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如何鉴别玻璃鼻烟壶的新老及年代
(2013-01-21 19:48:57)
标签:
转载 |
关于如何鉴别玻璃鼻烟壶的新老及年代,现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及本人多年的收藏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条,与广大藏友交流,欢迎批评指出.
1,包浆和磨痕自不必说,一般玻璃鼻烟壶经一二百年的把玩,表面尤其是壶底都有丰富的磨痕,且有明显的包浆,这是判所鼻烟壶新老的重要依据.但有些鼻烟壶由于末经把玩,又长期存于盒内,故状如新器,因此不能简单的以包浆和磨痕判断新老,还得结合下述各条综合判断.
2,尺寸:清中期玻璃鼻烟壶基本上高度低于
6cm(不连盖,因鼻烟壶往往无原配盖),康雍乾则往往在5cm上下,清晚期通常高于6cm.(桌壶即置于桌上的鼻烟壶不在此例,高度一般为8-11cm)
3,造型:清中期以上的壶很讲究造型,通常造型小巧,古朴,大气,晚期的壶则造型多样,型制不太讲究.
4,壶口:由于掏制壶膛的工具不同,中期壶一般壶口较大,且壶口内沿打窪.晚期壶由于工具的改进,一般壶口较小,且壶口内沿比较规整.
5,壶膛:中期壶一般比较讲究掏膛,因此膛壁较薄且较干净平滑,晚期壶瞠璧较厚且毛糙.
6,壶底:中期壶讲究壶底雕琢规整,一般看上去很舒服,晚期壶壶底雕琢往往雕琢较随意,不太规整.
7,材质:中期壶一般采用进口玻璃制作,故料质纯净,几乎旡气泡,涅白料的具有玉质感,透明料的通透性好,珍珠地的晶体匀称.晚期的一般采用博山料,材质相对较差.
8,色彩:中期玻璃色彩纯正,具有矿物质本色,晚期则有化学色的感觉,色彩往往不够纯正.
9,琢工:中期壶琢工讲究,线条一般较流畅,图案精美,壶体表面打磨到位,晚期壶则比之不及,且往往壶体表面用手摸上去有拉手感.
当然,任何规律都有例外,须对实物综合上述各条综合判断,不可过于教条,一般来讲,如有两至三条不符合,就可作出否定
至于民国期间和文革前出口的玻璃鼻烟壶,虽然有一些料质不错,做工较好,器型也不错,但上述第4,5,7,8条则明显有别于清中期壶.故一般来讲,做工,器型好于清晚期,而色彩不正,壶口较小且不打窪的壶则可能是民国壶了.至于文革后的壶一般仅从刻痕上即可作出判断,文革后的壶一般都用机器雕琢,刻痕光滑圆润,粗细一致,且呈V字型(这是因为高速钻头必须锋利才能在玻璃表面上雕琢).而手工雕琢的玻璃器,刻痕较糙,粗细不匀,且呈U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