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一日游
2021年10月12日。
已经好多年没去北海公园了。今天感谢闺蜜朋友之约,北海公园一日游。
北海公园地理位置真是得天独厚,景山西侧,故宫的西北面,地安门西大街南面。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25年开放为公园,公园主要由北海湖和琼华岛所组成。面积68公顷,其中水面约39公顷,陆地为29公顷。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已有上千年历史。
北海公园以琼华岛上的藏式白塔为公园标志。园子里景点众多,可分为北岸景区、东岸景区、琼岛景区、团城景区四大区块。我们今天的活动地点主要在北海北岸。
北海北岸是几组宗教建筑,有小西天、大西天、阐福寺等,还有五色玻璃镶嵌的九龙壁等。
快雪堂。
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5
年),院内有澄观堂、浴兰轩两座大殿,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快雪堂东西两侧的游廊内嵌有晋代至元代二十多位书法家八十多篇墨迹,石刻四十八方。其中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与乾隆皇帝所做的快雪堂记最为著名。
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
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
年),是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大殿四面窗扉、楠扇细镂花纹,殿内高处悬挂金匾,上书的“极乐世界”为乾隆御笔。上方为八角穹窿团龙藻井,十分庄严。殿四面环水,有桥可通,东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栏石桥,整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殿内原有南海普陀泥塑一座,山上布有二百二十六尊罗汉佛像,山下绘满海水,以象征佛界普陀胜境,故有“罗汉山”和“海岛”之称。
五龙亭。
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
年),中为龙泽亭,左为涌瑞亭、浮翠亭;右为澄祥亭、滋香亭。原来是帝后及近臣垂钓赏月的地方。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年)将木制弧形桥改为石桥,并安装了青石栏板、柱子。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栏板、柱子遭八国联军破坏,
1974年照原样予以恢复。
五龙亭成为游人眺望白塔,欣赏北海湖光山色,坐岸休息的场所。
静心斋。
静心斋原名“镜请斋”,是北海公园最精巧的一处园中园。
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了静心斋(当时称镜清斋),也称“乾隆小花园”。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
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珍品。

到北海公园游玩,仿膳不可不去。
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原在清宫御膳房当差的赵仁斋和他儿子赵炳南,邀请原御膳房的厨工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人,在北海公园北岸开设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仿照御膳房的制作方法烹制菜点,经营的品种主要是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
1955年,仿膳茶社由私营改国营。1956年,仿膳茶社更名为“仿膳饭庄”。
1959年,仿膳饭庄由北海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等一组乾隆年间兴建的古建筑群中,作为北京市旅游局定点涉外餐馆。
1966年--1977年“文革”期间,北海公园停止开放,仿膳也即停止营业。1978年,北海公园重新开放。
2016年, 在北海公园琼岛营业57年的仿膳饭庄正式“搬家”。搬迁至北海公园北岸,即原来“御膳堂”所在地。仿膳饭庄所在的漪澜堂曾是乾隆帝读书的地方,过去也常在此赐宴。仿膳饭庄搬离以后,漪澜堂也恢复了原貌。公园在漪澜堂景区推出北海及漪澜堂历史文化展,向游人开放,发挥文物古建文化展陈功能。仿膳搬回原处,漪澜堂恢复原样,两处久负盛名的皇家古迹各归其所。
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主打宫廷菜,主要菜品有脆皮鲤鱼,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肉末烧饼等。到北海公园游玩,品尝一下仿膳饭庄的宫廷菜也算是一个应景的行为。饭点的时候,座无虚席。
该逛的逛了,该吃的吃了,和老朋友一起逛吃、逛吃,特别开心。
2021年10月2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