略晒干,即可播种(凡未泡胀的种子应选出来,再磨擦处理泡胀)。
2.种植
跳舞草播种适宜温度20—28℃,若各种生长条件不适宜,请勿打开种子的外包装,应等待恰当时间播种。跳舞草在理论温度5—10℃可保存2年,但建议如条件适当因尽早使用。
3.种植过程
特别注意,在花种的表面最多只能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介质,厚度约为花种直径的1—3倍,尽量准确,若种子埋入太深,会使种子萌芽变得困难,
将喷水壶调至喷雾状,对其喷洒适量水,用玻璃板或塑料纸盖于花罐口上,以减少水分蒸发。将花罐放在阴处不见光,记住每天要打开15—20分钟透气
,花种一般在8—10天左右发芽。等待发芽要有耐心,有时气温变化等因素,会对种子发芽时间有影响,请耐心等待。
4、出芽
种子发芽后等到芽上的第一对叶子呈队称展开时,请立即拿开覆盖物(玻璃板、塑料纸),并放置于向阳处,避免阳光直射,注意温度变化,不要过量浇水。
当第一对子叶已充分展开,并呈现绿色时,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阳光下的光照时间。
当第一对真叶长出时,应把其置于全天直射的阳光下,并关注培养介质的干燥情况,适当给水;当长出第二对真叶时,就表明已经度过种植的最难关,只要掌握好温度、水分、跳舞草会茁壮成长。
5、光照
植株缺少光照,常会发生徒长的现象,使得植株细长、瘦弱易倒状,应该增加光照时间。尽可能经常转动花盆,以便使植株枝叶各个角度接受阳光,并得到充分生长。
6、养护
待苗长到近一寸时,保留健壮的植株,其余的要移盆。移盆时,要小心翼翼,不要伤到须根,将苗移出时,在花盆的中央,挖一个适当宽度、深度的坑,让其根系充分展开,覆盖培养介质,轻压,而后再浇适量水。
7、浇水
在出芽期间,需要保持培养介质湿润。出芽后又以保持偏干一些,以表面培养介质干燥,内部仍湿润为宜;
浇水时间尽量在早上,避开阳光,水最好先放置4—6分钟,散去自来水中的氯气,浇水时最好使用细眼壶,从远离植株的地方,逐渐向植株靠拢,四周多浇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并尽量不要溅在叶、茎上。
8、施肥
植株生长到以一个多月时,要进行第一次施肥。植株开花期:即植株生长到2~3个月时,进行第二次施肥。
9、造成种植失败的常见因素:(自我检测)
(1)环境因素: 温度的变化是否大大偏离植株发芽、生长的适宜温度。
(2)播种因素:
种子是否埋的太深种子和培养介质没有充分接触,播种、发芽期间培养介质偏干。
(3)栽培管理因素:忘记使用玻璃板或塑料罩,刚出芽,就在阳光下暴晒,浇水太少或过多,发芽一个星期后,未得到充足阳光忘记施肥。
跳舞草的养护要点
人工授粉
跳舞草自然授粉率仅2%—5%,如果进行人工授粉,则结实率可以提高5倍以上。授粉时洗净双手,刮去左手拇指甲外表层,用右手拇指与食指轻捏花的2片龙骨瓣(中间的两个花瓣),左手拇指甲顶住龙骨瓣顶端,并往后轻推(龙骨瓣就会散开,同时雌蕊和雄蕊在龙骨瓣中间),如花药成熟会向外弹,花粉将弹在左手拇指甲上,把花粉抹到雌蕊柱头上即可完成授粉。如授粉时龙骨瓣不散开,说明花药不成熟,须推迟授粉时间。
周年播种
跳舞草常规育苗一般在5—8月播种,改用周年播种可以大大加快繁殖速度。露地种植的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在室内冬天也可播种。一般5月底以前播种的植株当年可开花结果,花期9—10月,果期9——11月;7月底以后播种的,次年上半年可开花结果,但比常规播种育苗的,可以提早一个季度获得种子。
种子催芽
跳舞草种子表面有一层蜡质层,水分难以入浸;种子表层含有抑制自身发芽的物质,播种后难以发芽。通过催芽的种子可以大大地提高发芽率。催芽时间用40℃的温水浸泡种子,每天换水一次,浸泡过程中要多次摩动种子,以去除表层蜡质和表层抑制发芽的物质。经过数天浸种,当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发芽率达95%以上。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室内或大棚内冬季也可进行。剪取当年生粗壮枝条为插穗,剪成5厘米长为一段(上端留一片叶子,基部留一枝节),插于细砂盆中,插深为穗长的2/3,插后浇透水。将插盆于阴凉通风处,上盖玻璃板并经常喷水保湿。10天后可生根,再经数天后,去盖停水蹲苗3天,即可上盆定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