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啪啦啪啦砰》案例评析
(2019-06-08 16:22:15)案例评析
在绘本中学习 在阅读中成长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有些是长在地面上的,有些是长在地底下的。虽然幼儿可能经常会接触到这些东西,但很少会去思考这些东西是长在什么地方的。绘本《啪啦啪啦砰》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它诙谐幽默,通过小鼹鼠找家发出的“啪啦啪啦——砰”的声音线索中,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地底下的各种不同的植物与动物。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绘本教学活动,在观摩时,我一直在想,每一次的集体教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感悟到什么?细细辨析,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回味。下面,以“啪啦啪啦砰”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1.教材分析透彻,目标定位准确。如今,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绘本已成为一种潮流,但绘本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解读绘本,在解读的过程中,将绘本核心价值与幼儿现实生活、已有经验、认知发展相连接。本次活动中,教师对于绘本解读较为透彻。首先《啪啦啪啦砰》这个绘本,画面色彩鲜艳,语言简单、生动、有趣,绘本中运用幼儿喜欢的象声词“啪啦啪啦砰”反复出现,让幼儿乐此不疲地阅读下去。对于这个绘本来说如果只是单纯讲解或理解画及书中文字,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有点简单,因此教师将“尝试大胆想象和猜测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作为本活动最主要的价值。《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因此在目标设置及过程中就把猜想作为主要目标。第二个目标绘本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因为每一个绘本或故事不仅仅是语言领域的,有时也会告诉我们一个知识或一个道理,都是帮助幼儿成长,不能割裂开。因此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一些生活在地底下的动物或植物。
本活动的目标定位清晰,整个活动注重幼儿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多重发展。目标达成度高。
2.注重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应该围绕和紧扣主要目标。因此本次活动老师根据目标寻找故事的重点内容,放大重点画面,设计关键提问。在设计关键性提问时遵循一个原则,相同答案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以激发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问题。
(1)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让幼儿猜测故事情节。如: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它的名字是《啪啦啪啦—砰》,这里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们猜一猜。让幼儿进行自由表述。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孩子不受故事原型的限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孩子们在分享的过程中,进行了原有经验的再现和新经验的建构。在最后环节,老师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小鼹鼠逃走了,接下来小鼹鼠又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这个问题又一次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在理解前面故事的基础上,激发想象力,引出创作的灵感,萌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2)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提问要把握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开放而不封闭,使提问呈现多样性。如:小鼹鼠的家被水淹了,不能再住下去了,谁来帮它想想办法?这样的一种问法,让幼儿觉得答案可以有很多,所以活动中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各抒己见。
(3)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递进式提问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这对幼儿有一定挑战性。如你平常是怎么吃萝卜的?那你生吃过萝卜吗?味道怎么样?小鼹鼠吃了萝卜会是什么表情呢?通过自己吃萝卜的感受联系到小鼹鼠吃萝卜,显然联系生活实际,使幼儿语言表达更丰富、清晰和连贯,而且说的时候很多幼儿滔滔不绝,非常乐意表达。
3.有效的师幼互动。一个成功集体教学活动,除了有好的内容和设计之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纵观老师组织的活动,有趣、轻松、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喜欢阅读、愿意表达的氛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原来红薯和萝卜都生长在地底下,还有什么植物也生长在地底下呢?孩子们回答很多,但因为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所以回答的很多是不对的,但老师没有因为孩子答错而失措,而是让孩子们尽情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告诉孩子们老师所知道的地底下植物,提出孩子们中有疑问的答案,回家和爸爸妈妈查一下,再来说一说。通过这样的互动,也告诉了孩子们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查证。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挑战下,幼儿园一个20多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到底要什么?究竟在乎什么?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是告之知识,还是有了疑问,进行再次验证。我想,这种态度的传递也许会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以至终身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4.课堂设计与实施体现语言领域特点。本次活动共有两遍阅读。一是图文共读,通过边看图片边提问边讲述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故事。二是完整讲述故事,老师带领幼儿回顾图书内容,梳理关键信息,欣赏故事。在一个绘本教学中,既要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和思考理解故事情节发展,以及角色中人物情绪情感的一些体验,还要有完整的故事欣赏,《指南》领域3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中第三点建议:引导幼儿去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所以在我们语言领域的教学中,要去传递文学作品中的美,理解作者文学语言的运用,体现一个审美价值。三是让幼儿看图讲故事。幼儿每人一张图,幼儿间互相交流分享。
总之,这个活动,是一个值得学习与分享的活动,令人回味无穷。处处体现出教师的智慧。衷心希望老师把每一次展示活动作为新的动力,今后能不断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中,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