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光疗和光化学疗法

(2012-09-27 16:35:19)
标签:

健康

【本文源于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

(—)UV的物理特性

(1)    日光包括紫外线(UV)、可见光、红外线等。UV在自然界中是由太阳辐射而产生。UV光谱:180400nmUVA320400nm ,两个亚段UVA340400nmUVA320340nmUVB290320nmUVC180290nm;② 可见光光谱:400760nm;③红外线光谱:7601800nm

(2)    紫外线波长与穿透力成正比(指人体而言)UVB仅被表皮吸收,UVA可达真皮上部,能作用于血管和其他组织。自然界中<290nm者容易被空气、水汽、云层及尘粒吸收或散射。而>320nm者仅对具有光感的个体发生作用。使人体产生红斑反应的光谱波长为UVB

(3)       UVB需大量照射才能起生物作用,能使皮肤发黑或色素增加(黑光)。UVB对人体皮肤的后天性老化起作用,UVC有 杀死细菌、病毒、真菌等单细胞的能力(紫外线消毒)。

(二)UV生物作用

1. 光化学效应

波长在254265nm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因其易被核酸、蛋白质和DNA吸收,尤其能使DNA的分子丧失复制能力,转录过程发生障碍,导致细菌发生致病的突变——死亡,此为紫外线的直接光电效应,有些细菌含有光敏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吸收紫外线后使之发生破坏和凝固,这是继发性致有丝分裂辐射引起的间接效应。感光异构是紫外线作用的另一重要表现,紫外线使组织发生光解,蛋白质分解为较简单结构直至氨基酸。光解作用释放出组胺、已酰胆碱、组胺酸、生物胺和肝素等高活性物质,也可使一些起重要作用的酶活性发生变化。

2. 光致敏作用

在光致敏中,常见的光化学反应。光动力作用:指反应过程中必须有氧参与的光化反应。煤焦油、染料等产生的作用属光动力作用。

3. 光合作用

使两个相同的分子聚合为一个。在320nm以下的紫外线作用下,DNA链中两胸腺嘧啶单体聚合为一个胸腺嘧啶二聚体,发生这种改变后,DNA正常功能改变,细胞功能受抑或手损。

4. 光加成反应

两个完全不同的分子结合成一个加成物,无需氧的参加。

(三)紫外线的剂量

剂量正确与否是紫外线治疗成败 的关键之一,因此正确的确定剂量是至关重要的。

(1)  由于年龄、皮肤色泽、身体的不同区域和疾病的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不同部位对光照反应往往不同,为解决这种个体生理和疾病状态对剂量的反应差异,临床上用生物剂量法:即在具体的人和具体的部位用紫外线照射后,观察该个体对紫外线的反应而确定剂量的方法,反应的标准常以引起最小红斑为准,剂量的单位以照射时间的长短为准。因此生物剂量又称最弱/小红斑量MED(红斑阈值)这是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一般认为照射8h判断较为合适。

(2)  平均MED  所谓平均MED,是指在1530个正常人或病人腹部测量的MED平均值。

亚红斑量:剂量低于一个MED;红斑量:照射13MED;超红斑量:照射45MED

紫外线红斑在照射后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才出现,潜伏期长短与剂量及紫外线波长有关,它与剂量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UVB一般1224个小时达峰值,UVA4872小时达峰值。轻度红斑反应:UVB12天消退,重度红斑反应57天消退,UVA持续时间长于UVB

(3)  红斑发生的机理  可能:①表皮细胞受到破坏,蛋白质变性、分解,形成组胺,刺激乳头血管扩张;②作用于表皮细胞溶酶体,引起溶酶体破裂,释放出酶所致;③还有人认为前列腺素亦参与作用。

(四)光化学疗法(PUVA

定义:它是一种内服或外用光敏剂后接受长波紫外线照射皮肤的一种治疗方法。

两个基本要素:光敏剂及紫外线。光敏剂有两类:①呋喃香豆类:8-MOP、三甲氧补骨脂素(TMP);②煤焦油类:是苯、甲苯、二甲苯、萘、蒽、酚等多种芳香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其中起光敏作用的成分是蒽。

1. 测皮肤类型(6型)

2. MPD

3.  治疗机理

   通过抑制表皮细胞的DNA而起作用,8-MOP在其吸收长波紫外线后与表皮细胞中的DNA的胸腺嘧啶碱基结合形成光合物,进而影响细胞的DNA合成,使有丝分裂活动减弱,周期更迭减慢直至正常。同时也可减少皮肤炎症反应,减少真皮-表皮抗原呈递细胞和抑制淋巴因子的释放。

4. 照射疗法

照射前2h服药,之后在皮损区照光(UVAUVA+UVB),照光时患者带墨镜,根据机型及该机每个单次照射面积而采取不同体位。照射方法:5/W4/W3/W2/W

服药后12h之内带护目墨镜,面部不能照射。

照射剂量;首次用亚红斑量即1/2MPD2/3MPD70%MPD。每34次递增初量之40%,至出现疗效即维持此量至临床痊愈。

鉴于PUVA治疗不是病因治疗,治愈后需做一定时期的维持治疗,以保持痊愈,维持的剂量用最后一次剂量为宜,每周直到隔周一次。

5. PUVA治疗患者的选择

(1)  严重或致残者

(2)  以前局部及系统用药治疗失败者

(3)  以前用焦油和UV照射失败者

(4)   在上述治疗后迅速复发者

下列患者不应做PUVA治疗:

(1)  光敏性疾病患者;

(2)  使用光敏药物者;

(3)  以前或目前有皮肤肿瘤者;

(4)  以前有皮肤放疗史者;

(5)  PUVA大剂量累积者;

(6)  以前有砷摄入者;

(7)  16岁以下少儿和年老体弱者;

(8)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9)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10)  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患者。

 

(五)临床应用

1. 光疗法

   玫瑰糠疹:用亚红斑量照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最少5次,最多19次,即使皮疹全部消退。或用红斑量照射1次,在红斑消退后重复照射1次。

带状疱疹:用红斑量照射,每21次。红斑量紫外线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减轻疼痛和缩短病程,照射部位为病损区及相应神经根。

冻疮:对预防复发有一定作用,初冬未发疹时开始治疗。用红斑量照射,每周23次。

疖和疖病:对疖,可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用UVA照射,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用红斑量照射,隔日1次,23次即可痊愈。对于疖病,紫外线照射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皮肤的屏障作用。治疗用亚红斑量照射,每周23次,若同时加用疫苗,常可提高疗效。

丹毒:对慢性复发性丹毒,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配合紫外线照射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用红斑量照射,隔日1次,共10次,休息4周,再进行第二疗程。

慢性溃疡:紫外线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新生,有利于溃疡愈合。用超红斑量照射,每231次,待分泌物减少,肉芽鲜红后改用红斑量照射。

银屑病:UVB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作为散发或泛发较为严重患者的首选疗法。UVB加煤焦油制剂联合应用,对80%以上的患者有效,皮疹消退后可用UVB维持治疗。

2. PUVA疗法

治疗银屑病  8-MOP口服剂量,国际上:体重30kg以下,服10mg3050kg20mg5165kg,服30mg6680kg,服40mg。国内实际使用剂量偏低,40kg,服10mg4170kg20mg7190kg30mg,均在2h前服药。

治疗银屑病外用8-MOP方法:①0.1%0.3%0.5%8MOP酒精涂布于皮肤上,15分或12h后照射;②0.51mg/L8-MOP溶液37℃浸泡1020分,立即照射。前者适用于小范围皮疹,且只应用于非光露区或掌跖部有损害者。优点是无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两者的缺点均易发生急性光反应。

3. PUVA的联合疗法

1PUVAMTX   对顽固的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MTX应在PUVA治疗前3周服用。为避免与8-MOP同时应用,MTX可在周末给药,而8-MOP在周一至周五进行。治疗两周后评价疗效,如皮疹好转,MTX剂量减半,而PUVA则维持,如皮损继续好转,PUVA可减量到皮疹完全清除。治疗前和治疗中要监测肝肾功能。

(2)  UVA与阿维A  阿维A  治疗严重的慢性斑块状、红皮病型、掌  与泛发浓疱病型银屑病有效。

(3)  PUVA+UVB 这种疗法主要单用PUVA疗效慢者或有明显色素沉着者,或UVA已达到累计剂量而又不能使用上两中方法者,皮损消退后先停UVB,而用PUVA维持。

4)多疗法联合 PUVA+局部外用皮质类激素;②PUVA+蒽林;③PUVA+UVB+MTX;④PUVA+羟基脲;⑤PUVA+柳氮磺胺吡啶;但这些疗法疗效欠佳。

    

  还有的适应症有:

   白癜风,(本疗法对指趾腕尤其对皮节型疗效差)蕈样肉芽肿、多形性日光疹、异位性皮炎、硬皮病、光化性痒疹、水源性瘙痒症、斑秃等。

副作用:

1、近期:

  光毒或日晒伤样反应、胃肠不适。

    色沉  PUVAUVB慢,但持续时间长。

    瘙痒 主要是皮肤干燥所致。

    深部皮肤疼痛,不常见。通过使用润肤剂和油膏可减少此副作用。

    偶可出现头痛、头晕、腹泻、定向力障碍和幽闭恐怖症有关的症状。

    还有胸背痤疮样皮疹、口周皮炎、支气管哮喘、肾炎症状、银屑病皮损处白癜风样色素减退、面部多毛等表现。

2、远期副作用:

  雀斑样损害

  眼毒性(白内障)皮肤皱纹

  脆性增加

  不规则色素沉着

  黑子、良性角化病

  癌前期角化病和皮肤癌。

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标(PASI

   为了统一和客观评定银屑病治疗前后的疗效判断标准,国际上使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标,简称PASI

   将患者头面部分作为全身的10%,上肢20%,躯干30%,下肢40%。无皮损为0,面积<10%11030%230%50%350%70%470%90%590%100%6。分别记录患者红斑、浸润、鳞屑严重度,0为无临床表现,1为轻度,2为中度,3为较重,4为严重。

   PASI=0.1(头红斑+头浸润+头鳞屑)×面积分+0.2(上肢红斑+上肢浸润+上肢鳞屑)×面积分+0.3(躯干红斑+躯干浸润+躯干鳞屑)×面积分+0.4(下肢红斑+下肢浸润+下肢鳞屑)×面积分

   PASI最底分为0分,最高分为72分,10分为较重分,可考虑住院治疗,也适合PUVA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