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小露珠》教学设计

(2012-08-29 17:45:4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三上五六单元



15《小露珠》教师教学案


http://s7/bmiddle/993b23d3hc864a3428b56&690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很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美丽,体会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谜语)大家真聪明,它就是——小露珠。

2、板书课题:小露珠。

小露珠来我们班作客大家欢迎吗?我们一起来和它打声招呼,热情地欢迎她好吗?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2~5自然段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小露珠吗?(喜欢)

俗话说得好:美的东西人人喜爱!有几个小动物也很喜欢小露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出示图片:(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他们和小露珠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来大声的读一读。

1)出示小青蛙的话。

师:老师看着同学们投入的表情,老师也想做一只小青蛙跟小露珠打招呼。老师模仿青蛙的粗粗的声音读读。

学生模仿。

抽生模仿读。

师生齐读。

小青蛙把小露珠比作了什么?(钻石)

见过钻石吗?大家请看,多么闪亮的钻石呀!(出示钻石图片)

小露珠也和钻石一样,十分闪亮,所以才把小露珠比作钻石。

我们一起来读:闪亮

出示句式“因为小露珠(    ),所以小青蛙喜欢小露珠。”

谁愿意当小青蛙带着喜爱之情来和小露珠打个招呼呢?

抽生。

师:大家读的真好,要是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小青蛙的动作是怎样的?“蹦”

我们加上动作来读一读。看哪只小青蛙读得最好!

你们真是可爱的小青蛙!

小露珠听了他们的话会说些什么?

2)小蟋蟀:

师:小青蛙打完招呼,小蟋蟀也爬上了草杆,它是怎么说的呢?

谁愿意来当一只小蟋蟀?抽生读。注意模仿小蟋蟀的语气。

大家看一看,小蟋蟀的动作是怎样的?“爬”

谁能加上“爬”的动作来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小蟋蟀,把小露珠比作了什么了?

我们来看看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出示图片)

齐读:透明

出示句式“因为小露珠(    ),所以小蟋蟀喜欢小露珠。”。

师:男同学也来做一回小蟋蟀夸一夸小露珠吧。女生来读旁白。

小露珠听了他的话,会说些什么?

3小蝴蝶:

师:小蟋蟀走了,活泼可爱的小蝴蝶翩翩起舞,飞到小露珠的身边,落在了花朵上。谁想来当小蝴蝶和小露珠打招呼呢?抽生。

师:这只“小蝴蝶”和小露珠招呼打得好不好?

学生评价。

小蝴蝶把小露珠比作了圆润的珍珠。

谁能说说圆润是什么样的?圆润就是饱满光滑润泽的样子。

看!这就是圆润的珍珠。

齐读:圆润

出示句式“因为小露珠(    ),所以小蝴蝶喜欢小露珠。

师:如此圆润的小露珠,真是可爱,怪不得小蝴蝶喜欢呢?

同桌互读,读出小蝴蝶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我们一起变成美丽的蝴蝶,来和小露珠打招呼!

(加上飞的动作,齐读。)

小露珠听了他的话,会说些什么?

3啊!多么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啊!(出示课件)把我们的赞美之情读出来吧!

我们来美美地读好这几句话。 出示2-5自然段。

4、这么美的小露珠人见人爱,所以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虽然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美),这种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美叫什么美?(外表美)。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小露珠外表十分美丽,不仅小动物喜欢小露珠,植物们也喜欢她呢。以小组为单位,读第六自然段。

出示阅读要求:

1)圈出表示太阳公公动作的词语。

2)看看都提到了哪些植物?用——画出来。

3)它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呢?文中的一句话。

2、交流。

1)出示句子:太阳公公……

抓住重点词语动词来读读。

2)相机出示图片,加形容词语。

3)(出示课文)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

A. 什么是光彩熠熠?(出示图片)

(小露珠在霞光的照射下闪着亮光,发出耀眼的光芒。)

B.在小露珠的装点下,植物们又是怎样格外精神的呢?

(出示课文内容)金黄的向日葵……

C.“俊俏”一般是说小姑娘长得漂亮,好看,课文中把谁比作小姑娘?(把“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是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比做“俊俏的小姑娘” “小露珠”比做“珠宝”)
   
D.“美丽的珠宝”是指什么?(小露珠)。

4、师:同学们真会阅读,作者正是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鲜花嫩草写得更美了,就让咱们美美的读读这段话吧!(生读)
5
、师:读到这里,我们知道小露珠滋润着这些花草树木,让他们更加精神,显得生机勃勃。看来,小露珠不见外表美,而且内心也很美。

 板书:心灵(美)
(三)学习七自然段。

1、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它更欢快的爬着,滚着,笑着,它把美丽带给了大家,那它自己有什么变化呢?(师生合作读)

(出示: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了,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

读读

师:是啊,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要消失了,可它却还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谁来当小露珠读读这句话?

猜猜看,此时小露珠心里在想什么?
交流:主要引导学生从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得来讲。

这,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板书:无私奉献

2 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

出示:引读。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齐读)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
    3
 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依依不舍)
   
4、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之情来读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小露珠要到哪儿去呢?她明天真的会来吗?她明天怎么来呢?大家认真的来听一听就知道了。

出示课件,教师配音。

2、同学们,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夜幕降临,水蒸气遇到冷又变成小露珠停留在草叶上、花朵上,到黎明的时候又和我们见面了。她还是那么闪亮、透明、圆润,滋润着万物。她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让我们记住它,无私奉献的-----小露珠。

四、拓展。

你知道那些像小露珠一样无私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外表美  

小露珠                             无私奉献              

                        心灵美

 

http://s10/middle/993b23d3hc864a80bc039&690

                     《小露珠》学生学案

 

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

   吹奏    乐曲     降临    水晶     夜幕降临

  俊俏    黎明     植物    白杨     光彩熠熠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夜幕降临  光彩熠熠  俊俏  生机勃勃 

3、朗读课文。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板块(一)

()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蒸、珍、植、奏、盈、临、赶、俊”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含义:夜幕降临 光彩熠熠 生机勃勃 黎明  俊俏

2、练习正确流利地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

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呢

(提示:注意课文第234自然段小动物们小露珠说的话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吗?

2、默读课文

思考:植物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呢

(注意课文第6自然段的表述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吗?

(二)展示交流:

1、说说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呢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略读一至七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一段,找出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形成的过程

思考: 小露珠正式形成是什么时候

2、再读第一段

体会小露珠形成过程中的生动、活泼、调皮与喜悦。

3、默读第二、三、四、五段,感受句中小动物们和小露珠对话的语气,想一想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默读第六段

想一想:植物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呢

5、默读第七段,体会大家和小露珠分手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七自然。

2、围绕文章结构特点,组织交流。

五、达标检测

1、课后第2题(描红)

2、学习手册第一、二题。

六、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