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课参考答案

(2013-09-10 21:32:29)
分类: 公考公开课堂

2012915联考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参考答案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孔子学院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张小龙

一、自身问题:1、办学起步晚,经验欠缺;2、建院速度快,数量多,质量差;3、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专业性、持续性;4、教材在保持特色和本土化存在矛盾。5、对外国学生的需求不了解;

二、国内环境:1、国家支持力度不够;2、社会参与度不足,群众不认同。

三、外部环境:1、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认识不足,存在误解,缺乏沟通交流;2、受外交关系影响,政策门槛高,筹建、签证、入境困难;3、文化贸易处于劣势地位。

 

 

 

二、给定资料9中提到:“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勤勉,然而在文化拿来与文化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文化逆差”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张小龙

 

一、文化逆差指文化输出和输入在数量、质量存在严重失衡。

二、具体表现有:1、图书进出口比例不协调;2、文艺演出收费低、效益差,缺少经纪人;3、电影进口多,出口少;4、学术研究引进多,输出少;5、文化产品硬件多,软件少。

三、逆差造成经济损失,降低了文化产业效益,阻碍文化传播,削弱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

四、我们应:1、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2、加大投入,利用孔子学院的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

 

 

三、给定资料6中提到:“有人用水来比喻文化,‘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起;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张小龙

 

一、文化的特点:流动性、融合性、隐蔽性、有韧性、有力量。

二、文化的功能:

1.滋养心灵,提升智慧;

2.沟通交流,促进了解,消除隔阂;

3.提升国家影响力。

三、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不够重视,对传播中华文化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战略规划;外国设置障碍;忽略文化发展带来的经济价值。

四、对策:重视本土文化,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加大文化发展投入,和平传播,增进理解,做好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

 

 

 

四、给定资料7中提到了两位网友的观点,假如你是国家汉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针对这两位网友的观点,分别给他们写一个回帖。(25分)

要求:立场正确,内容全面,论述有力,不考虑格式,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张小龙

 

对网友A的回应:

一、对网友A观点应该全面、多角度、辩证、一分为二的看;

二、加大国内教育投入是有必要的,但这与建孔子学院并不矛盾。

三、建孔子学院是必要的:1、能促进文化传播、增进沟通交流;2、可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3、培养文化人才,为基础教育提供优秀师资;4、国家投资传播文化为国外通行做法,如歌德学院;5、能带来潜在经济效益,为文化产品出口奠定基础。

四、对于经费我们会:1、合理分配使用;2、严格审查;3、全面公开。努力做到用好、管好每一分钱,欢迎监督。

 

对网友B的回应:

一、网友B的观点有道理,符合事实。

二、做好国内文化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基础、根源、土壤,我们会加大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文化素养。

三、但是:1、文化是相互影响,传播文化对国内的文化教育有促进作用;2、我们还应以开放、包容态度看待洋文化。

 

、给定资料3中提到:“‘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300多年前,德国先哲莱布尼茨对中西方文明这样期待。”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参考范文】

 

文化交流中的长与短

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我们在文化上是非常自信的,文化心态上都是在高气昂的。即便是在元、清两个朝代被异族征服,我们还是抱着阿Q心理:是我们的文化征服了异族,不是异族征服了我们。近代西方文明用枪炮打碎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大心态,一时间孔家店被打倒,西方文化成为新宠,文化心态指高气昂变低三下四,从文化扩张变成文化殖民。

古语有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实对于文化,我们无需争过你死我活,你高我低。应该本着互相学习,相互包容的心态,相互“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促进文化的融和、交流、互信。

弥补自己短处,发扬自身长处,夯实自身文化基础是文化交流的前提。中华文明经过鸦片战争,十年文革,现代商品经济的工业文化冲击,已经出现断裂,变得支离破碎。当今的中国,即便是在大学生中,十个有八个没有完整的读过《论语》。我们轰轰烈烈是在世界各地的大建孔子学院的时候,带着外国人都《论语》,谈古琴,我们自己的国民却天天在背单词,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交流错位。以我自己为例,一个韩国朋友想和我探讨四川的茶道,我却对此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天大的讽刺。要加大对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在中小学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适当将传统文化纳入中高考,开设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方式,提升文化素养,增加文化自信。

只读传统文化很容易偏执一端,夜郎自大,满目排外,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自闭心态。时代在变化在发展,仅靠传统文化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对此我们必须反思。

发现自己短处,学习其它文化的长处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文化交流的一大禁忌就是过度的美化自己的文化,妖魔化别人的文化。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一百多年前我们驱逐传教士,前段时间部分孔子学院在美国被查封,都是属于这类事件。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善于反省,同情理解,以开放心态看待其它文化。其次要加大对外来文化引进,尤其是要加大以文字为载体的图书翻译。中华文明第一次文化大交流——佛教思想的传播,主要归功于大量的翻译工作。如果没有唐三藏等人的翻译,很难想象佛教对中国文化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最后要进一步做好外语教育工作,尤其要提升外语的口语水平,争强国民之间的直接对话能力。

我们不仅要创造优秀的文化,还要学习优秀文化,更要传播、分享优秀文化,让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我们或许不能分享石油、黄金和美元,但是我们却可以分享文化——前者越分越少,但越分越多。我们一定要用好孔子学院这个平台,把它作为我们的文化的扩音器。要加大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大力培养引进人才,把孔子学院把实办好。

费孝通先生有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应该成为我们文化交流的金规则。在这个规则的指导下,中华文明将得到很好的传承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世界文明的繁荣互相必将得到很好的实现。

张小龙 辛卯年九月十五日下午于北京海淀文化大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