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一篇(政论文)
(2012-03-25 11:15: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范文精选 |
下面是一篇昨天写的河南选调生考试的申论范文,写这篇文章把我憋坏了,材料想表达的意思和我想表达的意思相左,并且由不允许有太多的自由发挥。糟糕的命题!应了那句话:一个傻子出的题目难倒一百个聪明人。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命题什么时候才能够有水平,有高度,有深度,有民主精神啊。
从故宫“十重门”事件说开去
作为“冷门”的故宫,最近经历了“十重门”。这些“门”集中暴露出故宫管理混乱、文化缺失、运作不规范、账目不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故宫博物馆被推向风口浪尖。类似的问题不仅存在故宫,中国博物馆,地方博物馆也同样有。这些问题背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在市场化的浪潮下,博物馆如何定位?
博物馆应坚持公益性,以保护文化,传承文明为最基本、最重要的使命,这是国际共识。
博物馆展出的不仅是一些东西,而是人类共同记忆,是人类创造性劳动成果结晶,是人类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物质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道理谁都明白,但是困难是很现实。博物馆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管理成本、日常运作成本、保护成本……。这些钱怎么来?对策很多人都会提,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社会力量……。这些对策在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是可行的,但是在一些安徽、陕西等经济落后的地区就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求助于市场。
博物馆要适当的市场化,这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必然选择。
市场化被一些人妖魔化了,好像一提市场化就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就是破坏历史文化的罪人。尤其是一些“文化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文化人都是罕言利的。好像一说起钱就很庸俗,很低级,很不齿。
市场化是博物馆公益性的一个部分。市场化本身就是一个传播文化的平台和窗口。市场化做得好,去博物馆的人多,不仅可以解决经费问题,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了解历史。博物馆的展品不能当做摆设,不能仅仅是历史符号,一具具僵尸,而是有待被激活的人类记忆。博物馆的展品也不能只是一些“高雅”之士的玩物,也可以进入更多寻常百姓视线。博物馆展出的很多文物本身就是市场的产物,扬州八怪的画当初不就是画来的卖的吗?中国的瓷器不正是因为有市场才兴旺发达的吗?
对于是否能市场化,要市场化还必须区别对待。
市场化之前必须搞清两个问题:第一,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市场化,对于一些比较“冷门”,没有名气、公众关注度不高博物馆的市场化无疑就是自杀,这些博物馆资金来源要以国家投入为主,不惜代价,加大保护力度。第二,对于能够市场化又不影响到文化保护的,要大胆的推向市场,但是不能搞双规制。不能一手拿着国家给的钱,一手拿着市场赚来的钱。两头讨好的机制一方面会让一些博物馆唯利是图,在博物馆里开展纯粹商业的活动,另一方面会养一大批懒人、庸人,不利于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
无论什么样的博物馆,都必须做好一些基本的工作:加强管理,保障安全,节约成本,提高研究水平,避免十一、十二重门的出现……
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