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2018-01-29 10:35:54)
标签:

育儿

教育

情感

分类: 精品转载
原发网址: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3497776198715&wfr=spider&for=pc

一位妈妈后台留言这样写道:

“常看韩先生对孩子有爱又有耐心,羡慕不止。我家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爸爸,对我如此,对孩子也一样。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稍不如意就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甚至大爆脏字。孩子每次看到都很害怕,我俩都十分厌恶爸爸这种行为,无奈他脾气来了,任谁劝阻都没用,非得发出来才罢休。孩子私下偷偷地说,妈妈,等我长大后,我可不想成为爸爸这样的人,我要成为璐璐爸爸那样的人(璐璐是儿子学校的好朋友,她爸爸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特别爱孩子的人)。孩子的话,让我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他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事和憧憬,欣慰的是,我真怕他长大了也随了爸爸的坏脾气。然而,昨天我带他在公园玩,因为跟别的小孩抢一个小推车,推来阻去几句话不合,孩子忽然就情绪失控,对那个孩子狂吼起来。我惊讶地发现,孩子发脾气时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他爸爸的缩影。那手势,那发怒时的语气,甚至脱口飙出的几个脏字,真的一模一样。才八岁大的孩子。。。发完脾气孩子自己很沮丧,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但就是那一刻控制不住。我安抚了他一阵,让他不必介意,因为他不是故意的。但这件事却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不知道这种事情是基因的问题,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什么孩子本身这么排斥成为这样的人,甚至经常有与年龄不相符的自省精神,但表现出来的却还是与父亲一样呢?”

看完她的留言,我忽然想起,自己在生活中也遇见过类似的事情。

有次我们一伙朋友聚会,扑克牌玩起了“升级”。有一个温文尔雅,老好人一万年的选手,因为牌技不佳,连坑队友两回,被我们连嘘带哄地就退居二线了。

“老好人”在一旁观战半小时,摩拳擦掌地要求我们下去一个人,让他重回战壕。被他刚坑完的那个“冤大头”朋友随口开玩笑说,滚吧你,有多远滚多远,哈哈哈哈~

几几乎是话音刚落,“老好人”砰地站了起来,脸憋得通红,哗地掀翻了我们的小小牌桌,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大声说:你是不是有病啊?你TMD让谁滚啊?信不信我弄死你!

接着两人就争执起来,画风转换之快,让每个人都措手不及。最终,以大家不欢而散告终。

第二天“老好人”给韩先生打电话,说想请朋友们一起吃饭,给大家陪个不是,可是“冤大头”不理他了,想让韩先生给说和下。韩先生十分不解地说,咱们这伙人都十几年的朋友了,关系这么好,而且关键是明明整天开玩笑,昨天也没听出“冤大头”有什么言外之意,我十几年没见你跟人红过脸,这怎么说怒就怒成这样呢?

“老好人”叹了口气说,唉,你不知道,我从小在家,言语或举止稍有不慎,我爸就歇斯底里地打骂我,让我滚。小时无力反抗,我就不断提醒自己,长大绝不这样。所以这些年来我谨言慎行,自觉控制得很好,没想到昨天他一说那句让我滚的话,仿佛小时候的画面又一次上演,我不受控制地瞬间暴怒,觉得血都冲到头上了,那一瞬间恨不得跟他拼了。过后我自己也吓了一跳,所以想赶紧道个歉。。。

其实关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我看了不少相关文章,也有颇多思考。我要谈的这种作用,不是简单的教给孩子吃喝拉撒技能,或是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知识,并非这些形式上看得见的内容,而是指更深一层,精神层面上的。

关于这种作用,从理论到实践,从数字到试验,从调查到研究,看似很详实很确定,但我最近却越来越感受到,有些隐性的影响,并不是“Children see,chileren do.”就可以简单概括的,而是潜伏在一个人内心和性格深处,几不可闻,只在特定时刻被点燃发作了,才会被发现。

父母自身的言行、世界观价值观、待人处事态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虽然我们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虽然我们也都能自省,但毕竟人是情感动物,并不是一部无情绪运转的机器,任何人都有乱了方寸,失去控制的时候。

在失控来临的那一刻,别人,包括你自己,都会惊讶地看到,你所表现出的不受控的一面,和你的原生家庭,和你的父母竟如出一辙,以至于有时让你很沮丧,像是感觉自己修炼了一世的功力,毁于一旦。

“Children see,chileren do.”或许只是孩子在年幼时因不辨是非而模仿你的恶习,待到成年时,因为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会视所处社会阶层的需求或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改之。

然而这种因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的深层次情绪的影响,就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这么简单了。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这些东西就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的潜意识中,这是孩子自己认识不到的,就算作为成人的我们也未必认识得到。

也许我们平时严于律己,勤于自省,想极力规避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但潜意识是不受控的。当一些极端特殊的情况出现,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触动了孩子或你潜意识中脆弱的防线,你就会发现,来自父母的那些影响,会像洪水一样汹涌而出。

孩子从一张白纸,到学会待人处事,学会在社会上生存的方式,学会所谓社会价值观共通的那些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道理,比如礼貌、秩序、规则、法律等,他所能依赖和获取资源的手段,除了书本、媒体,以及所处环境的人群影响,这之外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父母的日常行为方式。孩子由父母的这些行为中,体会出的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在不自知的过程中内化为己有。

简言之,那都是孩子曾经最熟悉的场景,他们不断地复制,并储存在小小身体里的粘贴板上,有朝一日,身体会不受精神所控地自动执行粘贴动作。

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不得不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由此指导下的言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我不能认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不起作用,或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说法,相反父母在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深远。

希望我们不要种那些负面的种子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而是以一种正面的、阳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去影响孩子。有朝一日他们心智成熟时,只要沿着这种阳光的心态,带着健全的心智,自信满满地走下去,而不必为着抵御心中那随时可能爆发的负面情绪,耳边不断响起“我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的声音,时时抗争。

关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我是这样想的,你怎么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