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探秘之旅(5)
——吴哥窟(小吴哥)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小吴哥,位于柬埔寨暹粒省吴哥古迹遗址建筑群内,是柬埔寨国宝级文物建筑。吴哥窟与中国长城、印度泰陵姬、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小吴哥以其在历史文化、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上的完美表现,成为了吴哥古迹乃至整个国家的象征。
吴哥窟的意思是“毗湿奴的神殿”,是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是国王的太庙和陵寝。
苏利耶跋摩二世是高棉王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在位期间通过开疆扩土姜高棉帝国带入了黄金时代巅峰时期。为感激“创造之神”毗湿奴的助力,并且国王本人也将自己视为毗湿奴神本尊,所以登基以后大张旗鼓修建“神王合一”的神殿寺庙,强调毗湿奴主宰地位的同时突显苏利耶跋摩二世的神圣王权。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体古代庙宇建筑,工程前所未有的浩大,直到国王去世还没有完工。经过子孙后代扩建完善,终于在苏利耶跋摩二世过世50年后才最后完成。
吴哥窟是一个长方形建筑,东西方向1.5公里长,南北方向1,3公里宽,外面有近200米宽的护城河包围,整个寺庙结构非常严谨。护城河水源来自暹粒河,用于防御、旱季蓄水、雨季泄洪。另外在印度教中护城河代表了环绕须弥山的海洋。
藏经阁是吴哥窟寺庙中常见的建筑形式,通常是独立的长方形建筑,两个一组相对设置,位于主体建筑中轴线的两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