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读《童心眼里的冬天》 放大和缩小——浅谈童诗创作中夸张的运用

标签:
创作指导图文解读冬天未发表 |
分类: 儿童诗教学指导 |
还暖和吧
http://s1/middle/98dfe9f6g7960bc8bb740&690
放大和缩小——浅谈童诗创作中夸张的运用(尚未发表)
不久前指导学生欣赏了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先生的两首儿童诗,在指导欣赏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儿童诗创作中巧妙地运用夸张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夸张有时可以夸大,有时也可以缩小。
我们先来欣赏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的《红蜻蜓》:
我捉住了一只红蜻蜓/放进小小的标本夹/想不到春天竟哭了起来/春天说她丢失了一只脚丫。
这首诗中的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捉了一只蜻蜓做标本,夸张地想象为春天为此丢失了一只脚丫,这是何等大胆夸张的想象啊!诗歌简单的四句话,却包含着很深的教益——让我们拥抱春天,珍惜春光,珍爱生命。
也许许多同学会觉得,捉住一只红蜻蜓玩玩,是那么微不足道,失去了,无损于整个春天,其实同学们错了,春天就是由蜻蜓、蝴蝶、蜜蜂、鲜花、小草……等汇聚而成的。失去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也就失去了春天的一部分。所以作者夸张地说:“春天说她丢失了一只脚丫。”
这首童诗的创作方法是:夸张地把很小的东西写得很大很大,也叫小题大作。
王宜振的另一首《大太阳的小房子》也给我们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一点启示:
太阳很大/房子却很小很小//谁要是不信/请往露珠里瞧瞧/一个又红又大的太阳/躲在小小的露珠里微笑//也许太阳会变魔法/在天上很大很大/走进小小的家/就变得很小很小。
太阳很大,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有时很小,能藏在我们的眼睛里,住进小小的露珠里,甚至我们手中可能就捧着一个太阳。
太阳真能住进露珠里吗?我想,那不是自然界的太阳,那应该是儿童心中的太阳。是啊,童心是个魔法师,能把很小的东西变得很大,也能把很大的东西变得很小。
在这首童诗里,作者很好地运用了夸张的方法,夸张地把很大很大的东西写得很小很小,也叫大题小作。
同学们,你能否看到某个事物,某个现象大胆地做出夸张的想象?
创作时,我们可以抓住所描写的事物、现象的数量、时间、行为、优缺点等特点进行大胆想象,想象时,可以抓住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到创作的立足点,可以大题小作,也可以小题大作,写得幼稚一点,傻乎乎一点,
尝试练笔:
山路——腰带
寒冷——冰箱
郁金香——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