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以中年级为例)开题报告
(2018-04-27 11:46:18)
复兴区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姓
所教学科
新浪博客
单
2018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们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一本书(课本)、一堂课(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因此,在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能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小学生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也存在很多问题: 1、大部分孩子较为喜爱阅读,但这种喜爱的层次较低。就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就主动性而言,则显得很不够。平常我们在校园里只能偶尔看到一些同学课余时间捧着书读,大部分学生只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才读书。 2、学生阅读能力弱,没有专业的阅读方法指导,盲目选书读书,效果不佳。 3、就阅读内容的选择而言,问题更为明显——沉迷于读一些漫画类书籍,说明学生对不需要多动脑的浅白式阅读更为适应,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阅读状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不利 4、教师观念转变不够,学生因学业负担的加重,对阅读的重视与投入程度都有所下降,这与老师的要求有很大关系,老师们没有认识到学生花时间用在阅读上,也会提升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质量,不会因为时间的减少而影响学习成绩。
5、学生由于学校和部分家庭的重视,学生阅读的条件和环境还是较好。学校有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大部分语文教师也较重视阅读的引导,并且各班建立了图书阅读角,开展了一些阅读交流评比活动。但问题是这种阅读指导与活动不成体系,持续性较差,学生没有能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阅读体系。 因此,在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能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努力营造阅读课外书籍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这符合学生内心的需求,也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必需。只有通过课前、课内、课外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才能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落到实处。 |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掌握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亲近母语,享受阅读。 (3)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力图实现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各类趣味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课外阅读,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与校外学习形成一个互动、勾连的语文学习的网络。 2、研究任务: (1)转变教师观念,研究寻找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 (2)创设条件,增加阅读空间。在校本课程中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定期开展阅读指导课教学研讨。学校添购一些图文结合的精品图书,供孩子们阅读。在指导学生购买图书时要加强导向。 (3)注重班级整体培养,班级经常开展同伴共读的活动,学校定期开展阅读活动的竞赛与评比。不仅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也要考虑让每个学科老师都以学科阅读的方式为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做出贡献,特别是学科阅读很多还是空白,值得老师们积极探索,总结有效经验。 (4)加大家校联系,开展学生阅读指导的家校交流活动,形成家校一致的学生阅读环境,用环境的力量促进学生参与读书,乐于读书,爱上读书,形成受用终身的阅读习惯。 (5)学校要提出整体推进阅读活动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将学生阅读纳入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中,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与检查机制,让校园真正成为读书的地方,让阅读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一种方式,让阅读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幸福源泉。
|
3、研究方法: (1)调查法:这个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在不同学段课外阅读所面临的问题及收获,这样的调查,主要是为了老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得益于课外阅读。 (2)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并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要阅读大量的教育理论著作。 (3) 案例分析法:本课题拟在实验班选择学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 (4)对比分析法:通过横向(实验班和普通班)和纵向(实验班实验前后)对比,及时了解本课题研究的阶 (5)经验总结法:通过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活动、总结提炼策略方法,完成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准备实施阶段 2017.12-2018.2:撰写《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重点研究阶段 2018.3:阅读文献、查阅资料,调查梳理目前小学中年级段学生语文阅读量现状。 2018.4: (1)问卷调查、家长访谈,分析寻找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2)数据分析,自我反思,总结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2018.5:通过阅读活动开展,在实验班实践,举办古诗词大会、明信片制作活动。 2018.6:通过阅读活动开展,在实验班实践,举办讲故事比赛、手抄报制作活动。 2018.7:通过横、纵向对比,再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性变化,自我反思。 2018.8:数据分析,自我反思,总结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2018.9:通过阅读活动开展,在实验班实践,举办讲故事比赛、书签制作活动。 2018.10:通过阅读活动开展,在实验班实践,阅读指导课公开课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总结验证阶段 2018.11:收集原始素材,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分析和自我反思,形成理论体系。 2018.12:撰写《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的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
||
时间(月) |
任务名称 |
成果类型 |
2017年12月-2018年2月 |
撰写《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
开题报告 |
2018年3月 |
阅读文献、查阅资料,调查现状。 |
读书笔记 |
2018年4月 |
1、问卷调查、家长访谈,分析寻找方法; 2、数据分析,自我反思,总结方法; |
调查问卷 |
2018年5月 |
举办古诗词大会、明信片制作活动 |
照片、学生作品等 |
2018年6月 |
举办讲故事比赛、手抄报制作活动 |
照片、学生作品等 |
2018年7月 |
通过横、纵向对比,再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性变化,自我反思 |
调查问卷 |
2018年8月 |
数据分析,自我反思,总结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
教学反思 |
2018年9月 |
举办讲故事比赛、书签制作活动。 |
照片、学生作品等 |
2018年 10月 |
阅读指导课公开课展示活动 |
照片、视频等 |
2018年11月 |
收集原始素材,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分析和自我反思,形成理论体系 |
教学论文 教学日志 |
2018年12月 |
撰写《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的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
结题报告 |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从而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丰厚语文积累。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舞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4、将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的成果经验在教研组及全校进行推广。 |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
职称、职务 |
工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复兴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意见
盖章
年 |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