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2015-11-09 15:01:04)
标签:

徐蔚

儿童诗教材

分类: 转载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徐蔚

    先欣赏一首金波的《春天》,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春天

           
晨光叫醒了风,       
风叫醒了树,          
树叫醒了鸟,           
鸟叫醒了云。          

 

云变成了雨滴,
滴落在大海;
海水变蓝了,
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太阳睁着亮眼睛,
望着树,望着花,望着鸟,
到处花花绿绿,
到处热热闹闹。

 

    日前,有幸参加宁波市黄鹂小学承办的“浙江省最新特级教师课堂峰会”活动。在这个春意融融的日子,一天六节课有五位特级教师选择了以儿童诗作为教学内容(四堂教材内容,一堂校本教材),让与会老师享受了儿童诗教学的饕餮盛宴,打开儿童诗教学的春日序曲。

    儿童诗作为独特的一种文学体裁,安排在一至六年级的各册教材中占了很大比例(详见(附)),新课程标准也在不同学段明确提出诗歌教学的目标,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字词教学中,可能“读几遍,想象画面,来一节“照猫画虎”的仿写就是现实版儿童诗教学的真实写照。在边听边思中,我不仅享受着诗的语言、诗的味道、诗的节奏、诗的画面,也在反复咀嚼原来儿童诗真的有这么美,儿童诗的教学可以这么美。

   

     一、 除了情趣,还要留给孩子什么

    季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太阳是大家的》教学第二小节: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发现结构的秘密:

师:朵朵鲜花因为有了太阳,更——

生:更美了!

师:棵棵小树因为有了太阳,更——

生:更绿了!

生:更茁壮了!

师:它陪这个小朋友在玩,陪那个小朋友在玩,各个小朋友因为有了太阳,更——

生:更开心了!

生:更快乐了!

师:是呀,太阳做了这么多好事,诗歌用一句把这些好事都概括出来。哪一句?

生(发现):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师:这一句就把下面的这些好事都概括出来了。下面老师想把这换一下,可以吗?先写鲜花,然后写小朋友,最后写小树,这样可以吗?

生:是有顺序的,先写植物,再写人。

生:如果把小朋友放在中间,就成了写植物,写人,写植物,乱了。

师:发现的真好。作者是先写太阳为自然界做的好事,再写为小朋友做的好事。我们来读读,准备,第一句话一起读,这边的小朋友读太阳为大自然做的好事,这边的小朋友读太阳为小朋友做的好事。

……

师:再看,第二小节省略号,又省略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半填空积累: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                ),

                    她(                  ),

                    她陪着(              ),

                                         )。

生:齐读积累。

师:还做了哪些好事呢?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很多画面,想象太阳会来到九龙湖,会来到校园里,会来到广场上,会做些什么呢?(学生开始写)

    启迪:儿童诗的教学需要诵读,需要想象画面,需要积累语言,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秘密,把握诗句表达的特点。这个小节是总分结构,季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这是总分结构,而是先呈现具体的部分,再让学生发现小节中概括具体好事的句子,体会总分结构,再让学生通过换位比较自然地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先写太阳给大自然做的好事,再写太阳给人类做的好事,突破了学生迁移练笔的难点。事实证明,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有效,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除去一个学生抄课文诗句,两个同学没有有顺序写,其他同学都做到了表达有条理。所以,我想,诗歌教学,除去情趣,我们还要留给孩子发现表达的秘密,习得表达的逻辑顺序。

    
     
二、 诗是拿来读的,儿童诗更如此!

丁云在《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一书中讲到,在儿童诗的教学中,要交给孩子诗歌阅读的方法。在反复咀嚼、体味中,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体会诗句中绵延着的节奏,欣赏诗行中传递出的音乐的美感。祝贵耀老师用图式朗读,带领孩子,也带给我们别开生面的朗读练习。

师:(板贴)这究竟是为什么?引读。读出了什么?

生:一句比一句强烈

生:感受到这句话在强调语气

师:在强调内心的那份——

生:痛苦

生:愤怒

师:诗人就这样反复地问,反复地问,问出了心中的那份愤怒。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师:读着读着,把诗歌更深层次的情感读出来了,怎么把情感通过朗读传递出去?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这究竟是为什么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师(板贴)战舰 水雷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大海   

生读。

师:听出来没有?情感越来越强。就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在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中,我们读出了心中的愤怒,这愤怒会越来越强烈。

师再次变换(板贴)大海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战舰水雷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这究竟是为什么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生读。

师:读出了什么?内心是什么?

生:是渴望

生:是困惑

生:是难以置信

师:谁还能这样读

生读。(读得非常到位)

生齐读。

师:从楼梯上一步步往下走,得出的是心中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解。

师:(板贴)大海                         这究竟是为什么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                  战舰 水雷

教材中的儿童诗怎么教生读。

师:在抑扬顿挫中,读出的是什么呢?——

生:是心中的矛盾

   生:是心中的纠结

   (生有点难度)

师:读着读着,读出了很多表达情感的方法。你想不想从后面几小节选择一小节,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式,如果你想,请大声地练习。

    启迪:诗是拿来读的,儿童诗更是如此!儿童诗儿童读的是什么?祝老师说,我们要读出节奏,读出形象,读出童心。在上面这个环节中,祝老师辅助台阶式的图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不同节奏可以表达不同情感。情感的体会是隐性的,是含蓄的,但是在显性的台阶式图式的辅助下,学生自然而然读出了不同的节奏,并且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这种图式朗读让抽象的情感在具体可感的台阶中体现出来。最后,祝老师还让学生用这种方法选取自己擅长的方法,选取其中一节来试着练一练,体现了学法的迁移和巩固。我想,诗歌教学中老师对诗歌节奏的解读与把握决定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深度与高度,而朗读就是打开这首诗歌言语秘妙的钥匙。诗歌教学,不仅要读,更要教给孩子朗读的方法。

 

    三、教儿童诗,还要教儿童读诗的本领

    儿童诗是有魔力的文字,是流动的画面。童诗的语言精练,富有概括性,通常用简约的文字来表达最丰富的内涵。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经验,有意识地还原生活,领悟诗情。王乐芬老师执教五上《我想》是有这么一个环节:
    
细细读诗,你觉得哪些语言特别奇妙,特别有诗的味道?圈一圈,划一划,然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看能不能有更多的智慧分享。(出示在大屏幕上)

生(开始学习活动)

师:分享。哪些语言特别奇妙?

生:悠啊悠,悠……

师:我看你划出了好几句,来,都读读。

生继续读:长啊长,长在一座绿色的篷帐……

师:发现她找到四处特别的语言。你能说说它吗?为什么给你特别的感觉?

生:我觉得悠啊悠,望啊望,读起来拖长声。

师:你来读读。

生读。

师:有点像唱歌,但是可以唱得更好听。我们一起来读。(这几句诗变红)望啊望,

生齐读:悠啊悠 望啊望  长啊长  飞啊飞 

生接:老师,这样写,给你一种无尽遐想。

生:让我感觉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师:我相信你,一定是小诗人。这就是特别的语言带来特别的感受。还有发现诗的语言了吗?

生:读每节第一句。

师:那么琅琅上口的读,我太爱听了。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觉得 “安、接、装、种”这四个动词特别奇妙。

师:继续说,我可爱听你讲啦!

生讲:用上了夸张、想象的方法

师:很夸张,再仔细看,也许会看到一场小电影 。你看见了——?

 A生:“安”是自由自在的,“接”让我看到了那只手感触到温软的土地,接受了大地的力量,于是他就变成了柳树。

B生:把眼睛“装”在风筝中,用这一双明亮的眼睛看见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师:这四个富有魔力的动词被她发现了。这是第二位发现超级秘密的勇士。像这样有魔力的动词还有好几个,再找找

生:牵着阳光的牵。

师:你觉得这个“牵”特别有魔力?

生:阳光是不能牵的。

师:在诗的王国里无所不能,想一般人想不到的,想一般人不敢想的。

师:除了动词的秘密,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看太阳多明亮,从中看出喜欢蓝天

师:你喜欢蓝天吗?其实不是作者喜欢,读诗就要读出自己的心情。要把自己的感觉切换进去。此时,你就是作者。

生读。读得有滋有味。

生:诗中有四个“我想”,重复了。

师:四个“我想”摆在每节诗的开头,看上去特别整齐。真佩服你们,三个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

师:把这些秘密送回诗里,再来读读。(PPT把四句“我想”变红)

启迪: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去发现诗歌中特别奇妙的、特别像诗的语言,孩子很喜欢这种探索性的文字游戏。想象是诗歌的翅膀,也是走进诗歌的有效策略。放小电影的方式其实和想象画面是异曲同工的,但对孩子来说更形象了,把文字视觉化,把抽象的意象具象化。王老师说“在诗的王国里无所不能,想一般人想不到的,想一般人不敢想的。”这就是诗的语言,有魔力的语言。我们在教学儿童诗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炼字品读,发现语言的秘妙。王老师用“细细地读,你觉得哪些语言特别奇妙?特别有诗的味道?”让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想:一首儿童诗就是一处美景,我们不仅要读,还要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还原情景,炼字品读。只有这样,诗凝炼的语言才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看看教材中安排的这么多篇诗歌,扪心自问,你有好好地爱惜这些诗歌吗?儿童诗是唱着儿童心曲的歌,儿童诗教学不是培养一个个小诗人,而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带给孩子。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童诗写作的秘密,用心朗读体会情感,用心发现欣赏语言,让他们沐浴着诗性的光辉快乐成长!金波说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这几堂诗教课叫醒你了么?

                              

 

附:

册数

课文

一上(共24篇)

拼音4《轻轻地》

一上

拼音5《猜一猜》

一上

拼音6《在一起》

一上

拼音7《“过桥”》

 

拼音8《欢迎台湾小朋友》

 

拼音9《小白兔》

 

拼音10《有礼貌》

 

拼音11《月儿弯弯》

 

拼音12《登山》

 

拼音13《彩虹》

 

复习四读读背背《秋叶飘飘》

 

识字(一)课文第4课《操场上》

 

课文第3课《小小竹排画中游》

 

课文第4课《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文第7课《小小的船》

 

课文第9课《影子》

 

课文第10课《比尾巴》

 

语文园地(三)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识字(二)第1课《比一比》

 

识字(二)第3课《菜园里》

 

识字(二)第4课《日月明》

 

课文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第13课《平平搭积木》

 

语文园地(五)我会读《天上的小白羊》

一下(共6篇)

课文第1课《柳树醒了》

一下

语文园地(二)读读背背《鞋》

一下

语文园地(三)读读背背

《小鸟》

一下

语文园地(五)我会读《人有两件宝》

一下

课文第25课《快乐的节日》

一下

选学课文第1课《春风吹》

二上(共6课)

课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

 

课文第9课《欢庆》

 

课文第23课《假如》

 

课文第26课《“红领巾”真好》

 

选学课文第1课《四季的脚步》

二下(共3篇)

课文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文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选学课文第1课《春的消息》

三上(共3篇)

课文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趣味语文《花鸭和彩霞》

 

选学课文第6课《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三下(共2篇)

课文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

 

选学课文第1课《山城的雾》

四上(共2篇)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雨中的树林》

 

选学课文第1课《延安,我把你追寻》

四下(共4篇)

课文第2课《桂林山水》链接《浓碧》

 

语文园地(二)趣味语文《说“信”》

 

课文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课文第21课《乡下人家》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

五上(共5

课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课文第6课《梅花魂》阅读链接《故乡》

 

课文第18课《慈母情深》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

 

课文第24课《最后一分钟》

 

选学诗歌第2课《斗笠》

五下(共4首)

课文第3课《白杨》阅读链接《帐篷》

 

课文第9课《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选学诗歌第9课《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六上(共9首)

课文第6课《怀念母亲》阅读链接《我的中国心》

 

课文第8课《中华少年》

 

课文第20课《有的人》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太阳的话》《白桦》

阅读链接1《我们去看海》

阅读链接2《致老鼠》

阅读链接3《爸爸的鼾声》

 

选学课文第6课《我们的方阵》

六下

课文第5课《手指》阅读链接《手》

 

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囚歌》

 

课文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链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课文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毕业 依依惜别 4《同学录》

 

综合复习课文第2课《生活是多么广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