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为我有,为我所用”飞地经济2.0助力城乡融合县域经济振兴发展

(2022-11-28 07:58:05)
标签:

乡村振兴

新农村

新农人

袁帅

牛票

分类: 新社汇

在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局下,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如何发展?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1127/d7e0506e7bff47998c140d8af0c4acff.jpeg

飞地经济”是指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一种区域合作发展,经济共振模式。

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要素流动和分布拥有巨大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而带来了欠发达地区经济招商引资的战略机遇。在招商引资与被招商引资双方互动探索下,招商引资模式日益创新丰富,飞地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招商引资,解决地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热手段”。

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和地方政策支持下,主动创新求变,选定发展“飞地经济”这条振兴区域经济,兴村富民道路,为城中村、城边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推动联村共建、抱团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周期短、投产即达效,是培育税源、增加收入是最快最直接的途径。

飞地孵化器”是基于“飞地经济”进行的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孵化的模式创新。从广泛意义上来讲,“飞地孵化器”属于‘飞地经济’的延伸。“飞地孵化器”借鉴和发挥结合了“飞地经济”模式的优点,同时根据各区域的不同需求,通过地方政府主动在经济更发达、要素更丰富的区域设立孵化基地,吸引优质项目,搭建“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平台。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1127/71c3226e04a54cd78a9a5723af6acdaf.png

以往的“飞地经济”模式中,飞地园区等载体和要素多由经济发达地区飞入相对欠发达地区,形成飞出地“资本+技术”与飞入地“土地+劳动力”的结合;而“飞地孵化器”模式下,飞入地政府主动出击,将招商的触角直接伸到经济更为发达的飞出地,利用土地、税收、资金等多种政策优势,寻找并引进创新资源和要素,最终实现“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

“飞地孵化器”模式对推动区域合作,经济共振发展具有明显优势:

(1)飞入地政府更加主动,创新服务更专业,推动飞入地产业链更完善,更加有利于地区域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创业方向,以创业服务产业,可以促进飞入地产业链完善和产业升级发展。

(2)促进资源的双向流动,体现在“窗口效应”“渠道聚合”上。一般来说,飞地孵化器会在创新创业资源丰富的区域搭建,充分利用“小空间、大平台”的理念,搭建一个区域协调合作的长效平台。作为窗口效应,它展现各地政府的作风、效能和形象;作为渠道聚合,其整合对接了两地各项优势资源。

(3)“筑巢引凤”,延伸拓展产业链条。“飞地孵化器”可有效促使‘飞出地’和‘飞入地’两地间人才、资本、技术、市场、供应链等资源的双向流通和资源共享,强化飞出地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飞入地的创新创业;而对于两地无法转移的资源,飞地孵化器还可以发挥“加速站”的作用,将两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乡村振兴是一项极度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大家都知道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领域,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循环促进的。而乡村振兴究竟如何做?怎么做?也是一直以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必须要促进两个融合:一个就是乡村本身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建设,另外一个就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也就是县域、城镇与乡域、村域的融合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坚持调优结构、绿色发展、提升品质、创响品牌、完善链条,深入实施现代化。

发展飞地经济,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就要坚持把发展“飞地经济”和“飞地孵化器”模式与全力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抓住产业兴旺这一核心,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精三产”的主要思路,稳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21127/7e6cf4f4a7104b7e8cd088402c7d4905.jpeg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城乡融合发展,是切实解决和发掘我国内循环机制的必要有力途径和手段。要建立城乡更新融合发展机制和市场服务体系,这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保障,要坚持走以城带乡、社区治理、消费帮扶、以需促产、品牌兴业的路子。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1127/ad127e7969f94752a9cde609f66c3bc1.png

图:"产融内循环,经济外循环”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落地服务一张图

县域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发展县域是核心载体,乡村是基本单元,城、县、乡、镇、村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新征程时期共同富裕的目标。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是发展和建设好国内大循环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第一步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内生动力,人才培养和科技自主创新是两大基础底座,产业创新格局和金融服务是两大加速溶剂。

“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飞地模式助力城乡融合振兴发展,是极具潜力和切实解决地方区域产业经济的有效手段,也将在新征程时期发挥出特色作用和有效能量。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1127/0a311f10b5ec4ccaa037725e68626734.jpeg

进入“飞地经济”2.0时代,县域主体已不再走梯次转移产业、承接发达地区落后产能的老路,而是更加主动地将“飞地”用作本地与大城市创新协同的新武器。以“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 为突出特色“反向飞地”的“飞地经济”2.0时代,呈现出以下两大趋势:

1.经济欠发达的县、市从被动转向主动:过去,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县市一般是被动等待国家、省、市等上级政府作“官媒”、结“对子”的“飞地”合作机会。如今这些县、市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向大城市靠拢。

2.“飞地”的选择从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与过去上级政府指定下的“飞地”不同的是,“反向飞地”的布局实际上更加尊重市场的规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产业人口向大城市进一步聚集,县城比起大城市的成本优势正在快速缩减。同时,各地发展产业的意识与经验都在快速迭代增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必然,县城想要到大城市招商引资,需要让渡的成本正在快速增加。县城招不起大龙头,上市企业,那招商引资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则必然成为重点。

如果说“飞地经济”1.0的建设,是我国产业转移背景催生出高效产能转移的特色模式;那么“飞地经济”2.0,则更符合当前产业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需求。

县域在谋划“反向飞地”时,要绑定本地企业发展需求,政企“抱团出海”,让大城市“不为我有”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助力本地产业创新转型。要以战略的眼光重视“飞地经济”,以之为纽带,打通两地产业市场。县域主动在大城市搭建起的“反向飞地”,是一种以“互联网思维”融入大城市产业生态、抢占产业增量空间的有力平台。它不只是一个孵化器或招商中心,而应是县城瞄准新兴产业增量,在大城市的地界培育自己的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生态位的前线阵地;更应成为集中展示本地产业实力,助推本地企业走向更高市场的开放窗口。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1127/65bc90e3e087412c876a16d902864ca8.jpeg

作者:袁帅,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物联网数字乡村振兴研修院执行院长。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计划组织者之一,“一十百千”数字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组织者之一,主张"产融内循环,经济外循环”以S2B2C为基础,向S2b2m形态升级,最终实现产业数字化经济形态,即SbBC的生态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