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水滴里的生物》
(2012-11-09 15:07: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XKT】附件成果 |
|
课题 |
水滴里的生物 |
课时 |
第 1课时 |
课型 |
新授 |
|
学情分析 |
《水滴里的生物》是六年级更换教材的第一课,学生通过自己看教材上的照片和图解、子了解一些生物、但是必须有老师来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及深切的了解。 |
||||
|
教学目标 |
1、
2、
3、 |
||||
|
教学重点 |
一滴水里有什么 |
||||
|
教学难点 |
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
||||
|
教学手段 |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
||||
|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2.学生汇报。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拓展活动 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 |
|||||
|
板书设计 水滴里的生物
水藻、蓝藻、团藻、金燥 钟形虫、草履虫、细菌等 |
|||||
|
教学反思:学生在没有学习这课之前,还不知道水里会有如此“丰富的的内容”。深刻研究之后,通过观察一滴自来水和一滴河水,获得的知识不一样。河水里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这是学生所不知道的通过亲自用学生显微镜观察之后,学生知道了,原来微生物室无所不在的。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