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与西方美
作者:张艺峰 
从海外传来了外孙女的近影,端详之余,惊讶不已。脑海里立马呈现的是举世闻名的西方油画《蒙娜丽莎》。于是我在回复中写道:“第一张古典美,同蒙娜丽莎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机缘还是巧合,我们家外孙女照片上的坐姿、眼神竟然如出一辙,特别是那安放的双手是何等的相似。蒙娜丽莎的双手,柔滑而丰满,随意而端庄,尽显她的高雅和温柔。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誉世界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的蒙娜丽莎坐姿优雅,端庄静谧。更有那含蓄的微笑,永远成为了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有人说,东方美与西方美风格迥异。我认为,有所不同而有所同。所谓不同,有其文化历史的渊源,东方讲女娲造人,于是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半神文化”,长期以来芸芸众生一直膜拜于天道神明,在儒、释、道的融合互补发展之下,形成了通天地而合神明的精神意念。
西方讲上帝造人,它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了人们对上帝虔诚的信仰和追求灵魂的不朽,自然而然构成了某种突破自我的力量。
东方美更追求内在美,故而否定糜烂奢华,拒绝艳俗。赞美那悬崖绝壁上的苍松与风雪博斗的苍鹰。它的美,意蕴其中,飘逸其外。
西方美,认为最美的是人体。上帝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人体,在精美的人体中闪耀着人性,所以西方有完美的人形表现神,有庄严圣洁的荣耀神。米开朗基罗《摩西》雕塑就是西方美的呈现。它重形似实有,栩栩如生。
东方文化,特别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对待美,更是含蓄而耐人寻味,往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古诗《陌上桑》中没有直接写罗敷之美,而是通过描写人们见了罗敷以后的种种失态来间接表现的。从人们出神伫观,如痴如醉的神态中,把罗敷倾倒众人的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中国的古典美,更强调阴阳合德及中和之美,它追求的是含刚蕴柔,寓刚于柔。而西方更倾向于个体独立的自我空间,它追求的是一种个性张扬鲜明的唯美。
东西方文化是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各有千秋的世界,各得其趣的美妙。但万变不离其宗的相同之处即是人性的向善,当人们怀着的是一颗真诚的善良之心,那就是世界的共通之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