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论80分绝技》节选——申论的题目设计

(2012-10-10 21:21:3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申论资料精选

http://book.htexam.com/booknew/detail.asp?ProductID=3158

 题目设计

 

一、题目类型

申论的题型分类关系到申论的答题的方法和内容,对题目类型的准确把握是答好题目的前提。申论题目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较传统的方式是按照大纲中的能力要求将题目分为概括、分析、对策、写作四种类型。这只是一种方式,除了这种分类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按照答题信息的来源将申论题目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按照答题的要素将题目分为单一类题目和综合类题目等等。这些分类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混合。如概括又可以分为单一类的概括题和综合类的概括题。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分类做一个系统的说明。

1、传统分类

(1)概括题

概括的基本含义是归纳,总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的叙述。在申论考试中我们可以把含义换成将材料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重述。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包括问题、意义、原因、主要内容等的概括。

概括题示例:

2012年国家:

1.“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考生要想得到概括题的高分,一定要掌握以下几个归纳概括题的关键词:全面、简洁、层次。

全面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作答概括题时要尽量多找要点,全面把握信息点,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二是每条每项的归纳概括要全面,重点要素必不可少,材料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不能有所遗漏

简洁要求要求用词必须精炼,也就是用很少的字表达很多的意思,抽象而内涵丰富;

层次要求在归纳整理答题要点以后,还要以适当的逻辑关系分层分步作答。这种“逻辑关系”有“总——分”的包含关系,有“发现——分析——解决”的处事步骤,有“政府——企业——个人”的主体分类等等,要按要点的具体性质进行分类组合。

    (2)分析题

分析,也就是根据现有材料和自己的常识背景,切分各个要素,对问题背后的本质规律和深层次问题进行挖掘。分析类试题,题型多样,出题方式灵活,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中推陈出新,增加了考生准确作答的难度。在申论考试中分析也很复杂,有对问题的分析、有对原因的分析、有对句子的分析、有对词语的分析、有对事件的分析、有对观点的分析、有单一的分析、有综合的分析……

分析题示例:

2012年国考: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服力;(3)不超过400字。

要做好分析题,我们要把握分析的关键词,做到深刻、全面、贴切。

深刻就是要对问题背后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用句常用的说法就是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推理的能力。

全面的分析问题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主体,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模型去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够通过对有限问题的分析以点带面的方式挖掘出问题,才能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全面把握问题,才能够为饱满、丰富的答题提供素材。

贴切就是在分析的时候要紧贴材料和问题本身。在分析的时候我们通常情况下会以材料中的内容作为优先的答题内容。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材料给的分析不足够答题,或者材料中没有答题信息的时候,才需要通过自身的想象推理进行分析。

(3)对策题

对策题就是要写对策,对策简单的说就是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对策题示例:

2012年国考:

三、“给定资料1”中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提出对策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所提对策既要经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又要经得起实践的验证。要做好对策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对关键词。

    ——虚与

在提对策的时候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分析题目是考察宏观战略,还是解决具体细小问题。在大问题上要有战略高度,要务虚;在具体而微的问题上要务实。虚要虚到家,实要实到位,要注意提出的对策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指在提对策的时候,要针对题干问题结合材料去提。

    ——直接与间接

在提对策的时候,很多考生思维往往比较局限,只想到一些比较直接的对策,而忽略了一些间接的策略,导致答题不全面。直接对策往往是基于问题本身,间接对策往往基于问题的外部,如环境、政策等 

    ——全面与重点

全面是指在提对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这方面,而且要考虑到那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当前,而且要考虑到长远;不仅要考虑到局部,也要考虑到整体;好的对策是应该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同时也要把握度,对于重点对策,要多加笔墨。

    ——模式化的内外

有些考生已经形成一种定势:不仔细分析材料,不结合具体实际,一上来答题就是套路往上套,如建立机制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等,空泛而不针对实际,模式化痕迹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要思路而不要套路,要逻辑而不要模式。答题方法可以一样,但采用的语言和实际的措施却可以千变万化各有特色。

(4)写作题

写作包括公文写作和大文章写作。

在申论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即根据给定资料为考生设置一定的公职角色、社会身份或情境进行作答,这种题型被称为“公文类写作”,常见的有报告、公开信、演讲稿等等通用公文,除了这些严格意义上的公文以外,申论中也出现了一些如纲要、提纲、规划等非严格意义上的公文类写作题型。

公文类写作没有固定的答题内容,写的内容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公文类别来决定,即便是相同的公文类别也会根据情况和对象的不同回答不同的内容。其形式往往借鉴公文格式,需要体现一定的形式方面的要求。另外,这类题目语言风格较为多样,表达方式灵活,因为多数考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不多,所以得分难度较大。

公文写作题示例:

2012国家地市:

二、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  “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3)不超过500字。

    大文章写作类型由题干要求材料特点共同决定。

简单说来,申论文章大多是议论文中的政论文。政论文可以分为策论文和评论文两种基本类型。如果题干明确要求写对策;或给定材料对其涉及的问题已有明确的分析和定论,但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申”论文章就是策论文,以提出和论证对策为主。

如果题干没有明确要求写对策;或给定材料对其涉及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分析和定论,“申”论文章一般就是评论文,既要对问题定性定论(中心论点),又要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还要提出并论证相应的对策。评论文可以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

    大文章写作题示例:

策论文2010年广东:针对材料中所反应的问题(仅限所给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

要求:措施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立论文2012年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似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驳论文2010年多省市联考: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因此用水应该是低价的。针对这种观点,参考给定资料。写一篇文章,对国家水资源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阐述。

 

下面,我们用一个表格将前面所述传统的题型分类展示出来。

题型

说明

示例

高分关键词

概括

将材料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重述

2012年421联考:

一、根据“给定资料6”,概括动物福利立法有哪些现实意义。(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00字。

全面、简洁、层次

分析

根据现有材料和自己的常识背景,切分各个要素,对问题背后的本质规律和深层次问题进行挖掘

2012年上海:

    (1)结合“资料3”,分析一些青年人才“逃离北上广”的主要原因。(8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深刻、全面、贴切

对策

简单的说就是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2012北京:

给定材料中反映了社会上人们出现的各种焦虑情绪,请就政府如何缓解民众的焦虑,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虚实结合、直接间接结合、要点全面、重点突出、自然规范

写作

公文写作和大文章写作

2012年421联考:

三、为了维护M县的声誉,挽回“虐猫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请以M县政府的名义就“虐猫事件”的处理情况写一份宣传稿,在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25分)

要求:1.态度诚恳,对象明确;2.内容全面,条理清楚;3.不超过500字。

2012年国考地市级: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公文:格式正确、内容完整

大作文:

策论文:客观、全面;深入、具体、

评论文:论点鲜明、论证有力

2、单一题与综合题

通常我们认为,申论答题的基本要素有六个,它们分别是:问题、危害、对策、作用(目的、意义)、理论、事例。前面四个要素是最常用的,后面两个要素用得稍微少点。在申论问题中,有的问题只涉及六个要素中的一个,有的则涉及很多个。单一题与综合题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答题的要素来分。单一的题目只涉及六个要素中的一个,综合的则题目涉及几个要素。

以2012年北京市公考申论试题为例。

题目

题型

答题要素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总结现在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单一

原因(深层次问题)

2、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现实,从北京市经济发展主动减速坚决调转的举措说开去,简要谈谈我国怎样才能逐步实现“品质好的GDP”(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综合

作用、理论、对策等

给定材料中反映了社会上人们出现的各种焦虑情绪,请就政府如何缓解民众的焦虑,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单一

对策

4、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以“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

综合

六个要素均可使用

 

综合题目中又可以分为机械的综合和有机的综合两种。机械的综合是把每种答题要素简单相加,有机的综合则要求各个答题要素之间相互衔接,使整个答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的写作大部分都是属于有机综合。

以2011年国考地市级为例。

题目

题型

答题要素

备注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有机综合

 

六个均可使用

公开信的要通过说理、举例等达到说服家长的效果。要写得自然,不要过于机械。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

 

 

机械综合

 

 

问题和对策

 

 

对单一和综合的分类有助我们弄清答题的内容,把握答题的方向。通过这个分类使我们面对问题尤其是在面对综合题目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

3、主观题与客观题

申论命题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阅卷的可操作性,在设计答案的时候尽量减轻阅卷的麻烦和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申论命题会将题目客观化,尤其是前面的小题目,很多答案的基本点是固定的。客观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材料;第二是常识,第三是逻辑结构。

因此,按照阅卷标准我们将题目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而言,前面的概括、分析和对策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将之归为客观题,而文章写作与客观题比起来考生要自由很多,这类题目更多需要借助考生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分析能力来答题,但有些作文也是有要点的,如2011年国考考的黄河精神的大作文,就必须写到黄河精神的一些内涵,因此,这类文章也是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

客观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是“严格根据给定资料”、“紧扣给定资料”“仅限所给定资料”等等。而主观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有“根据对……理解”,“按照自己的理解”、“……引发的思考”。

以2012年国考副省级为例:

题目

题型

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客观

“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

 

客观

给定资料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主观

我们看到,上表的客观题的要求基本都含有准确、全面,而主观题要求里有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也就是考生可以运用自身知识背景做一定的联系。

对于客观题,我们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答题信息都要来源于材料,注意要点和关键词的全面。而对于主观题,我们可以从材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答题信息来源更多,让答题内容更加饱满。在答有主观成分在内的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但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

二、题目组合

1、题目数量

目前很多省市的申论考试题目数量不一样,较为常见的是四道,如北京、江苏、江西等;有的是三道,如浙江;为了增加题目的难度和题型的多样,国考的申论题目数量较多,会在大题里面套小题,这样题目的总数量就达到了5道。

通常三道题或四道题组成的申论试题都是比较传统的题型,概括、分析、对策和大作文各一道。如北京市的就比较典型。

而国考,由于增加了题目的数量,题型也更丰富,在传统的基础上搭配也有更多的创新,在2012年(副省级)的申论中就出现了编者按、反驳观点等题目。

题目数量的不同,考生在作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时间的分配和答题的节奏,合理分配好前面小题和后面大作文的时间。

2、宏微组合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除了考虑到各种题型的搭配,也会考虑到宏观微观的搭配。考生有可能会问什么是宏观的题目,什么是微观的题目。对于这两类题型不用定义,看具体的题目就知道了。宏观的题目就是给定很少的字数写一个很庞大的话题或内容;微观的题目则是针对具体、个别性的问题来提问的题目。

以前的很多问题总是非常宏观抽象,这样就给考生泛泛而谈提供了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现在的问题逐渐向着微观化方面发展。这类题目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问题的针对性很强。在现在的很多试题中,都会有宏观和微观的搭配。

 

年份

题目

性质

2012年国考副省级

1、”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

 

宏观

 

 

“给定资料1”中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微观

2012年山东(省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括政府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20分)

要求: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宏观

 

三、针对“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移民搬迁中各种具体问题,从Z县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要求:1.问题定位准确;2.建议措施具体可行;3.不超过900字。

微观

 

将问题细化使问题越来越小是反模式化的重要手段。越具体越微观的问题对题目的针对性就越强,相应的分值也越高。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对于宏观和微观的题目要注意回答的切入点。

3、虚实结合

 在问题组合中,还会考虑到虚实的结合。前面若是有考察理论政策精神等题目,后面通常就会搭配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较务实的题目。考生既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也要注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年份

题目

性质

2012北京

2、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现实,从北京市经济发展主动减速坚决调转的举措说开去,简要谈谈我国怎样才能逐步实现“品质好的GDP”(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务虚

 

 

给定材料中反映了社会上人们出现的各种焦虑情绪,请就政府如何缓解民众的焦虑,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务实

2012年山东乡镇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节选的2012年中央1号文件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全文指出这部分内容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务虚

 

三、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

要求:1、问题定位准确2、思路建议具体可行3、表达简洁,700字左右

务实

 

三、题目关系

很多考生在做申论题目的时候,往往是就一题做一题,其实把题目全部看完,很多时候就会察觉到题与题之间内在的联系,而这些联系很多时候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体命题规律,更好地答题。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可以根据答题要素将题目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提示;交叉;独立。

1、互帮互助——提示

提示是指前后题目之间在答题的时候相互启发,相互暗示。前边题目的解答可以为回答后边题目提供思路和方向。

2012年副省级国考的两个题目就体现了这种关系。

年份

题目

 

2012年国家副省级

(一)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

 

四、给定资料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第一题中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且不说这个题目的答题形式,只从内容上来分析,是一道概括题,概括先进人物的事迹,要求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

大作文中农妇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同样是正面、善意的,是需要被宣扬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题目要求结合“给定资料”,就是结合第一题中的先进事迹,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

这个作文题是一个故事的形式,比较有设定性和局限性。只看故事,很多考生可能不会想到深层次的问题和公民道德中比较有闪光点的地方。那么,第一题就给作文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向,方便考生拓展思维,找到答题点,提高审题的准确率。

再来看一下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的两道题。

年份

题目

2012年江西

请根据给定材料1-5,概括困扰国内陶瓷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要求:概括全面,语言简练,不超过200字(15分)

 

参考给定材料,为发展江西文化产业提出建议。

要求:针对性强,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25分)

第一题要求概括国内陶瓷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而第三题要求为发展江西文化产业提出建议,在提建议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方法就是根据问题反推对策,因此,第一题就为我们作答第三题提供了线索。

在一般的申论试卷中,大家都知道,题目和资料是我们找到正确答案的钥匙。容易被考生忽略的一点就是比较难的题目,其实它的提示点可能隐藏在别的题目要求中。

2、资源共享——交叉

交叉是指前后题目之间的答题要素有重合的地方。不论是在国考,还是各省市的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这种关系都比较多见。一般说来,申论题目的排列顺序呈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前边第一题只需要一个答题要素,而后边的题目可能会涉及到两到三个答题要素。甚至,考生实在没见过的题目,我们往往建议在答主要因素的同时,几个因素都略答一点。

年份

题目

2012年河南选调

二、针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法国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各界人士的争论比较激烈。

1.请指出并简要分析争论的实质。(1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国家博物馆拟对公众质疑进行答复,请你以国家博物馆的名义,草拟一份答复稿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只写出内容要点;2、观点明确,具有针对性,3、不超过500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交叉题型。

第一道题要求指出并简要分析争论的实质,在这一题中,有赞同博物馆LV展览的国家博物馆某副馆长的观点:“引进品牌展览的标准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通过引进这种成功的文化创意品牌设计展,也希望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有所启示。而且LV的展览只占到很小的一个比例,并未影响到国博的整体展陈布局。”而争议的焦点也就是引进品牌展览的标准、国博功能的影响等。

第二题要求以国家博物馆的名义,草拟一份答复稿的内容要点,要点也涵盖了国家博物馆某副馆长的观点。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题中的答题要素是重叠的。在审题时,把这一部分审出来,可以有效的节省答题时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我们再来看看2012年湖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申论的几道题。

年份

题目

 

2012年湖南选调

一、根据给定材料二,对“草根客运”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2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材料七和材料八介绍了s市、w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快农村公交建设有什么启示。(18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定你是交通系统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材料,拟一份《关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有针对性,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二题分别和第三题答题内容都有交叉。第一题要求对草根客运问题的表现进行概括,第三题要求拟一份《关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的内容要点,这其中包括的一些问题就与第一题有交叉,而第二题的关于加快农村公交建设的启示也可以作为对策的一部分答题要点。

3、貌合神离——独立

独立是指前后题目在主题、内容、角度等方面完全不相干或者关联性不明显。相对来说,这种题目比较少见。独立型题目的出现应该依托于材料的多元性,单一主题的材料出独立型题目的可能性不大。

从难度系数上说,独立型题目的序列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陷阱,更能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资料、从资料中抽取精华的能力。这也能拉出考生的档次。2011年地市级国考题就体现这一点。

年份

题目

 

2011年国家(地市级)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份申论试题的材料分为七个部分。前六部分都在讨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最后一则材料提到乡村文化的没落。我们在拿到试卷先审题目时,很明显地会发现一个断层。前三个题都在讲一个话题,最后的大作文讲另一个话题。很多考生都直觉得拿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套农村文化失根,其实没有必要。套的不好直接归于四类文。阅卷规则第一条:文章只谈“农村教育”为四类文。套的好也不会有特高的分数,阅卷规则第二条:如果能从农村教育谈到农村文化,为二类或三类文。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讲的从题目本身出发,要求写“农村失根”问题,就从这个点发散开去,指出农村文化存在哪些问题,思考农村失根的原因是什么,指出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发展乡村文化。按这个步骤写的文章才合乎题意,不致于跑题。

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从题目本身出发,杜绝自己猜测,谨防独立型题目的陷阱。

我们再来看一下2012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题目。

年份

题目

 

2012年北京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总结现在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2、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现实,从北京市经济发展主动减速坚决调转的举措说开去,简要谈谈我国怎样才能逐步实现“品质好的GDP”(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给定材料中反映了社会上人们出现的各种焦虑情绪,请就政府如何缓解民众的焦虑,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4、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以“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

这四道题也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对应不同的材料,第一题对应材料2,第二题主要对应材料1和3,第三题对应材料4,而大作文的话题主要从材料5中引申出来。

通过以上示例的分析,我们弄清楚了题目之间的三种关系。考生在审题时不仅要审单个题目,还要审题目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这个,既能节省做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方向性和准确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