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
——京杭大运河“奔牛”段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径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自隋朝以来,常州成为漕运重要驿站,经过三次南迁,形成了现今“依河建城、河随城迁、河城相套”的“三河四城”风貌,以及“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社会地位。
京杭大运河“奔牛”段全长11.6公里,拥有各类物质文化遗产10多处。新中国成立后,大运河奔牛段进行过三次疏浚,2017年,奔牛镇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基础工程,在运河两岸打造生态廊道,很好地保护、传承了运河文化。
八十年代嫁给了出生常州孟河镇的人士,自然结识了常州奔牛镇的同学好友。每每回家,探亲必访友,友谊的小船乘风破浪五十年不止。2024年4月30日,回老家探亲之余,再次访友奔牛镇。
同学家的三层小楼临河而建,后门处一块绿地、一个木船造型见缝插针成为街道一处微景观。木船桅杆上“一帆风顺”四个字特别醒目,有着美好的寓意,也给两岸居民带来好运气。
“万缘桥”位于江南运河第一河口遗址处,是奔牛镇保存最完好、历史价值最高的一座古桥,现在已经列为省级文化保护项目。“万缘桥”始建于宋代,是常州桥文化的代表作。
两岸民居都是粉墙黛瓦尽显江南民居风格,楼房造型各异而外墙颜色统一。房前屋后种花种草精心装扮,沿线植树绿化,运河两岸拂堤杨柳相应成景,成为一道颇受民众欢迎的亮丽风景线。两岸有生态长廊休闲步道,“平台渡口”“奔牛休闲广场”“奔牛闸”“天禧桥”“轮船码头”等景观文物,都是满满的常州历史文化元素。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中原,下令开凿江南运河,自苏州,经无锡,至奔牛,在折北通孟渎处长江,形成江南运河通江第一河口。之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鉴于奔牛作为水路要冲,兼控运河、孟渎的重要位置,故在此专门设闸,以节制运河水位,蓄水济运,保证南北航行。
这一保障措施,在运河航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奔牛借助运河往来船只等待过闸和商人停留食宿的商机,开埠立市,由此开启了商贸发展之路,赢得了商贸繁荣的“邑西巨镇”美誉。
站在运河大桥上,目之所及的三座大桥飞架两岸,很是好看。
如今,京杭大运河奔牛段上船只往来如梭,一艘艘装载煤炭、钢材、砂石等货物的船舶在运河中有序行驶,一派繁忙景象。而且水满水清,生态环境非常好。
奔牛镇曾经也来过几次,多是来去匆匆。这次仔细观赏大运河,感觉特别好!
2024年5月1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