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胞化管理突显德育特色——47中副校长 姚欣波
| 分类: 哈47中德育特色 |
以细胞化管理突显特色主题
用德育的甘露滋润学生心田
http://s4/bmiddle/98dd2c17gb602014f0563&690姚欣波" TITLE="以细胞化管理突显德育特色——47中副校长
“校园秩序真重要,文明环境大家搞;走廊里,静悄悄,轻声慢步右侧靠。
两人同行不吵闹,师生和谐勤问好;上下楼梯要注意,自动成行秩序好。
活力释放在操场,安全意识不可少。杂物扔进垃圾箱,不吃零食素质高;
遵校规,守校纪,文明学生爱学校。……”
这首校园秩序歌,多年来在哈市第四十七中学的校园里传唱不衰。走进四十七中学,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整洁、明快的校园环境,而是学生文明、有序的规范教育。
两年来,四十七中学的德育工作从细节入手,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即学校对班主任、班级考核量化,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细胞化”的德育模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关注细节,立足把每件事做实、做细,从而形成了德育工作的序列化、制度化、创新化。
在四十七中学的德育管理体系中,时时处处都彰显着“细胞化”德育管理带来的成效。在常规管理中,各项详尽细致、实效性强的规章制度,使得学校对班级、班主任的管理有了明确的量化标准;在班主任培训中,关注班主任团队每名成员的成长过程,使得各个层面的班主任都能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并跟随团队向着自己的目标大踏步的迈进;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三相、三起来”“十会十从”这些细致,操作性强的体验式德育要求,让每一名学生都对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做,有了明确的认知,成为一个个文明有礼的学生;在各项德育活动中,更因为“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的策划、分工、组织,使得各项活动都在热烈的气氛中,安全、有序地进行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活动的育人功能……
管理创新,“细胞化”管理模式改变旧颜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在四十七中学的德育管理团队中,大家都明白:德育不是理论的说教,靠灌输就能够实现;德育不是规章制度,靠约束学生行为就能够实现;德育应该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为此,他们提出并实施以情感体验为中心的“十会十从”德育观。“十会十从”教育坚持“低起点、小坡度”的育人原则,实施“细胞化”的德育管理模式,从细节入手,从细微处抓起,使学生做到:
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
学会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
学会学习,从学会思考开始;
学会健身,从学会做操开始;
学会礼貌,从学会敲门开始;
学会文雅,从学会走路开始;
学会生存,从学会自护开始;
学会交往,从学会微笑开始;
学会自律,从学会守纪开始;
不同细节体现不同学生的自身差异,细节管理到位,养成教育才能落实。怎样才算到位:首先是“讲到位”开学伊始集中讲、平常时间经常讲、发现问题及时讲、严重问题专题讲、关键问题反复讲、选择专题学生讲、寻找典型带头讲。其次是训练到位,把行为习惯训练渗透到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再次是组织策划到位。对每一项活动的真正意图要理解到位、策划到位、组织到位,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任务,那样就流于形式,失去教育作用。
当然,柔性的管理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各项细致可行的制度。为了使“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深入持续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我校拟订了一系列的德育管理制度,如《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管理班级绩效考核评比标准》《班级细胞化管理考核周评比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学校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值周班检查细则》《值周生一日常规》等,使德育管理细胞化,让所有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调动人的能动性。通过每周班级的量化打分,能够让班主任老师及时找到班级管理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形成了班与班之间良好的竞争氛围。
我们针对目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讲求享乐,不思进取,生活境界不高等问题,大胆提出并实行开门管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的活动与管理,对全体学生进行体验模式的教育。全校教师一起强化养成教育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在优良班集体环境中学习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充分发挥了德育“特殊课堂”的功能。“
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我校德育管理的一个亮点,也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特色。它优化了校风、学风,德、教、管结合,使德育工作全员参与,全方位落实,全过程管理,对良好校风教风的形成起到了深刻影响。
培训细化,锤炼班主任育人艺术与能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工作,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每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圆满完成自己的学业,还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好坏,甚至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四十七中学以“打造一流班任队伍,育一流优质人才”为德育目标,力求创建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工作踏实,考评靠前;学校放心,自己满足”的班任队伍,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每位班主任老师的辛勤耕耘,但只有默默地付出是不够的,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让育人工作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要求。
学校在班主任岗位练兵中落实班主任“六个一”工程,即隔周一次班主任培训,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德育方面的书籍,每学期写一篇教育反思文章,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年度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电访),每学期开展一次青年班主任研讨活动。同时,指出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三爱”,提高“三能”。“三爱”即爱校、爱岗、爱生。 “三能”即提高专业能力,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协作能力。
四十七中学的德育科研培训团队,结合学校实际,根据不同学年特点,组织开展每月两次的班主任“细胞化”管理培训,进行班主任管理的细节培训,诸如“如何接好初一新班”、“家长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怎样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写好操行评语”等内容。同时,开展“基于问题的研究”——案例分析培训,主要是基于班主任老师管理中存在的疑惑、实际问题等提案,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全校班主任培训,每学期都要分“青春期心理、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环境卫生建设”等专题对20余个案例进行分析,班主任全员参与、献计献策。再由学校将所有班主任别具匠心的想法、最好的做法,以最快的速度汇总、整理、深入交流后,形成文字发到班主任手中,使得班主任的育人观念、育人方式有了润物细无声的转变。
活动多彩,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奠基
不仅如此,学校根据具体学情,大胆的开展了一系列的道德体验活动。比如初一学年开展“三相”“三起来”教育:“三相”即坐相、站相、走相;“三起来”即上课时要把“头抬起来、身子坐起来、胸挺起来”。7年级、8年级学生以养成教育、道德教育为重点,克服不良行为,树立良好的中学生形象。 9年级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开展“扬理想风帆,做合格人才”主题教育活动及“十佳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要求学生重实效、讲拼搏、长才干,争取中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于是,我们逐步摸索并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四自”德育特色。“四自”德育是一种明责任、重实践的德育活动。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通过值周生、值周班级、监督岗等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管理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培养服务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思想境界,逐步达到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生活自理、理想自树。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四十七中学各项活动的蓬勃开展:军训中孩子们体验着军人严明的军纪与军威,承受着烈日、风雨的洗礼,挥洒汗水与泪水,更锤炼体魄与意志;生机盎然的五月,体育文化节、动漫节,彰显着四十七中学德育的智慧与快乐;彩蝶飞舞的六月,孩子们在“六一”欢快的笑声中与鲜艳的红领巾告别,童年定格为永恒的记忆,从此团旗伴随孩子们一路成长;金秋九月,校园艺术节上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示才艺,青春的热情飞扬在菁菁校园;运动场上拼搏的瞬间,蓄势待发背后的艰苦训练,孩子们在磨练中感受着责任与约束带来的快乐……
几年来,四十七中学有近十名班主任参加了南岗区“百花奖”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均
荣获一等奖,并有四节德育实践课推荐参加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展示与研讨活动、市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也分别荣获一等奖;今年六月我校又有五名青年班主任参加哈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班主任专业能力比武展示活动均荣获一等奖。学校富有创造性的德育管理也让我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省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省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班主任专业能力比武展示先进集体、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区“百花奖”德育实践活动课优秀组织奖、区“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德育工作多次在省、市电视台、哈报、新晚报报道,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四十七中学的德育团队都知道“精心是态度,精细是策略,培养精品的学生才是结果”。“细胞化”德育管理影响品质,体现品位,显示差异,决定成败,他是一种深度、更是一种拓展。活化精细策略,突显特色主题,用德育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灵,我们会以更加求真、求细、求实的态度,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相信四十七中学的明天定会唱响胜利的凯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