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认真研究和田玉(二)


标签:
转载 |
http://s2/bmiddle/50a1c751g985c6d3103e1&690
http://s1/bmiddle/50a1c751g985c6d4f7cc0&690
http://s13/bmiddle/50a1c751g985c6dab1e2c&690
以上一组照片是真正的籽料以及皮
http://s3/bmiddle/50a1c751g98728f1b3f12&690
http://s8/bmiddle/50a1c751g98728eed6e77&690
http://s5/bmiddle/50a1c751g98728f0c0e24&690
http://s15/bmiddle/50a1c751g98728f49114e&690
http://s12/bmiddle/50a1c751g98728f67a14b&690
http://s8/bmiddle/50a1c751g98728f861987&690
http://s2/bmiddle/50a1c751g98728fa48f21&690
裂缝:http://s16/bmiddle/50a1c751g57fe9ec0bdcf
裂片:
http://s10/bmiddle/50a1c751g57fea1d71ca9
裂片是较大的裂线的延伸。
炸裂纹:
炸裂纹:就是用炸药采玉的时候,造成的内伤,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小的月牙样的裂,千万不能买!
但很多商家用腊煮过,让腊进入到裂缝中,就看不出来了,很多买回一段时间就发现很多细小的裂纹出现。
所以,买玉的时候要闻闻,有腊味道,坚决不能要!
黑点:
http://s12/bmiddle/50a1c751g57fea5bb0f3b
这块玉的左下方,就是黑点。其实是炭分子在里面造成的缺陷。
不到原价值的三分之一。继续发展均匀就是青花了,青花其实是次品,不是好东西。
但有人就喜欢青花。如果含量很高,很均匀,就是墨青了。
黑气:
http://s13/bmiddle/50a1c751g57fea97c976c
(这个图不标准,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将就看吧,黑气没这么严重,并且是隐隐约约的。)就是感觉玉里面有黑色的像云一样的东西,这个是炭团粒子如果继续发展,也就是很多人说的青花
僵点:是白云石、或者伟晶石,没有很好玉化的结果,就是石性。
http://s5/bmiddle/50a1c751g57fed572dea4
豆腐花:就是僵点多到一定程度,大到一定范围,只能掏一折的价格购买。
僵斑:
僵斑:是外界物质影响腐蚀,造成玉石变质,严重时甚至形成石灰石,用指甲、刀子可以刮下。到那时自然就没有收藏价值了。购买时,必须是能整体切掉,否则不要,不值钱。
不过,轻微的僵做仿古件很好的,雕好了非常有味道。
还有一些利用轻微的僵巧雕的东西,因为这种皮色相当漂亮,很难寻觅到相似的作品。所以也有收藏价值、变得很有意思。这个图片其实是轻度僵斑加色沁
玉筋:就是玉里面有透明的一条线,也是玉在形成的时候,玉化不良造成。就像孩子在子宫里就没发育好。其实玉筋不是玉。是硅辉石矿物。
用灯光侧面一打就能看到水线,玉筋多了就是水线。
条带纹:
http://s12/bmiddle/50a1c751g57fede18661b
就是玉的表面像斑马的皮肤一样,这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就在表皮,肉是干净的。
一个是肉里也是像斑马一样一条一条的,如上图。后者就会害死人!
云絮突变
就是一块玉,内部结构一边粗,一半细。突然差好几个档次。
那么只能用细的这块,粗的不能算价的并且这块玉必须切开,否则极大影响价值
只有电筒45度角打入,才可以看到。
僵钉
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僵不是在表面上,而是扎进去了,你那就要小心了!
考虑买后怎么避开,否则就不敢要。
再就是僵钉会拐弯,这个不是高手就倒霉!
http://s5/bmiddle/50a1c751g9872edf57ad4&690
石皮指的是和田玉山料外表包裹的一层围岩。围岩分为;透闪石白云石大理岩和透闪石岩。前者在开采或剥落的过程中伴随玉石一起相随出,围岩附于玉的表面。其表现形式为;石包玉中玉与石之间有明确界线,可以剥离。而后者是由于和田玉形成的过程中交代的不彻底,致使粗晶状的透闪石附于表面。这种石皮和玉质之间有一个石礓夹生的过渡带,也有交织与整块料子之中的表现。这种料子俗称的阴面,就是这种现象的石质体现。
http://s14/bmiddle/50a1c751g98732f782bad&690
http://s4/bmiddle/50a1c751g98732f599f33&690
石皮与玉质之间上下之间有一个过渡带。http://s1/bmiddle/50a1c751g98732f0d5ca0&690
http://s4/bmiddle/50a1c751g98732f2bd323&690以上两张相片都是石包玉的巧雕,大家可以在欣赏中找到对应的关系。
以上三图前面二张是经过染色的籽料,第三张才是真正的籽玉。
http://s5/bmiddle/50a1c751g5dd87de51114青海料
http://s10/bmiddle/50a1c751g985c791ed029&690
http://s6/bmiddle/50a1c751g985c794c9015&690
http://s16/bmiddle/50a1c751g985c79c698af&690
http://s15/bmiddle/50a1c751g985c7a221b4e&690
http://s7/bmiddle/50a1c751g985c7a4fef56&690
http://s9/bmiddle/50a1c751g985c8c304f58&690
http://s15/bmiddle/50a1c751g985c8cc8f9fe&690
http://s10/bmiddle/50a1c751g985c8d33c469&690
http://s2/bmiddle/50a1c751g985c8dfa2af1&690
http://s9/bmiddle/50a1c751g985c8e8382e8&690
http://s14/bmiddle/50a1c751g985c8f1c122d&690
http://s13/bmiddle/50a1c751g75a2dc30f4ec&690
http://s3/bmiddle/50a1c751g75a2dc357592&690
http://s3/bmiddle/50a1c751g985c9b2ee362&690
http://s4/bmiddle/50a1c751g75a2dcea3013&690
于田山料也是高仿籽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大家常见的滚筒料和染色籽多是于田山料制作出来的.辨别难度较低..贴几张于田山料染色的图供大家参考.
http://s10/middle/6e1fa1c6g9696c836e2a9&690
http://s9/middle/6e1fa1c6g9696c8d92aa8&690
http://s1/middle/6e1fa1c6g9696c98d1c90&690
http://s15/middle/6e1fa1c6g9696cadbbf6e&690
除了传说中的95于田料,目前所产的于田山料很少有质地好的.于田山料与和田黑山料与真正的籽料相比也略显的透了些.玉质感觉略显飘了点而不够稳重.虽然白,但是缺乏质感,没有精光内敛的感觉。
下图为质地还不错的于田山料仿籽雕件.
http://s2/middle/6e1fa1c6g9696d1ac7211&690
http://s14/middle/6e1fa1c6g9696d2c8f9ad&690
其实市场上所流通的青海的俄的山料高仿籽仿真度还是有限.毕竟肉质感觉不同.不属于和田料。一些经验多的高手能从肉质感觉上去分辨料子的产地.但是用优质的和田山料做出来的高仿籽就不同了.很多专家级的玩家有时候也免不了要打眼吃药.因为优质的和田黑山料与籽料的肉质感觉基本是一致的.单从肉质感觉上去看很难分辨.下图为一件和田黑山料所做的观音雕件.它的肉质感觉与籽料无太大差异.这样的东西已经不能通过图片去确定产地了必须上手看.在大同中找出那一点点大不同.类似这样的料子要是卖价告诉你是籽料的切料.你也无考.因为肉质感觉太像是籽料了.
http://s6/middle/6e1fa1c6g9696db886195&690
http://s2/middle/6e1fa1c6g9696dca16101&690
要是再用黑山料制作出一些所谓的籽料,那就更难辨别了.只能上手去观察,寻找那些细微的籽料特征,来确定是不是籽料.下图是一块玉质不错的和田黑山料.大致看跟籽料差别不大.但是仔细看看是磨光染色的.背面无明显的毛孔.且存在人工修磨过和染色的痕迹.那些凹凸不平的面是原石毛块上本来就带有的.造假者把大部分都磨光了.只留下一点点毛面.然后丢进滚筒里滚上十天半个月出来以后就基本像是籽料了.
http://s6/middle/6e1fa1c6g9696e18bf2e5&690
http://s2/middle/6e1fa1c6g9696e25f2ee1&690
和田黑山料磨光籽
http://s1/middle/6e1fa1c6g9696e641ddc0&690
http://s16/middle/6e1fa1c6g757565d320ff&690
青海料染色后仿籽料做出来的把玩件.
类似的东西是高仿籽料的主力军.市场上这样的东西很多.一般的青海料和一般的籽料比玉质不像是籽料一样有一种特有的胶质感.质地看上去显得很水嫩.并且常常伴有水线.
http://s8/middle/6e1fa1c6g9696091861c7&690
http://s1/middle/6e1fa1c6g96960a6b62a0&690
青海料高仿籽与和田籽料的对比图.
上图籽料形状看上去很圆润.但是是人工刻意修磨出来的.皮色是人工做上去的,毛孔是人工用特殊的雕刻工具一个一个捣出来的,然后配合强酸的腐蚀.再经过滚筒的碰撞,看上去很逼真.但是人工制作的东西跟大自然的杰作(下图是真子)比还是显得有些不自然.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
http://s15/middle/6e1fa1c6g969618a493ee&690
http://s4/middle/6e1fa1c6g96961cb47c03&690
鉴别这种东西的方法主要是看玉质感觉和看皮色特点.青海料的肉质感觉,简单了来说就是透.水白.仔细看第一个佛手指的位置.明显的水白的感觉.籽料的东西即使是做的很薄了,也不会有水透的感觉.透和水透不是一个概念.再一个就是看皮色.真正的皮色下往往都有一层薄薄的僵或者是棉点.皮色基本把僵沁透了.但是仔细看皮肉分离的部分,还是有一层薄薄的白僵.而且有棉点。染色的东西染出来的色,往往都是洒金皮状的.如上图观音拿的如意上的皮色一样.鉴别这种染色也很简单.仔细看皮色下颜色重的地方棉比较多,颜色浅的地方棉比较少.而且这样的东西还有人为的毛孔.这种毛孔一般是用雕刻工具里的金刚石尖针一个一个捣出来的.刻意的捣出深浅不一的感觉.然后用比较粗的油石打磨.出来以后会自然一点.但是与真的毛孔比还是有一定区别.
http://s1/middle/6e1fa1c6g96962246b7c0&690
自然形成的毛孔,仔细看分布自然错落有致.深浅大小不一.看上去很自然.
http://s2/middle/6e1fa1c6g9696272dea31&690
人造的毛孔不自然
制作假毛孔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刚才上面说的那种人为的用机器一个一个捣出来.还有一种方法叫做喷砂.一般来讲籽料上的毛孔,是籽料在河水的运动中被带动与其他石头碰撞而产生的,一般都是局部存在的,并不是密集存在的.喷砂制作出来的毛孔与天然籽料上的毛孔相比,分布过于均匀,多而且一致.
http://s3/middle/6e1fa1c6g969633c3b962&690
http://s10/middle/6e1fa1c6g96963b2a60b9&690
喷砂毛孔与天然毛孔的对比图.
除了以上说的这两种制作毛孔的方法.目前市场还流行着另外两种制作毛孔的方法.
第一种是强酸腐蚀.用浓度比较高的硫酸或者盐酸.浸泡玉料.强酸会腐蚀玉质的表面,把玉料的表面结构疏松的部分腐蚀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来.然后染上色,这样也能做出类似天然毛孔的效果.如下图.
http://s16/middle/6e1fa1c6g96964313c9ef&690
再有一种就是用滚筒制作毛孔.先把玉料浸在强酸里泡一段时间.玉料的局部玉质就会变的很脆弱.然后把料子放入滚筒里.滚筒里放入一些硬度高于和田玉的玉石碎片或者边角料.比如翡翠玛瑙之类的料子.这些料子硬度达到7度左右.而和田玉的硬度多在6.5度左右.被强酸腐蚀过的料子表面硬度更低.把这些料子放入滚筒里与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产生碰撞,可以把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撞出一个一个小坑来,而且分布的可以很自然.类似经过这样手法制作出来的毛孔仿真度最高.市场上一些高仿籽料多用的这种方法.
http://s4/middle/6e1fa1c6g96964d051943&690
上图是人工磨光料,人工磨光料的裂纹往往只是单纯的一道线.线里并且有沁色.这些沁色一般都是外重内轻,而籽料的正好与之相反.
http://s15/middle/6e1fa1c6g969651d8745e&690
http://s12/middle/6e1fa1c6g96965700f1eb&690
上两图是天然籽料裂纹的图片,比较着看,找找感觉。
本文许多资料来自于玉润墨香老师和老杨的和田玉老师在网上发表的文章,在此向两位老师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