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富春江
作者:张艺峰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国庆长假,随女儿出游,再次来到了富春江。在杭州市富阳区境内,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度假村,它建在半山腰里,临江而立。
住在里面,尽是所谓的“海景房”,伫立窗前,眼前是一派江流,婉延绵长。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徜徉在群山环抱之间。升腾的水雾笼罩着岸边的清脆葱茏,清澈的江面上有帆船点点,划过的水浪犹如新娘拖曳的洁白纱裙。
不远处,有今人建筑的过江大桥,静谧的江面上,现出了车水马龙。从高处望过去,大桥仅是大自然画图中的一处点缀,那点点车辆仿若在画中游移,一切还是浸润在“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之中。
小时候看连环画,知道了有一个叫黄公望的古人,用多年时间画了一幅长长的画卷,叫《富春山居图》。
年少时读《与朱元思书》,至今还记得几句里边描写的富春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此心存感念,总想到富春江桐庐、富阳一带去看看。
工作后,有出差机会,多次来到了浙江桐庐、富阳等地。富春江是钱塘江流贯桐庐、富阳一带的称名,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见底。
第一次去桐庐,不是我想象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而是震撼心灵的壮观:天然而成的层层岩阶,似一把巨大的石梯。奔腾的溪水从高而下,随着岩梯奔涌翻腾,飞溅的浪花在岩阶上飞舞跳跃,那呼啸的水声恰似那高吭的交响音乐。
奔流不息的溪流终于来到了平缓之处,河床里可以清晰见得花纹各异的鹅卵石,岸边,尽是人家。
来到桐庐必定会去拜谒黄公望的结庐之处——“小洞天”。
草庐隐于山水之间,仿佛世外桃园一般,清静雅致,悠然自得。他的画室临溪而建,一桌一椅尽按原样。进得室内,只听窗外流水潺潺,鸟鸣声声,人的身心顿时安静了下来。可以想见,当年先生在此挥毫,自有一番人生真趣。
桐庐富春江畔有严子陵钓鱼台,此钓鱼台为全国十大钓台之首。
钓鱼台隐匿于富春山水的环抱之中,要到钓鱼台必须坐船溯江而上,游船咿呀,水波粼粼,青山尽染,影影绰绰。
严子陵钓鱼台,一定是一个出乎你意外的钓鱼台,它离江面数十米,即便姜太公“离水三尺,愿者上钩”的一钓,在此也是望尘莫及了。
严子陵何许人也,汉光武刘秀与其为同学至交,汉光武得天下后,他知道严子陵是才高俊杰,多次授其大官而不仕。两人夜臥共榻,严子陵的大腿压在了汉光武的肚子上,帝皇不嗔反喜,可见亲如手足,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风骨凛然,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为知趣。
我在想,如此高台钓鱼,如何钓得?若真,百思不得其解,若无,何来如此多的文人骚客为其瞻首膜拜。
我在想,也许是严子陵打破了千百年来常人的所思所想所求,他的风骨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附号”,他代表的高风亮节与淡泊率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视功名如粪土的品性,与封建仕大夫的追名逐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于是人们尊崇他,敬仰他。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在云层里若隐若现,平静的江面似乎被一层清纱所笼罩着,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在墨色里似乎随着云层在游移。
此刻静,心静如水,如富春江的流水。
此刻思,思绪如流,如富春江的长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