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校本教学设计(9-16周)
(2016-04-24 20:57:06)分类: 古诗诵读教学设计 |
三年级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周(九)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日 1-4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日的四首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日的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一、 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名人雅士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日的明亮,日的情思,语句生动,意境优美。很多人都为她吟诗颂词,好词佳句千古流芳。现在,让我们走进关于日的古诗词花园。与诗人共享别样的美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作者及朝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日景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古诗中,描写日中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 五、结束诵读,布置积累内容。 |
第(十)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日 5-8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日”的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日”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一、 同学们,时间的潮水冲刷了历史的痕迹,遗留下一粒粒璀璨的明珠,楚辞、汉乐府诗歌、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举杯邀明月“的思念之情;”“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忠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寄情山水……这是一曲曲醉人心弦的大作。余音绕梁,经久不衰。现在,让我们走进古诗词花园。
二、
【唐】杜甫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景色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
|
第(十一)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月 1-4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月”的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月”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二、 同学们,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古诗就像一杯陈年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古诗词又以它独特的雅俗共赏、情感交融、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启迪着学生朦胧的心扉,陶冶着他们高尚的情操。现在,让我们走进古诗词花园。
三、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唐代】孟浩然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4)试着自己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景色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古诗中,描写“山水”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 五、结束诵读,布置积累内容。 |
第( 十二 )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月 5-8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月”的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水”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一.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融饱满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于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她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它饱含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现在,让我们走进古诗词花园。 二、初读古诗,了解作者及朝代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景色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五、结束诵读,布置积累内容。 |
三年级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第(十三)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山 1-4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山的四首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山的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四、 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名人雅士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山的奇峰秀水,语句生动,意境优美。很多人都为她吟诗颂词,好词佳句千古流芳。现在,让我们走进关于山的古诗词花园。与诗人共享别样的美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作者及朝代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先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山景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古诗中,描写山中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 五、结束诵读,布置积累内容。 |
三年级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第(十四)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山 5-8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山”的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山”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三、 同学们,时间的潮水冲刷了历史的痕迹,遗留下一粒粒璀璨的明珠,楚辞、汉乐府诗歌、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举杯邀明月“的思念之情;”“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忠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寄情山水……这是一曲曲醉人心弦的大作。余音绕梁,经久不衰。现在,让我们走进古诗词花园。
四、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景色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古诗中,描写山景的诗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
五、 |
三年级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第(十五)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水 1-4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水”的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水”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五、 同学们,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古诗就像一杯陈年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古诗词又以它独特的雅俗共赏、情感交融、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启迪着学生朦胧的心扉,陶冶着他们高尚的情操。现在,让我们走进古诗词花园。
六、
蒹葭
【诗经】 秦风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望庐山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景色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古诗中,描写“山水”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
六、 |
三年级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第( 十六 )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诗 中 水 5-8 |
教学目的 |
⒈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有关“水”的古诗。 ⒉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⒊通过古诗文的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
重点 |
1.体会古诗含义 2.背诵古诗 |
难点 |
感受古诗的意境 |
教学准备 |
描写“水”古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午自习十分钟 |
教学过程 |
二.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融饱满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于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她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它饱含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现在,让我们走进古诗词花园。 二、初读古诗,了解作者及朝代
泊秦淮
【唐】 杜牧
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寻胡隐君
看花还看花.
不觉到君家. 三、品读古诗 感受意境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诗意。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重点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感情朗读 拓展延伸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景色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2)指名读,读读评评,配乐朗读。 古诗中,描写“山水”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 五、结束诵读,布置积累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