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与猫为伴
作者:张艺峰
这是外孙女同猫咪
   
在家中翻看文字画册,被《老树画画》吸引了。因为他以猫入画,并配以诙谐有趣的诗文,字里行间充满着启迪的哲理。
   
在我的小时候,家里总会养一只猫,那时候鼠患猖獗,有了一只猫,家里就变得安宁了。
   
真正关注猫,缘由我大女儿小时候特爱猫。她小学四年级写的一篇《我家的小黄猫》,写得形像生动,细致入微,获得了小学生优秀作文一等奖。
   
平日里,她喜欢逗猫,喂猫,为它捋顺毛发------“咯咯     
”的笑声往往是同猫玩耍时传过来的。有一次猫咪病了,小小年纪的她居然会黯然神伤,难过得眼泪涟涟。
   
那小女儿爱不爱猫呢?也许她爱,但一定是敬而远之的。至今,她还是害怕接近猫狗,她的孩子很想养一只小猫,对自己的妈妈做了很多工作,她妈总是说:等你长大了,自己去养吧。
   
大女儿的爱猫情结,也许是与生俱有的,在大学读研时,居然在宿舍里,就养了一只黄色的流浪小猫,用她的话来说:这只小猫楚楚可怜。
   
她要出国留学了,还是带着这只小猫一起远渡重洋。这只猫陪伴着她,释怀了多少远离故乡的寂寞;这只猫见证了她幸福的时光------
   
古往今来,猫给人的感觉,既温顺驯良,又神秘狡黠。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画家都有爱猫情结,而猫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了。
   
诚如老树画猫,他就说过:与其说画猫,不如说在画自己。在他眼里,所画的猫,是他自己的替代物,将自己的状态延伸开去。
   
也许老树画猫,寄物寓意。在他的每副画的题词里,显而易见,一览无余。“人间太多恩怨,何如以猫为伴。共度区区一生,省去多少麻烦。”“何如与猫为伴,相互处之以默。看看疏淡风景,听着秋风吹过。”
   
当然,养猫和画猫,也许有着相同的情怀,却有着不同的感应。养猫是一种人与灵性的直接交融,有人说你养猫三年,它忘记你只需要三天,这种说法可靠吗?在日本有人做了个实验,大野先生在家养了一只已经共处了三年的猫,后来大野先生因病住院两年,这两年来猫咪都没有见到自己的主人。那么猫咪还能分辨出主人的声音吗?研究人员分别录了大野先生的声音和其他三人的声音,内容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呼唤猫咪的名字。然后,播放给猫咪听,前三个人的声音播完,猫咪无动于衷,等大野先生的声音响起来的那一刻,猫咪猛地回头,耳朵还在极力地颤动,它还在寻觅着那熟悉的声音。大野先生看到了镜头里的爱猫,瞬间,眼泪夺眶而出。
   
曾经有人问村上:“为何您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呢?”村上春树回答说:“也许,这应该归功于陪我写作的猫咪吧。”
   
“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猫不见了,我的整颗心都会是空荡荡的,养猫与读书对我而言,就像我的两只手,相辅相成,编织出多彩的生活。”
   
何如以猫为伴,相互处之以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