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专题小结
(2022-06-14 09:20:32)岁月蹉跎,我们已经长大,再也回不去孩童的快乐时光。看到孩子们玩泥巴的场景,是否再次勾起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些笑容?我们又有多久没有体会到儿时的嬉戏游戏?
在我们的心底是否再次渴望时光能够倒退一次?如今长大的我们,在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我们发自肺腑地欣慰,希望时光慢点吧。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放飞自我,玩得开心,幼儿园老师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接近大自然,带领孩子来到室外,玩起了泥巴,允许孩子们在泥地里使劲打滚,爱怎么玩都行。
这个看起来多么简单的事情,在现在绝大多数的幼儿园教育中有时候却看起来很奢侈。出行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些家长的投诉问题,让更多孩子的天性掩埋在茫茫的培训课程中。
面对为数不多的机会,无数的萌娃就像鱼儿游进大海一样欢快,立刻投身玩泥巴中,手上脸上、衣服上都裹满了泥巴。在阳光下,在微风中,他们拍着肚子,露着白牙,扣着泥巴,欢声笑语在室外、在他们心中、在他们的童年中不断地回荡
看到孩子们这么快乐的玩耍着,不禁让我们想起之前孩童时代的玩耍场景同样充满着回忆。
小时候经常因为调皮或者淘气,父母拿着小棍在后面追赶的场景,现在想想自己能跑这么快还得归功于父母的棍棒教育。
孩童时代都是淘气的,我们偷偷下河摸鱼,去玩火,去打架,做一个不懂事但是开心快乐的孩子,父母严厉的批评又是我们成长的助力,在他们的教育下我们既开心的玩耍又健康的成长。看看网友的评论,我们也是深有体会,回不去的青春,回不去的童年。
童年让我们记忆深刻。想想父母把我们放在小木盆里面洗澡的场景,虽然穷但是充满着爱。
想想当时看着黑白电视,但是却乐此不疲的快乐,和小伙伴们一起跳大绳的场面……童年是烙印在我们深处最值得回忆的画面。
看到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拥抱中玩得如此开心,摆脱了培训的枷锁,繁重作业的压力,在外面广阔的天地中,他们沐浴在阳光下在春风中,童真的笑容此刻属于他们。
看看孩子们在玩耍中如此真挚的笑容,又对比着他们繁重压力下的无奈和心酸,让我们不禁反思,是教育赢在起跑线重要还是孩子童年的幸福和快乐重要。
幼儿喜欢美好的事物,欣赏美好事物更想去塑造这些美好事物。泥塑活动中,不同的造型能引起幼儿愉悦的体验,美好的感受。在这心情激动有情景中,让幼儿出现了不自觉萌芽状态的美感。 简单的泥工展现了孩子眼里的世界,创意泥工,缤纷生活,从这里开始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手中握住一团泥,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轻松、愉快。泥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是集艺术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使幼儿对物体观察更细腻。泥工活动发展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
在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孩子们通过听、看、摸、说、做,充分的体验了重塑文物的喜悦,激发了幼儿探究古文物的兴趣。孩子们个个高举着小手,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幼儿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不只是对自然的认知,而是多领域经验获得的过程。当孩子们在用泥巴作画时,他需要考虑计划、选择需要使用的各种工具和材料,从而进行泥巴绘画的探索与发现,这个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绘画活动的探索,也是数学和科学等活动的探索,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又多样的经验。
泥土,大自然的馈赠,随处可见。快来看看中三班的孩子会跟泥土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往往在成人的眼中泥巴是脏脏的,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东西最神奇、最有吸引力,因此泥巴和沙子-直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低结构材料,由于泥巴的可塑性很强,经常被用来做泥塑作品,但是你知道吗?泥巴还可以用来做涂鸦工具,画出很好看的泥巴画作品。
蒙台梭利说过:当儿童被放在自然的环境里,他会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孩子就是属于自然的,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本真的教育场所。带着春天的希望,我们回归到大自然,寻找泥土的气息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泥是大地的元素,是自然的产物,也孕育了人类丰富的文化,在儿童时代大多数人都有玩泥巴的经历。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大自然自有教育孩子的一套!这些宝贵的经验孩子在书上是学不到的利用周末我们的孩子带着工具出发啦。首先取土。左挖挖,右采采。东瞅瞅,西看看。挖完土,家长为孩子们也准备好了水。一起开始和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