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及其他
作者:张艺峰
   
手机里的通讯录,都是以姓氏第一个字母按顺序自动排列的。早前使用手机,并不知道这个应用规律。在偶然的情况下,发觉了这一个排列顺序的规律。
   
对老年人来讲,有一个按照自己想要的电话排列顺序,那是既方便又省心的。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急着需要联系家人,或有关人员时,在通讯录里往往要翻阅诸多记录。加上心急慌忙,老眼昏花,往往是越急越找不到。
   
为了把家人及常用的手机号排列在先,我统统应用“a”序号。
   
两个女儿,在家里的称呼“名号”就是“阿大、阿二”。
   
北方的朋友请注意,这里的“大”不能读作“da”(去声、),只能读“度”(duo入声/);这里的“二”,不能读作“er”(去声),只能读“妮”(nl平声)。
   
小女儿“阿二”在我们身边,正好,“阿”字为“a”(平声)字母。自然排在通讯录的第一位。
   
第二个是老伴,小时候在家里,是女姐妹中排行最小的一位,故姐弟们,乃至左右邻舍,都叫她“小妹”。她是上海本地人,本地人称呼小妹的发音为“小咪”。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心中还感到怪怪的。我出身无锡区域,妹的发音是“梅”,(mei入声)。
   
在通讯录上,我总不能随意去变更老伴的姓吧。那只能在她小名前面加一个a序列的姓字,什么字呢?很自然涌出了一个“艾”字,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就喜欢诗人艾青的作品,甚至幻想着,长大后能成为艾青一样的诗人。于是我在“小妹”前面加了个艾字,“艾”字同样为“a”字母。
   
想不到我随意而为的操作,引来了女儿们的调侃,她们说,也太浪漫了吧,用个谐音去“爱小妹”,终被她们趣笑了一回。
   
此次宅家,有了很多新的感悟和新的认识。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就是说:父母在世生活的时候,子女不要远离他们,即使要出远门,也必须要有周全的照顾父母的计划。
   
孔夫子的这句话,我向来是不以为然的。但这一次,让我结结实实的体验了一把,老而无奈的窘境。
   
庆幸养了两个孩子,尽管当初违规生育,受到了重罚。但此番,让我领悟到了伟人说的话:“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曾有过“崇洋媚外”的思想,鼓励孩子出洋留学,甚至不要求孩子非要留在我们身边。挂在口头上的诗句也总是什么:“世莫难于续书脉,孝莫大于养吾志。”这句诗的意思是:世间最难的莫过于文化的传承,孝顺最大的意义在于培养自己的志气,到头来,学有所成,学有所为。
   
此次长时期宅在家里,所需生活物资,均有设定的保供单位,在网上限时限量的供应。于是“抢”也就必然的了,这完全不是吾辈老人所能企及的。自以为还能在互联网上敲敲键盘,发发k歌。此等的悠闲岂能同“腥风血雨”的抢菜大战相提并论?
   
小女儿在我们的记忆里,不曾有过买菜烧饭的印象。此次,她居然独当一面,我们和小女儿住在不同的小区里,所以她随时要关注好两个小区不同的“团购”事宜。
   
我想减轻女儿的一些负担,试着“抢菜”,但总是赶不上趟,往往刚弄清规则内容,需要的绿叶菜早被一抢而空了。
   
这一次,我抢成功了。赶紧截图告诉女儿,女儿一看,她说:那来蔬菜啊?他们买的是装蔬菜的保鲜袋。喔,我被图案上一包包翠绿的蔬菜迷惑了。我家阿大在大洋彼岸,笑得合不拢嘴:五个哈。她说:一看到菜就忽略了一切。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百无聊赖的翻看着手机上的通讯录,同家人们通通话,说说每天核酸检测的事儿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