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清真寺

标签:
贵阳文物景点杂谈 |
http://s6/mw690/98e390b6xcd59af7c7645&690
http://s2/mw690/98e390b6xcd59b1017f01&690
据《贵阳府志》载:“清真古寺在府新城内团井巷口,雍正二年(1724年)回人建。”其中大的修葺有两次,即道光十七年
http://s13/mw690/98e390b6xcd59b24f4cfc&690
“文化大革命”时期,清真寺遭到破坏,房屋多数坍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市政府拨款23万元重新改建。1982年开工,1984年竣工。
http://s11/mw690/98e390b6xcd59b3a87d4a&690
改建后的清寺,占地约6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寺临街大门为古典牌楼式方形大门,以巨石砌成,门额正中嵌有长1米许的石碑1块,镌刻行书“清真寺”
三字,字大径尺,苍劲有力。门枋以条石
http://s4/mw690/98e390b6xcd59b4c2ecc3&690
竖砌,门柱正面阴刻楷书楹联一副,联云:“清净中孚,恒乐同人而集福”;
下联为“真诚无妄,咸歌大有以延庥”。两联第一字分别嵌“清真”两字。楼脊上置一连珠宝瓶,大门与二门之间有近20米深巷,
http://s7/mw690/98e390b6xcd59b5e2bd66&690
二门也是中国古典牌楼式。惟门洞为园拱形,具有伊斯兰教风格,门顶有阿拉伯文石刻一块,两侧石门柱均有花纹图案雕刻。二门之后,为新建的六层楼房,六层是在第五层平顶上的东端建成一座正方形,穹窿
http://s8/mw690/98e390b6xcd59b71f1607&690
顶的大楼,即“望月楼”,亦称“拜楼”
。清真寺大殿,座东西向,建筑面积80平方米,为宫殿式木结构古建筑,三开间,木地板,青色筒瓦,檐牙飞翘,木格扇门,古朴典雅,为教徒进行礼拜之所。
http://s9/mw690/98e390b6xcd59b8312068&690
http://s5/mw690/98e390b6xcd59b943d7d4&690
11月竣工。清真寺经改扩建后,面貌一新,原有建筑基本无存,现贵州省伊斯兰教协会、贵阳市伊斯兰教协会和贵阳市清真寺民管会亦设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