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花生
作者:张艺峰

分享了老人家的劳动果实
生命与花生没有直接的关联,更没有必然的连契。
但我看到一个场景,却是如此令人动容。于是,花生于她来讲也就成了她生命长度的一个缘由了。
日前去亲戚家探望一位年近百岁的阿婆,推门进去,首先看到的就是端坐在桌前的阿婆。她脸色白皙红润,没有想象中松弛塌陷的肌肤,没有浑浊呆滞的目光,明亮的眼光里透着满满的笑意。她没有满头白发,只是黑发里夹杂着白发,虽不浓密,但一定不算稀疏。
宽厚的耳垂熨帖在老人家雅致的鹅蛋型脸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福相,就是曾经的美人。
老人的生命历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几近病危,她经历过插管,鼻饲,输氧等等。是她的意志,更是家人特别是她的女儿,把她一次次从生死的边缘线上拉了回来。
老人有今天的气色,除了精心的照料以外,就是她接地气的“爱好”。老人一生勤勉劳作,真的要她静躺默坐,于她来讲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她的潜意识里永远存在着,生命不息,劳作不止。她照看过几代的儿孙辈们,在她的生命认知里,永远就是看护下一代,照顾下一代,在她的价值体系里,就是一息尚存,双手不缀。
她的家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买回来许多花生,让她剥花生米。老人家居然兴致勃勃,乐而不疲。她上午剥两个小时,中饭后休息,起来后继续剥。
看着她全神贯注的样子,真令人动情。她把剥开的花生米和花生壳有条不紊的分开,甚至还把半爿头的花生米和脱皮的花生米分拣出来另放。于是一袋袋的花生米被整整齐齐的码放在篮框里,那红橙橙的红皮花生在不断的堆高,她的生命也就在一寸寸的增长。
老人家剥花生,她肯定不会把养生联系在一起的,她更不会意识到,手动、心动、脑动的保健作用,她只是在沿袭一生以来的习惯——手脚是不能停下来的。
老人家的品质亦于花生的特性多有相近。诗曰:“根深叶茂荚花黄,果生地下不张扬。几近风雨吐芳菲,献给人间缕缕香。”
老人家的精神亦如花生扎根深土的坚韧而顽强。花生不是像土豆一样直接生长在土壤里,而是开花后花朵垂落地面,扎根于土中,然而生长出硕硕果实,所以称“落花生”。
老人家一生奉献的大美之德,犹如花生奉献给人类极高的营养价值那样。为此,他们有同一个名词“长生果”。
坚信,每每在老人家手指间跳出的每粒花生米,必将是老人家延续不断的生命长度。祝福您老人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