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气与气候  主题单元设计

(2013-07-22 11:08:02)
标签:

天气和气候

主题单元

思维导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http://s12/mw690/98d46613gx6BfDCDMBZ7b&690 主题单元设计" TITLE="天气与气候  主题单元设计" />

 

主题单元标题

天气与气候

作者姓名

周升亮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初一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5课时,课外2课时,共7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初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三章,本章是地理基础性学习,是居民与聚落及分区地理学习的基础。             

单元组成情况:

首先综述天气和气候,然后分气温和降水详述,再以气候综之。其中第一节始基础知识,第二节和第三节是第四节的铺垫和前置知识。

重点和难点:

根据相关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能作为依据判断气候类型,描述其特点及分布;

学习方式:

体验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会天气和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对世界各种气候分布原因和特点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进行探究。

预期学习效果:

能读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提高学生绘制并运用地理图表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从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正确描述某地的天气(某时)和气候。

2.能识别并绘制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如何身体力行保护大气环境。

4.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5. 通过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推导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6. 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推导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7.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8.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9.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10.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培养读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学会阅读、绘制和使用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培养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3.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初步树立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一、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三、主要气候类型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为什么夏季到日照时旅游的人们特别多?

为什么日照市民居的屋顶是倾斜的?

世界各地的主要食粮有什么不同?

专题划分

专题一:多变的天气  1课时)

专题二:气温的分布与变化 2课时)

专题三: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2课时)

专题四:世界的气候 2课时)

其中,专题四和专题三中的活动降水量的测定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多变的天气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正确描述某地的天气(某时)和气候。

2.能识别并绘制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如何身体力行保护大气环境。

专题问题设计

1.如何区分天气和气候?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3.我们的空气质量怎么样?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设备(PPT课件及图片、天气预报及天气新闻视频)

教材、地图册、绘图本等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我会分【分辨天气和气候】

1.谈谈天气:交流今天或最近几天的天气,并作出评价,分析主要包括那几方面,如气温、降水、风等;

2.古诗大串烧:探讨部分古诗中所涉是分别天气还是气候,“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天气而“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描述气候,要注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描述下雪的景象。

3.谈古又论今:以课本47页活动为基础,添加最新天气资讯(或事先布置收集)和气候趣闻,区分天气和气候并分析其影响。

活动二:看图识天气

1.卫星云图:出示卫星云图,探究各种颜色代表的天气;

2.城市天气预报图:竞聘小小天气预报员,看谁的预报准确;

3.明天的天气会怎样?绘制明天的天气预报图。

活动三:洁净空气我维持

1.我们这儿的空气质量怎么样?出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判读探究;

2.分析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探讨如何身体力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评价要点

主要实行小组评价,即以小组为评价单位而不仅评价个别组员的表现,评选最佳小组。最佳小组有室外探究活动和活动展示的优先权。

活动一:我会分【分辨天气和气候】:交流天气时发言的数量和质量,古诗的搜集数量及判断准确率,资料收集的丰富程度。

活动二:看图识天气:各组小小天气预报员的表现及常用天气符号绘制的准确程度。

活动三:洁净空气我维持:即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既评价发言,也评价其后续的行动是否是言行一致。

专题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

(明天再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