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我们身边的科学
(2012-05-25 12:27:51)
标签:
中班主题计划教育 |
分类: 主题计划 |
主题四
第十二周-第十五周(2012年4月23日-5月18日)
一、主题目标
1.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尝试、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体验,形成有关的概念。
3.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行和创造性。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十二周(4月23日—4月27日)
1.科学:会动的玩具
2.美术:有趣的陀螺
3.体育:灵活的汽车
4.语言:我摸到的是……
5.美术:大河里的船
6.音乐:机器人
7.社会:神秘口袋
8. 数学:它们相等吗
第十三周(4月30日—5月4日)
1.美术:会变的几何图形
2.科学:轮子
3.健康:眼球操
4.美术:美丽的花边
5.语言:圆圆和方方
6.音乐:粉刷匠
7.数学:图形变变变
8. 社会:幸福漂流瓶
第十四周(5月7日—5月11日)
1.科学:玩水游戏
2.社会:节约用水
3.美术:我到星空去旅行
4.语言:蓝汽车
5.美术:颜色变变变
6.音乐:粉刷匠
7.体育:运水
8. 数学:对称的花瓶
第十五周(5月14日—5月18日)
1.科学:现代通讯工具
2. 美术:我发明的家用电器
3. 语言:会长大的鞋子
4. 数学:变成一样多
5. 音乐:计算器
6. 综合:我喜欢的汽车
7. 美工:纸杯花
8. 社会:神秘口袋
三、环境与资源
1.本主题启示科学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活动室内,注意自然角、益智区、图书角等区域的设置,既要相对固定,又要随时间变化调整、充实。结合不同主题,一方面由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幼儿搜集、寻找有关的信息和物品,便于开展多样化的适合幼儿需要与兴趣的活动。
3.请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家长带幼儿参观附近的植物园、动物园、图书馆或科技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及探索欲望。
4.积极有效的利用科学发现室,引导幼儿认识科学仪器、各类标本,了解基本特征。
5. 结合教学进程以及主题实施情况,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多样化的展示主题活动的材料以及内容。
四、指导要点
1.活动室的材料、设备、环境布置应尽可能与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活动相联系,陈列物品必须便于幼儿随时观察和探索,同时注意材料投放的安全性,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2.教师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蕴涵的科学因素,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抓住契机,将正规科学活动、非正规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三者相结合,以丰富的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3.教师不要直接给幼儿灌输科学概念或告知答案,而是要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实践机会,给幼儿最大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通过主动提问和大胆尝试获得科学知识。
4.要重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运用符号与语言表达的能力,给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机会,倾听和鼓励幼儿之间的自发讨论,教师要善于等待和观察,关注活动中能力一般以及较弱的幼儿,并适当加以引导。
五、区域游戏安排:
|
名称 |
材 |
内容与要求 |
|
科学区 |
各种玩具、陀螺、磁铁、积木等 |
通过观察和玩耍了解玩具会动的原理,按原理进行简单的分类,对科学探索活动有兴趣。 |
|
阅读区 |
幼儿画册《十万个为什么》等 |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兴趣。 2.教师记录好幼儿的提问。 |
|
益智区 |
自制拼图、提供数字操作卡。 |
1.安静耐心的操作游戏,不影响他人。 2.正确掌握使数量之间达到平衡的方法。 |
|
美工区 |
纸、蜡笔、勾线笔、纸盒、双面胶、彩纸等。 |
1.把自己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用纸盒制作家用电器和机器人等。 3.自制陀螺等。 |
|
建构区 |
收集楼房的照片和图片、各种盒子。 |
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辅助材料搭建建筑物。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