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所会员戴荔老师事迹被山东省教育厅网站报道

(2014-09-05 15:17:41)
标签:

育儿

分类: 先锋会员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骨干,副理事长,第二届中国李镇西式好教师获得者,山东济宁市戴荔老师的先进事迹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被山东省教育厅表彰,具体内容请看:

原文地址http://www.sdedu.gov.cn/jyt/ztzl/jsjsanshi/webinfo/2014/08/1408331448799597.htm

 

 

用师爱之心守住教育的梦

    ——记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戴荔


         300余人次家访,70万字教育随笔,7000张照片,6000元钱,这些数字,演绎着一个班主任温暖的教育,这就是她——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戴荔老师从教十五年的教育生活。
         十五年来,她从偏远乡村到城乡夹缝再到市直学校,每一次改变都是喜忧参半,不变的是她心中一直坚守那个梦想。在班主任这片平凡而美丽的土地上,她耕耘着,收获着……

300余人次家访,走近每个孩子的心灵

         当下,信息时代大变革,不仅改变了我们日常的联系方式,也改变了家校联系的方式。于是,许多事情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搞定了。家访,离学校越来越远,离老师越来越远,离孩子越来越远。可是,戴老师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 
         在一个孩子的自编小书《我老师》中写道:“我们老师有三大法宝——电动车、放大镜和照相机。”
         十几年来,戴老师就是带着她的三大法宝,先后进行了300多人次的家访,足迹遍布了她所教过的每一个孩子的家。
         进行家访,是戴老师每带一个新班必做的首要的工作。尽管家访占用了许多的双休日,还经常吃“闭门羹”,但她仍然乐此不疲。“爱孩子就要走近他们”,怀着那份美好,在那十几条蜿蜒的乡间小路上留下了戴老师青春的足迹。
        2011年她接任了现在的班级,面对近70人庞大的队伍,面对城市的家长,在校长李成泉的再三鼓励下,她又整装出发,用脚步丈量着曲阜城区的大街小巷,走进了66名学生的家,开始了推开心灵之门的快乐之旅,孩子们像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着老师的到来。
        一个气温骤降的周末,戴老师一路顶风,用了40分钟多分钟骑车来到了位于曲阜城北的村子学生小科家,他是一个学困生,他的爸爸为此深感忧虑。上学前爸爸从未打过他,就是因为一度亮红灯的成绩,一向疼爱他的爸爸还踢过他。戴老师的来访,让科爸爸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做法,转变了教育孩子的方式。戴老师又及时在班里表扬小科的进步,在班里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使得一直内向的他,脸上逐渐增添了自信的笑容,成绩也慢慢地赶上来了。
        这样的家访戴老师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这样的学困生,戴老师不知与他们沟通了多少次,辅导了多少次……
        虽然,家访的经历也不全是快乐的回忆,被村头的恶犬咬伤过,被瓢泼的大雨淋透过,吃过闭门羹,坏过自行车,栽过路边沟……但在这条路上,戴老师一直前行,脚步越来越坚定,走得越来越远,路也越来越宽……
          
                                                  走出校门,给孩子们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多少年来,戴老师为加强家校沟通做了那么多。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也坐不住了,积极组建了家委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班级家委会应该是家庭委员最多的班级——66个学生50多个家委会成员。在她的带动下,家委会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每次假期开学,家长们都自觉的去刷教室,搞卫生,因为孩子们毕竟还比较小,打扫卫生不太彻底。2013年6月份,家委会成员聚在一起,给她的班级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荔之风中队”,还设计了队旗和队徽。一切准备就绪,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开始了……
        于是,每到周末和假期,“荔之风”便刮起来了。
        参观曲师大,让孩子们感受神圣的大学氛围,构筑心中的梦想……
        游览三孔子文化园,让孩子们了解家乡,走近圣人……
        大沂河5公里徒步行走,让孩子们亲近自然,磨练坚强的意志
        微山微西小学手拉手、北孙徐小学联谊交友,让孩子们奉献爱心结交朋友。戴老师捐赠了自己的数码相机,她和她的孩子送去了上千元的书籍,学习用品……
        参观曲阜电视台,让孩子们过足了主持人的瘾……
        体验济宁科技馆,让孩子们惊叹于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
        在当下,谈安全色变的校园。能如戴老师这样高调行事,带着学生到处跑的老师少之又少,真是“胆大包天”!
        曾经的领导,有过顾虑,“小戴啊,安全有保障吗?”
        许多的同事,多次提醒,“小戴啊,别折腾了,出了问题咱担待不起啊!”
        有的家长也不理解,“到处跑啥,疯疯癫癫的。”
        可是,看到孩子们活动前兴奋的期待,看到活动时孩子们快乐的神情,看到活动后孩子们满满的收获,戴老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就算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为了确保学生安全,每次活动前戴老师都要进行周密的准备,考察活动地点,准备活动用品,联系车辆,发放安全告知书,召集家长商讨……
        经过几次活动之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活动的队伍,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了“义工”的队伍,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多,活动得范围越来越广,而孩子们的收获也越来越满……
        在没有围墙的“学校”里,戴老师领着孩子们走进了更加精彩的世界,为此,戴荔老师所带的班级接受了中央七台的采访。
               
                                               关注留守儿童,让生命充满温暖

       留守儿童像一只只离群的孤雁,这是让每一位教育者都感到心酸但又不容回避的现状。作为一名班主任戴老师更是一刻不敢放松对他们的关心与教育。
        戴老师班中有这样两类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差和条件比较不错的。但是,无论哪种家庭的孩子,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与外界真诚的交流。戴老师去小月家家访时,发现她家家徒四壁。妈妈早在她幼时就离开人世,为了生计爸爸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七十多岁的奶奶脖子上拖着长长的肿瘤,照顾她和她的姐姐。家庭的拮据可想而知,人世间的苦难似乎都落在了这个坎坷的家庭。从第一次送给她衣服,看到她那躲闪的眼神时,她就明白了是那样的生活环境给了小月一颗颗敏感的心,于是,整整一年,送衣物这样的事戴老师都是在放学后做或者直接送到小月家里面。戴老师抽时间去给她补课,帮她争取到几次补助机会,给这个贫困而残缺的家庭带来一丝帮助。
        亚凤则是留守儿童中欢快的小燕子,爸爸不能经常陪伴她却也没有放弃对她的教育。2011年的暑假,得知中央电视七台要在全国选取两名留守儿童,跟踪采访从北京到香港的全国创新教育活动,这两名学生的费用由电视台负责。当时,戴老师带着儿子刚到内蒙去探望工作一年未回家的爱人,听到这个消息,她没有犹豫,立刻搭乘长途汽车,经过24个小时的颠簸赶回了曲阜,帮着亚凤排练,随后带着记者采访拍摄。盛夏的酷暑使他们个个挥汗如雨,可一想到这个小姑娘能去香港大家都兴奋不已。终于,喜讯从京城传来,她可以去香港了,也就意味着戴老师可以回内蒙了。可随后的问题也跟着来了,亚凤的妈妈要在家里打理她的小生意,一是没有时间陪她一起去,二来,六千的花销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思量再三,戴老师决定自费陪她一起去香港。就是这样,和几位公费出差的老师一道,一路照顾着她和另外几个孩子,戴老师完成了那次的香港之行,小亚凤的人生也因此有了别样的精彩!

                                         70000万字的教育随笔,点亮待优生的生命色彩

        学困生,问题生,行为偏差生,每个班都有,戴老师从接任一年级开始跟踪记录这些学生的成长,写下了700多篇700000字的教育随笔,用三年改变了很多孩子,甚至带动了孩子家长对教育更加的关注。这些教育随笔,戴老师每天以博客的形式发布。戴老师的博客也成了家长了解自己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了解班级了解学校的信息平台。在且行且思中,她也找到了教学的快乐,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快乐。
        为了记录孩子快乐的童年,戴老师共给学生拍了7000多张照片,家长为此感动不已,并将感动化为对学校工作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从教十几年来,她获得过大大小小的荣誉——全国优秀辅导员、全国创新教师、第二届李镇西式好老师、全国小学语文大赛一等奖、济宁市优秀科研个人、曲阜市优秀教师,两次被中央电视台采访,被山东教育台,济宁电视台采访。“一个人优秀不叫优秀,展示优秀也不是优秀,带动更多的老师走向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戴老师作为济宁师风师德报告团的成员,曾在济宁、湖北仙桃、甘肃庆阳、山东莱芜、菏泽、济南、泰安,等地做报告30余场,引起较强烈的反响,树立了济宁教师的良好形象。
她说:“只有用心,在班主任这片平凡而美丽的土地上,才能种出最灿烂的花朵,收获最香甜的果实,这香甜不是堆叠的荣誉,这灿烂藏于孩子点滴的进步和日渐强大的内心。”
        没有惊地动地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就是这些数字:300多人次的家访,70万字的教育随笔,7000张照片,6000元钱。它演绎着戴荔老师,一个班主任最温暖的教育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