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祝寺和智珠寺
40年前住在离嵩祝寺和智珠寺不远的北河沿大街上。去嵩祝寺只需穿过后面的胡同,七拐八拐几分钟便可到达。那时的嵩祝寺和智珠寺,在大人孩子口中一律简称为“大庙”。时至今日,寺庙的名字大名小名都还记得,印象却有些模糊了。听说大庙对外开放了, 2021年6月24日,赶紧和自家的妹子一起前往参观。
参观从嵩祝寺北巷开始,一路深墙大院、一路灰瓦红墙。修缮后的嵩祝寺智珠寺北门和西门都大门紧闭,只能绕道南门进入。







嵩祝寺及智珠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是藏传佛教的寺庙。原为并排的3座大寺庙,从东至西依次为法渊寺、嵩祝寺、智珠寺。这片悠然古雅的建筑群,保留了600多年的历史记忆。作为曾经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其历史地位与雍和宫不相上下。
法渊寺
、嵩祝寺、智珠寺的前身是皇家御用印刻藏文经典的印经厂。随着紫禁城的修建,朝廷选址皇城东北角创建皇家印经厂,巅峰时那里曾有几十位秀才与800多名僧人,为皇家刻印番、汉佛教经文典籍,并承担皇家佛事活动。印经厂自始建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智珠寺建造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此处存疑)。嵩祝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第二世章嘉呼图克图在京的驻地。嬴政元年,雍正皇帝隆重褒奖章嘉活佛,封为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并在印经厂西侧兴建嵩祝寺。始建距今有280年历史。 法渊寺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今也有240年历史。
50年代,嵩祝寺、智珠寺、法渊寺停止宗教活动,寺庙占用为厂房。时至今日,智珠寺建筑群较为完整,智珠寺的山门、天王殿、和四方大殿以及东西配房部分 对外开放;嵩祝寺山门、钟鼓楼以及前殿也已被损坏拆除,其他主要殿宇尚存并且进行了彻底的修缮。修缮后的嵩祝寺并未对外开放。 法渊寺已经不复存在。

可供参观的智珠寺部分庙宇。
(以上三张照片取自网络)
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上午11点智珠寺开门时间。游人不多,不超过10人。其中不乏豪华法式餐厅“TRB”的用餐客人。
智珠寺山门。





智珠寺天王殿。









智珠寺四方大殿。走进智珠寺中部,可以看到历史上寺院地位的佐证——壮观的重檐四方殿。这样的建筑建制与众不同,经过今天的修复后,原有的纹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智珠寺东西配殿。智珠寺中轴线两端有两排平房,原本一边是伽蓝殿、佛堂、斋堂,另一边是僧房。修缮改造修旧如旧,给人原汁原味的感觉。东面用作艺术品展示,西面据说装修成了高端客房了。




四方殿后面一进五开间歇山顶的殿宇“净身殿”和一进五开间硬山顶的后殿,被一小片竹林和一道小楼一堵高墙遮挡,过不去也看不见。露出墙外的显示是修复极好的所在。从茶室工作人员处打听到,后面部分被别的公司租用。是的,从嵩祝院北巷绕过来时,看见寺庙北侧红墙上也有门牌号为“嵩祝院6号”的大门,悬挂着“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北京办事处”等标牌,有“办公场所请勿打扰”的告示。一个智珠寺又被分隔成南北两部分,用途各异。
智珠寺里有一些现代的建筑和装饰,至少我们看到了里面有豪华法式餐厅“TRB”,还有我们小憩的“回茶室”,也隐秘在寺庙一隅。
资料显示,嵩祝寺及智珠寺为北京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为解决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问题,北京市佛教协会与此前占用该处房产企业协商,参照“谁修缮,谁受益”的文保政策,双方签订租赁协议,转让两寺经营使用权进行“保护性使用”。2012年,经营管理方将两寺改为一中一西两家高档餐饮会所,在智珠寺内设有豪华法式餐厅“TRB”,在嵩祝寺设豪华饮食及住宿服务,成为只对少部分人的私人会所。此事件经多家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之后,相关部门对两寺进行了多次协商与整改工作,于2020年再次开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嵩祝寺及智珠寺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之后,里面的占用单位逐渐腾退。九十年代中期,文物部门对其中的嵩祝寺部分做了清理、修缮。殿堂修葺一新,院落整齐洁净,不过始终门户紧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不过,智珠寺这边依然是一片落败景象。2007年,一个比利时外籍人士看中此地,联合中方合伙人经北京官方批准,获得了智珠寺的修缮改造使用权。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努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智珠寺修整成现在的模样。我们现在得以参观的就是修正后的智珠寺山门、天王殿,四方店以及东西配殿这些部分。
现存嵩祝寺和智珠寺一九八四年五月认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智珠寺二零一九年十月认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012年,作为亚太地区古迹保护的典范,智珠寺古建筑群保护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21年6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