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眼界宽
香山公园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寺庙:碧云寺、昭庙和香山寺。其中香山寺、昭庙经过多年的封
闭修缮,陆续开放。昭庙多次去过参观,香山寺始终望而却步:走路、爬山、上台阶,要的都是 膝盖的“老命 ”。
终于2025年10月5号,下决心香山寺走一回。 
香山寺始建于唐朝,分为香山和吉安两座寺庙。金代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两寺合二为一,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 元明两朝寺庙逐渐扩大,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乾隆皇帝赐名为“香山大永安禅寺”,俗称“香山寺”。香山寺曾一度被称为西山诸寺之首,只可惜在清朝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焚毁。
2012年,香山寺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2017年11月,经过五年的精心打造,香山寺景区终于试开放,重新接纳游客。据说修复后的香山寺复原率达到80%,不仅汇聚了香山寺本身的庄严,还包括了寺前的知乐濠、寺内的听法松以及周边的一些建筑。修复后的香山寺展现了香山寺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香山寺依山而建,绝佳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雕梁画栋凝聚着工匠们的聪明与智慧,还有先人们的审美。站在香山附近,能感受到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却无法一窥寺庙的全貌。在香山南侧稍远的地方,有一座叫做蟾蜍峰的小山,山頂有个亭子叫流气亭,在流气亭可以观览寺庙的全景。
香山寺从下到上分为前街、中寺、后苑。前街也叫买卖街,此次重修并没有得到恢复。忽略前街部分和知乐濠(放生池)部分,香山寺景区可以分为三个游览区域:第一区域香云入座牌楼至听法松;第二区域为天王庙至圆灵应现寺;第三个区域为眼界宽至青霞寄逸楼。不了解香山寺的游客,很容易漏掉第三个区域。因为第二个区域与第三个区域之间有一道围墙,围墙中间有一个西式的小门,要过了这道西洋门才能进入第三个区域。
香山寺由下向上主要建筑。
香云入座牌楼。香云入座牌楼是香山寺入口的标志性建筑,牌楼正面题写“香云”,背面题写“入座”。


接引佛殿。
接引佛殿是香山寺山门,供奉阿弥陀佛立像。殿外匾额“香山大永安禅寺”,两侧八字影壁和经幡。

天王殿。
天王殿供奉着阿弥陀佛、四大天王和韦陀菩萨,个个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牌楼正面牌匾“永安”,北面牌匾“甘露”。牌楼涵盖了明清两朝香山寺的名称传承。
圆灵应现殿。
圆灵应现殿,即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彩色琉璃瓦覆頂,体现皇家建筑高级等级。
圆灵应现殿与眼界宽、薝葡香林阁之间有一道围墙,两侧围墙各有一道西洋小门,要穿过小门才能到达香山寺后苑部分。 一些对香山寺不熟悉的游客,在参观了圆灵应现点之后就离开了香山寺,
两侧西洋门都有对联:翠竹满庭赡法相,白云一坞识宗凤;身行随现吉祥地,鼻观常参清净地。
圆灵应现殿后墙琉璃屋顶也成为拍照网红地。
眼界宽。殿外悬挂乾隆御笔蓝底白字“眼界宽”及楹联“印心含蕴藉。触目喜澄鲜”。寓意登高揽胜的豁达心境。
薝葡香林阁。
香山寺后苑含游廊和其他建筑,其中的“薝葡香林阁”是个三层六方亭式阁楼,匾额依次为“薝葡香林”“无往法论”“光明莲界”。
香山寺最高建筑青霞寄逸楼因为台阶太多太高没有上去,争取改日再走一趟吧。
2025年11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