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删掉教材中叶圣陶的《风》是一种尊重

(2015-05-26 21:33:03)
标签:

教材删除

尊重

叶圣陶

分类: 儿童诗评论

 

    删掉教材中叶圣陶的《风》是一种尊重 (史京)

 

    叶圣陶和英国著名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的一首短诗之比较

                                 顾燕龙

      近期,史京(冰心儿童文学(诗歌)奖获得者,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提出质疑,201210月下半月《诗刊》,把头条给了重庆9岁的儿童徐毅,这是《诗刊》创刊55年来从没有的历史,因徐毅的有一篇《风长什么样子》的仿作发表。

       史先生说:“其实就是叶圣陶写的谁也没有看见过风要表达的意思。这首诗也仅仅是换了一个题目而已,下面的结构段式几乎与叶圣陶的《风》没有什么两样,这种变相的模仿几乎与抄袭没有什么不同,是为诗歌界所不齿的,徐毅的诗仅仅是模仿而已,缺乏创新。这样的作品公开发表在具有权威性的《诗刊》里,是否有失妥当?”

      叶圣陶的原作《风》因收入我国多省小学语文教科书(如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而知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会有模写一法,因此,模仿叶圣陶这首诗的习作较多。几年前,因韩寒主编的书型杂志《独唱团》大热大卖时(炒作上海6岁小学生王子乔仿叶圣陶小诗《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钱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钱”),笔者曾写过一篇《真的是“风在算钱”吗?》(在苏州日报副刊上发表过),提出为商业促销而“捧杀”的疑虑。

      19877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集》(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第四卷421页,刊登了这首《风》(注明19346月发表):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叶圣陶孙女叶小沫在《叶圣陶研究年刊(2011)年卷》中,曾发表《爷爷创作的儿歌》一文,强调“爷爷写的儿歌里,写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色的最多,有二十几首。凡孩子会见到的,如:月亮、星星、云、风、雨、雷电、雪、雾、大海,河流等等,都在爷爷的选题之内,有的还写了不止一首。光是写风的,就有:《风》《好大的风》《初春的风》《北风吹》《飓风》。每首的意境都不一样,每首都写得入情入景,有声有色。”特意将短诗《风》举例,可见注重一斑。

      笔者喜爱儿童诗有年,依稀记得曾读过外国诗人中有例似此诗。果然,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童诗精选》(【英国】米尔恩等著  任溶溶等译  201111月出)一书的170171页,有一首《谁见过风》(作者【英国】克里斯蒂娜,马丽译)内容如下:

    谁也没有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叶沙沙作响,

    那是风在吹拂。


 谁也没有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向你频频点头,

    那是风在吹过。

    百度“克里斯蒂娜 ·吉奥尔吉娜· 罗塞蒂”,可知她是英国在题材范围和作品质量方面均为最重要的英国的女诗人之一,生于18301894年因病去世。前文曾注明,叶圣陶是作发表于19346月。

     两相对照,如果我们剔除翻译的表达方式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叶圣陶小诗《风》的著作权

                           张建青

小诗《风》,经常被视为叶圣陶先生的原创作品,入选叶老本人的各类选集,和各地出版的语文课本。

但这首诗真的是叶圣陶本人所写的么?

这首诗,有的版本两节,有的版本三节,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考定:前两节有所本,是叶老的翻译作品,第三节则是他的仿写,也可以称之为仿作、续写。

现据《叶圣陶集》(第四卷,1987抄录三节版小诗如下: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该诗最后标有 “19346月发表”字样,《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和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语文课本使用的都是这一版。)

这首诗的前两节,其实译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诗人Christina Rossetti1830-1894)的Who Has Seen the Wind。今据企鹅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Christina RossettiThe Complete Poems抄录如下:

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I nor you

But when the leaves hang trembling

The wind is passing though

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you nor I

But when the trees bow down their heads

The wind is passing by

叶圣陶《风》前两节与此若合符节,显系译作。笔者推断第三节系“仿写”,是“翻译式”创作。根据是,这首诗最早是发表在《开明国语课本》上的,叶老在《我与儿童文学》对编写这套课本的情况有明确的交待:“我和儿童文学方面,我还做过一件比较大的工作。……在1932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这四百来篇课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是抄来的。”

可见,叶老并没有隐瞒其编写的课本选文有的其实有原本,这点非常重要。

1987年出版的《叶圣陶集》,明确将《风》作为叶老的原创作品收录而不加注明,显然不是很妥当。我们知道,那时叶老虽然尚健在,但年事已高93岁),选集出版一年后,就去世了。他是否曾经向选集的编者交代此诗原有所本的问题,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据不完全统计,叶圣陶的《风》入选的教材版本有五种:北师大  西师大   上海S版  冀教版  科教版。

从尊重原创的角度,各版本教材就不应该收录叶圣陶的诗歌《风》,或者署名应该克里斯蒂娜。

作为教材,选取的作品、署名特别要慎重,以免误解!误导!

叶老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对于这样特殊身份的长者,个人觉得,删掉北师大版教材中的《风》是出版社尊重事实的表现,也是对叶老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广大读者、学生负责的表现。(史京)

 

 

《九岁儿童上诗刊头条,败笔》相关文章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dfe9f60101hc8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