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省教研系统课题研究  记载册

(2011-12-04 19:46:26)
标签:

课题研究

记载册

儿童诗教研究

杂谈

分类: 儿童诗论文

浙江省教研系统课题研究

 

 

记载册

 

 

 

 

 

 

 

课题名称:    小学童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慈溪市庵东镇中小学                                

课题完成时间:2006 5  1 日至 2007  11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规划室

课题名称

小学童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完成时间

200711

 

预期成果

 

1、研究出儿童诗的欣赏、修改和评价的操作体系。

2、研究出有效的儿童诗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维。

3、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儿童诗创作指导方式。

4、研究出儿童诗教学的几种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

5、微型儿童诗的创作与指导的尝试性教学。

6、诗教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

7、研究出一套值得借鉴的诗社组织活动形式,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使校园充满诗情画意。

8、编著一本诗教著作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卓有成效地推广童诗教学成果。

 

 

 

课题组成员

 

姓名

性别

专业

职称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史 进

语文

小学高级

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057413867817131

 

方蓉飞

语文教研员

中学高级

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l        057466030798

 

邵建敏

语文

小学高级

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135067817637

 

杨亚珍

语文

小学高级

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0574--63488465

 

陈红波

语文

小学一级

慈溪市庵东镇西一小学

13968254585

 

蒋 风

儿童文学

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339319

 

课题论证

1.选题: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选题: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无数璀璨的“诗星”曾照亮人类社会的进程……可是,当世纪的曙光普照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诗歌渐渐被人们淡忘,诗歌离我们越来越远……面对诗坛的未来,面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牢牢抓住校园这个诗歌教学的主阵地,童诗教学是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需要。

2、童诗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将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充满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童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素养;诗是人类语言的升华、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学诗的孩子的文学素养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3、童诗教学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美育的需要。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经历诗教的孩子,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经历了童诗教育的孩子,他们心中将会有更多的爱。

4、“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要教学费……” “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全国各地校园充拆着格调不高的灰色童谣,而进行健康的童诗童谣教学可以抵制灰色童谣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净化孩子们的心灵。

为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还联合组织了新童谣、儿童诗歌征文比赛,可见儿童诗的教学对孩子的成长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新课程呼唤开放的课堂,诗意的校园!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纷纷尝试童诗教学,诗社更是如雨后春笋,然而各地的诗教往往盲目而又缺乏有效、系统的教学体系,有的诗教甚至偏离了方向。因此研究出一套儿童诗教学切实可行的操作体系,并且进行有效的推广,从而看到更多的诗意校园,是具有非常深远意义的

前浙师大校长、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著名儿童文学家也是我们这个课题的顾问蒋风教授曾撰文《让童诗萌发无尽的创造力》为童诗教学大声呐喊:

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重视童诗教学!希望我们课程改革能把童诗教学当作一项内容!希望我们中国孩子都学会写诗,写出更多好诗来!儿童诗从春天走来,带着生命力的风采。童心永远是最美好的东西,希望大家珍惜诗意的校园,让童诗在这里萌发无尽的创造力!”

课题组长史进老师还有幸成为蒋风教授的第十届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将在顾问蒋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这个光荣而又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研究。

 

 

 

 

 

 

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我们课题组先后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研究儿童诗的特点(结构、想象、情感、情节、表达方式、意境等)。

2、研究如何进行儿童诗的阅读与欣赏的指导。

3、调查研究儿童诗由谁写更合适,为孩子写诗呐喊。

4、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儿童诗思维训练。

5、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儿童诗创作指导最有效的方式。

6、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儿童诗创作的具体方法。

7、微型儿童诗的创作与指导的尝试。

8、研究如何进行儿童诗修改方面的指导。

9、研究儿童诗课堂教学的几种形式(入门课、欣赏课、模仿课、采风课、综合课)。

10、研究诗化教学实验班同普通班比较,诗化教学是否有助于整体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1、研究如何开展诗社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努力使校园充满诗情画意。

12、研究童诗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13、编著一本“提供诗教范本、展示诗教成果、呼唤诗意校园”的书籍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且作为校本课程。

14、研究如何进行童诗教学有效、有序的实践和推广。

 

本课题中,我们的几个重要观点:

 

1A、童诗教学是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需要;

B童诗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德育的需要;

C、童诗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2、童诗还得儿童写;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3、我们认为学生的想象力、思维是可以训练的:

A、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

B、步步为营的联想物推演   从直接联想到层层联想的训练;

C、妙趣横生的童诗思维训练 。 

4、我们从宏观层面,研究出一套系统有效的童诗教学指导方法:

A、捕捉动人的诗意  B、换个角度看问题  C、睁大第三只眼睛   D、写诗要会挖“诗眼”  E、还原体会  F、童诗创作中的意到笔不到  G、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H、 万物皆有情

5、我们从微观层面,我们适度点拨学生运用一些具体的创作手法:

A、夸张法   B、寻因法  C、对比法  D、对话法  E、假设法  F、阅兵法

G、通感法  H、暗喻法

当然童诗创作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摹声法、图象法、借代法、问答法、错觉法、倒序法、互换法、粘连法、顶真法等,我们可以适时地选用以上的方法。当然,在创作时如果能够几种方法同时使用,那么,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将会更出色。

6、我们认为童诗创作,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修改:

A写诗要有诗味。B、用词要恰当。 C、写诗要含蓄 。 D、写诗要押韵。

 

7、思考

 A、没写过诗的老师也能指导学生写儿童诗;

B、指导儿童诗不能一味追求方法;

C、思维训练不是最有效的;

D、童诗创作应我手写我心;

E、指导童诗不仅仅是培养几个小诗人,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针对前人已经对儿童诗教学理论做过比较详尽的研究的情况,课题组创造性地提出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儿童诗创作指导,并且研究成效显著,几乎所有研究的成果已公开发表,六家报刊连载。

2、我们在研究如何创作指导的同时,还大张旗鼓地外孩子写诗呐喊。我们撰写了《童诗还得儿童写》、《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在《少年文艺》等报刊发表后,赢得掌声一片。

3、我们还第一个吃螃蟹,进行了微型儿童诗的创作与指导的尝试教学,得到了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先生、著名评论家寒山石先生的好评。

4、本课题最大的亮点是编著了一本《诗意校园》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且在全国广泛范围推广,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常听到不少儿童诗指导老师说,诗教进行了好几年,但没有现成的教材,往往是脚踩西瓜皮,踩到哪里算哪里,收效甚微。因此,我们编著了这展示诗教成果、提供诗教范本、呼唤诗意校园的《诗意校园》。本书体现了三个层面的特色:

一、展示诗教成果  书中所有儿童诗均为我校童心诗社学生作品,并且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讲座中所选范例也都为童心诗社学生作品。

二、提供诗教范本  讲座中大部分指导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并且浅显易懂,操作性强,是一本比较实用的诗歌教材,当然也适合同学们自学。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让所有的孩子都会写诗,让孩子们享受儿童诗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呼唤诗意校园  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永无休止的特长培训、学科竞赛……沉沉地压在孩子们幼小的肩膀上,蒙蔽了孩子诗意的眼睛、泯灭了孩子天真的童心、浇灭了孩子创新思维的火花……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本该生活在诗意当中!诗意才是他们本色的生活。希望借此书的出版再次呼唤诗意的校园。

这本书由全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前浙师大校长蒋风教授作了《让童诗萌发无尽的创造力》的序言、杭州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冰心文学奖获得者冯杰先生写了《童心飞翔》的诗评、宁波市教育局华长慧局长还题了词——“还孩子以童心 让校园有诗意”。此书曾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宁波华茂教育成果二等奖。社会各界对此书的出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经常有全国各地的学校老师来人或来信来电到我校取经。

 

 

 

研究基础

关于儿童诗教学的研究,台湾走得比较早,也比较多,相对来说,内地儿童诗教学研究要迟一些,研究的也比较少,浙江、上海有几所学校曾有过研究,有的研究不是很深入,有的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宁海实验小学、竹口小学,但由于当时社会及各级学校并没有特别重视儿童诗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坚持下去,他们并没有真正为各地诗教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体系,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在国内,儿童诗教学、理论以及出版方面,几乎是一个空白,在新课程的今天,很多搞儿童诗教学的老师希望能够有一个进行诗教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范本。

 主要参考文献

119936   希望出版社      蒋风 《儿童文学教程》 

219957   希望出版社      刘崇善 《儿童诗初步》

319963   浙江教育出版社  田运 《思维辞典》

4200012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杜卫 《美育论》。

5200212  少年儿童出版社  周晓波 《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

620059   九州出版社      陈仲义 《感动小学生的100首儿童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