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寄语
——给孙辈们提个醒
文:张艺峰
近三年来,你们有一半时间在家里上网课吧。线上教育对于一个正在接受初级教育的孩子来讲,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老师不在学生身边,督促作用相对会小一些。尽管学校努力还原在校上课的模式,诸如:要穿校服,要进行升旗仪式,要有课间活动等等。但人总有见异思迁的一些习性,特别是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讲,更有其广泛的不确定性。
去学校上课,有规定的入校时间,所以小孩再懒床,也会被家长一把拎起来的。而如今在家里上网课,只要你赶上上课时间,家长一般不会急着去叫醒孩子的,甚至可以不洗漱,不吃早饭。这当然是一种严重的懒散了,这种习惯要改,从小就应该学会自制能力。
一转眼,一个学期结束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即将开始。你们一定很高兴,因为少了一些束缚,多了更多的自由。当然,老师和家长少不了要嘱咐你,暑假里不能光想着玩,别忘了读书学习。这时候,你会心不在焉的一口应承,因为在你的心里,想到的就那么一点暑假作业,岂不是小菜一碟。
放暑假了,你自然而然会对自己彻底的放松,此时此刻,也许你会想到,要和久违了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个痛快,或者想要去远方度过假,总之你想尽情的吃喝玩乐。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也很理解你们,因为我们也经历孩提时代,正因为我们是过来的人,所以有必要提醒你们。
一个暑假说长也短,就在你们恍惚之间,新的学期也就开始了,回首一下,你在这个暑假里,获得了多少,进步了多少?假如时间从你的指缝间悄然的溜走了,那么你一定是退步了;假如你充分利用了假期里的时间,那么你一定又是进了一步。
你们应该早早的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竞争”。竞争并不完全在学习成绩的表象上显现。还有更多来自个人素质上的体现,譬如阅读获得的大量知识,譬如坚持体育锻炼而有一个好身体,譬如兴趣广泛而才艺具备------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具备的竞争力,除了专门课程的学习外,有一大半都来自除课程以外的自我修炼,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的全面素养,才会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我想谈一谈阅读事宜,一接触到这个话题,你们一定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了吧。不,这里有个阅读建议,那就是除了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外,一定要去涉猎自己一时并不感兴趣的书。也就是读一些“无用的书”,读“没用的书”。
“读无用的书”“读没用的书”,出自西方一个叫“罗素”的大哲学家之口。其实在我们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几百年前,有个叫“庄子”的古代哲学家,早就阐述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道理了。
所谓有用的书,对你们来讲,就是学校里设置的各类课本,读好它,你就有了学习的基础,你就能按部就班的升学,乃至进入到象牙塔般的殿堂里。
所谓“无用的书”,也许和你现在的学习,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殊不知,读书并不只是某一种工具,它更多的是:读的是思想,读的是心灵,读的是智慧。一个丰满的人均来自于此。
孩子们,也许你们一直以来,认为上学就是读书,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是把书读好了,上了大学,就是已经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其实并非如此,上课读书,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作家“北岛”曾说过:“读书与上学无关,那是另一码事:读——在校园以外,书——在课本以外。”这是一句颇具涵义的话语,值得去深深的追索。
然而书海浩瀚,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去精读每一本书,为了积累更多的知识,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必须还要学会泛读。
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方式去读书,希望你们一定要掌握一个方法,那就是随手记录,去记一下你认为应该记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即便什么都不想记,那你就记一个不识的生字,或一句读不懂的话。日后,你有意无意地去翻看一下,那么,那个“生字”就被记住了,那一句难懂的话,忽然有一天豁然开朗了。于是,所谓的知识也就真正属于了你。也许这个读书方法也就遵循了,古人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了。
孩子们,在这个暑假里,除了尽情的去玩,希望你们能安排更多的阅读时间,“去寻找所有能营养你的东西,那些跟艺术,跟美------有关的东西。”
祝孩子们度过一个既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