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
作者:张艺峰

前面写了一篇关于小外孙获奖的文章,题为《惊喜》。接下来再写关于小外孙平日里的数学琐事,所以顺衍命题为《惊奇》。
所谓惊奇,实际上也无奇可称,姑且为“奇”,乃吾之心性也。
三年前,我看到了小外孙在课外抄录了一份“计量单位表”(见上图),而且他能一口气背诵到底,并能作出解释,我不禁击节称赏。
这计量单位既非学校授课范围,也不是父母布置的作业。他在阅读有关数学书刊时看到了,抄录了下来,而且背了下来。估计他还认真看了详细的文字介绍,理解了计量单位名称的由来,以及关系和性质。于此,我不得不暗暗称奇。
我自以为“饱读经书,学富五车”,如今耄耋之年,面对这张计量表,恕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今天从外孙那里开了眼,何来“饱读”,何来“学富”,纯属扯谈。
“圆周率”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数学常数。它是一个无理数,由于它的无穷尽,在坊间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字,人们会比试背诵小数点后那无穷的数字,以此为乐。
我家的小外孙居然也是一个背诵“高手”,只见他背得“昏天黑地,我也无法会去统计他能背到多少位。
对圆周率的计算,从古至今的中外科学家从未中断过,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如今人们利用高级计算机,计算出小数点后的数字已经精确到了2·061亿位。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最厉害的背诵达人,创下了无差错背至小数点后67890位,用时24小时04分,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我问过外孙一个问题,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有什么意义?他回答我:无穷尽的数字能测试计算机性能,那一天它的算力跟上了宇宙膨胀的速度,才有可能算出小数点后面的全部数字。
从他嘴里嘣出来的“算力”,“宇宙膨胀”等字眼,听得我傻眼了,原来我还是一个“科盲”,所谓的“饱读经书”让它偏隅一角吧。
小外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心算。小时候计算10以来的加减,大人都会教小孩用手指头作辅助工具,扳着手指头学计算。我家的外孙从未用手指头作过辅助计算,直至100以内的计算,直至现在的数学作业,他就懒得在草稿上列式计算。父母亲对他反复强调应该在草稿纸上立式计算,这样会降底容错率。不知现在他是如何对待的。
也许,我家的小外孙具有一些数学天分,他还没有学过代数,几何,但他对方程,开方等已略知一二了。
如何用好天分,发挥天分,这是摆在家长面前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如果天分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不一定会做出成果来。何况它还需具备其他的因素,诸如意志品质,持之以恒等等。
惊奇,也许来源于长辈期望小辈茁壮成长的护爱,也许只属于长辈自身感官的某种迸发。但惊奇一定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温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