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笏叟,曹家店人物
(2022-07-26 07:28:17)畸笏叟,曹家店人物
从红楼梦脂批中得知,曹雪芹还有个叫“棠村”的弟弟。曹雪芹是个暮生子,怎么又来个弟弟呢?这个问题仅凭现有的资料恐怕永远也不会搞清楚了。只能靠书中的某些描述,寻找合理的线索加以论证,才能有个大概眉目。
从作者曹雪芹到脂批诸人,如脂砚斋、畸笏叟、杏斋、棠村等人物,他们对红楼梦中的人物、生活及发生的事件都很熟悉,应该是曹家店的人物。首先,作者曹雪芹的名字是自己写上书本之中,自称是作者。脂砚斋在一些批注中也称自己是“批者”,曹雪芹为“作者”。曹雪芹生前好友敦城有一首诗写道:“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是说曹雪芹为唐代曹霸的后人,而曹霸又是曹操的子孙,所以,曹雪芹也是曹操的后裔。看来,曹雪芹生前与好友谈论过自己的远祖祖先。虽然,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不遗余力地谩骂曹操,把曹操比作秦桧。这也不妨碍他在私下里默认曹操是他的祖先。说他是曹寅的嗣君,这不太可能。因为一些资料显示,曹寅的儿子曹颙(本名连生),曹頫向皇帝的奏折中曹颙的暮生子,才是确定曹雪芹的唯一线索。虽然是推断,但很可能就是事实。红楼梦第52回中在“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后,脂批道“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法,避讳也。”是说曹雪芹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避祖先曹寅的名讳。不管曹雪芹是在介绍自鸣钟知识,还是在躲避名讳,也不管曹雪芹在书中他处对“寅”字并不忌讳,甚至拿“寅”字开玩笑,脂砚斋就要在这个地方借机向读者透底,曹寅是曹雪芹的祖先。红学家们之所以坚持曹雪芹是曹寅子孙,脂批“避讳”的说法是其论点的基石之一。脂砚斋应是个男性,不是女性。脂砚斋在这个斋号上就留着心那。为什么他不把斋号写成音同的“脂胭斋”,就是怕读者误会,把自己当成女性。脂砚斋与曹雪芹同属曹性,同一家族。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就指出过:“曾见其抄本(指《石头记》)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之批语……”很明确,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虽是传闻,也不是谣言一样的传说。这样的人物在当时对自己崇敬的人,也不是瞎说一气。我们应该尊重这样珍贵的信息。既是曹雪芹的叔,按文献提供的资料推断应是曹頫。畸笏叟这个人物更神秘一些。没有任何资料可供读者判断其为何许人。人们只能从其作的批语中推敲其在曹家的位置。“叟”,表明自己是个老人;時时自称“老朽”。说明他的年纪也是很高的人。他的年纪不仅高于作者曹雪芹,也高于另一个脂批人脂砚斋。从曹寅开始,经历了曹寅、脂砚斋、曹雪芹等曹家老少下三代,学识博,阅历广,记事多的一个人。在脂批红楼梦中第26回中,写的是贾芸见宝玉之情节过程,宝玉穿着家常衣服,靸着鞋,倚在床上拿着本书,【甲戌侧批:这是等芸哥看,故作款式。若果真看书,在隔纱窗子说话时已经放下了。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黛,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作者写过程,批者挖掘人物心里,相映成趣。然而批者又把自己比作钗、黛知己,更觉得荣幸,批者具有女人的性情和心里。按民间说法就是个假老娘们儿。此批不知是脂砚斋,还是畸笏叟所作?下有批为【庚辰侧批:小叔身段。】同为此段情节批注,庚辰侧批与甲戌侧批风格相比,庚辰侧批一语中的。贾芸见宝玉这段,宝玉虽是长辈,但比贾芸岁数要小,要拿拿长辈架势。这样地描写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少年的心里活动的。但甲戌侧批却给平添了许多复杂。甚至好奇的眼光要把二人接触往同性恋方向看。如果说甲戌侧批是脂砚斋所作,那庚辰侧批应是畸笏叟所作。脂砚斋评注似乎抄到哪里有感就发,所以,有些评注前后产生矛盾。今人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十七回关于红玉是何等人品,上有三条批语。第二条【庚辰眉批: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确证。作者又不得有也。己卯冬夜。】下一条【庚辰眉批: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这两个批注应不是一人所作。下一条是畸笏叟所作,那么,上一条眉批应是脂砚斋所作。畸笏叟说脂砚斋之所以把红玉定为“奸邪婢”,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抄没”、“狱神庙”等红楼梦八十回后的这些情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红玉的人品。是一种错误地定性。然而,在这两条之上还有一条评语【甲戌侧批: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方见。】这条评语也应是脂砚斋所批。如果那样就产生了矛盾,说明脂砚斋是看过“狱神庙”等书中章节的。是脂砚斋忘记甲戌之批吗,还是硬要坚持对红玉等的错误评价?从此处也可以看出,畸笏叟对作者在红楼梦中所写的一些负面人物,还是以宽大为怀的,有好记好,有一副慈善心肠。还有作者曹雪芹描述秦可卿死之过程,标题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有“遗簪”、“更衣”等情节对秦可卿人物形象的伤害。畸笏叟有感于秦可卿托梦凤姐的细节,【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之心也,叹叹!壬午春。】、【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批书人竟有这等菩提佛心,客观上也维护了曹家过往的尊严。人老性归善。畸笏叟批书时已是老年,世事通达。知道在曹寅操持家业时曹家四次接驾康熙皇帝时的某些盛况。作者曹雪芹并没有赶上,不知细情,没有正面展开,只是借赵嬷嬷之口披露一点点。红楼梦第十六回,甲戌本有眉批:“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同回,赵嬷嬷讲到江南甄家接驾四次:“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庚辰本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红学研究者有的认为此批是脂砚斋所批,有的认为是畸笏叟所批。从“经过见过”这样恳切的语言判断,畸笏叟当时曾参与过某些活动 。作者曹雪芹披露的这一点点也可能是畸笏叟所提供的。红楼梦第18回,贾妃省亲,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鸭属之中,岂意得征鳯鸾之瑞?……”庚辰本侧批:“此语犹在耳。”曹寅有女为王妃。此批语实指曹寅曾说过这样的话。红楼梦有“树倒猢狲散”语,甲戌本有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而“树倒猢狲散”之语在曹家实际生活中是曹寅常说的一句话。曹寅自称“西堂扫花行者”,畸笏叟对书中的“西”字就很敏感。书中本应写“西花园子”,作者却写成“后花园子”。甲戌本有侧批:“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这里的“先生”,指的应是畸笏叟。畸笏叟对曹寅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批书的人,或者说畸笏叟就是在曹寅身边呆过较长时间的一个人,曾与曹寅共同生活过的一个人。在曹家,似乎他与脂砚斋这个真宝玉的化身在生活上没有过多少交集之处。甚至他都不见得见过贾宝玉的情恋对象林黛玉这个人,他从红楼梦书中才知道林黛玉是个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黛玉葬花回中庚辰本眉批:“丁亥春间,偶識一浙省新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余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畸笏叟。”乾隆丁亥年为1767年,曹雪芹和脂砚斋先后辞世。畸笏叟还在给红楼梦做着评注。此年,他认识了一个发往浙江省就任的新官员,他手中有一幅白描美人,与畸笏叟理想中的林黛玉形象神似,他很欣赏,想留下。然对方急于赴任,在北京没多长时间就南行了。没得到这幅画,畸笏叟很感遗憾,连连叹息。此条批语透露出的信息,畸笏叟有很高的审美观点,有深层次的艺术欣赏能力,很可能是个绘画行家里手。要知道,曹家不乏这方面的人才。时局的变化使曹家族人走上了“各自须寻各自门”的地步。不过,畸笏叟的经济状况要比脂砚斋、曹雪芹好得多,手头宽裕,批书还要买名画以自娱就是明证。总之,畸笏叟与曹寅有某种亲缘关系,但又不能当家主事、不好出头露面之人。他很可能是曹寅的一个不见经传的曹家兄弟,很早就来到北京混个官差,曹頫被抄家时没有受到冲击。畸笏叟的年纪不仅要比曹雪芹大,比脂砚斋也要大。而他比脂砚斋、曹雪芹活的时间都长。也许受到作者曹雪芹或者是批者脂砚斋的邀请,畸笏叟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才得有生杀予夺的裁判之权。脂砚斋是曹雪芹叔。畸笏叟很可能是曹雪芹叔祖。曹寅有个较小的兄弟经过见过红楼梦中所写的很多事的人,后来成了红楼梦的批注者,他就是畸笏叟。可惜,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找不到他在曹家的位置。但是,相信这样的一个人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