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线描画
(2012-06-26 08:57:26)
标签:
杂谈 |
线是美术作品的重要元素,线描画更是儿童绘画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儿童学线描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写实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孩子们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况:
1、有部分孩子有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此类孩子基本技能并不能很好掌握,在画面表达上,力不从心。
2、另一部分孩子基本技能较扎实能达到一定水准,但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新的事情。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及效果,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并未落到实处!
此类情况不只我班、我园的孩子,我相信很多幼教工作者在美术教学中也会遇到此类问题——如何将基本技能与创造想象力的有机结合?(美)加德纳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坦率地谈到中国与美国艺术教育观念的不同。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国教育者开始就是刺激一种创造性和想象力,而相信到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自己会掌握。美国艺术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来探索,他们发展创造能力,风险是也许以后对基本技能的发展影响,以后在表达上力不从心。中国教育的长处在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一种基本技能,这也有一种危险,达到一定水准后,他们没有创新!
那如何进行线描画的基本教学呢?如何将线描画的基本技能与创造想象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呢?
孩子们的绘画能力的表现及我们美术教学的现状,不由让我得以启发和思考,本学期我对美术教学的开展尝试了一些关于自己的想法:
一、带孩子们满怀兴致走进线画天堂。
幼儿期尚不具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本领,但绘画信手涂抹也可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绘画活动作为一种游戏,3—6岁的幼儿几乎百分之百地喜欢它。针对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 绘画的最初启蒙应以兴趣为主。
1、挖掘内潜能,在不经意间积累线画技巧。卢梭说过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那是拔苗助长的恶果。在美术领域中,每一个儿童都先天具有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而美术的东西很多是靠感悟,艺术创造和欣赏的主体必须有深切的内在体验、充分的想象空间。才能进入创作领域,找到创作的感觉。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非常重视线画名优作品的欣赏。让幼儿自由联想不同的事物、以及给人的不同的感觉。让孩子们的思维自由流畅、大胆无拘束表达,让孩子们通过教师的内在引导在每一次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形成必要的技巧。不做一颗早熟的果实。我喜欢“异想天开”的孩子们,喜欢看轻松自如地挥动画笔,驰骋、翱翔在童话天地里。我也常常情不自禁地为对绘画地执着、纯真而感动。
2、多手段作画,让幼儿进入线画新天地。线画教学中水彩笔、油画棒、珠光笔作画都是信手拿来的,随着幼儿色彩造型能力、审美意识的提高,他们已不满足原色的局限。所以,我们在绘画中又为幼儿提供了多工具作画,让幼儿随心所欲。由于作画工具的不同,材料的多样,作品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斑斓眩目。一条线一个面,孩子们扎染得有板有眼。线画“房子”开始了,孩子们先用水彩笔勾线、再用珠光笔装饰,最后再用油画棒涂色。不一会,美丽的城市展现在我们面前,孩子们那专注是来自于内心的流露,而不是教师意志的体现。多手段作画已成为幼儿绘画的新天地,在这里的每一次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和跃跃欲试。
3、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绘画天地。幼儿随着年龄地增长,认知视野地拓展,情感的丰富,会产生表现自己成长、及周围活动的强烈欲望。当他们不会洋洋洒洒挥笔作书,而言语又不足以表达时,他们便依赖画笔来表达自我了。然而,我们的成人往往以“成长的技法”来拘束孩子,为他们积极创造临摹的机会。让孩子们模仿自己陌生的绘画语言。成人的绘画语言和儿童的绘画语言难以双轨运行。孩子们在被压抑、被领导中又如何来真真喜欢画画呢?因此,我们在绘画活动中力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绘画天地。在孩子们绘画中做到多理解、多赞赏、多引导,帮助孩子们不受技法拘泥,不求横平竖直,色彩规矩,画面干净。努力呵护着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个性创造。让个性创造成为幼儿绘画的灵魂。
二、基本技能训练 。
1、基本线段、几何图形的训练
为了使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线段和几何图形,将横线、竖线、斜线、折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集中起来,一节课教给幼儿,然后再教幼儿由线段组合图形。如两条横线两条竖线可以组成长方形和正方形,两条横线两条斜线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如此类推。这样不但学得快、记得牢,而且还锻炼了绘图能力。几何图形是抽象的思维结果,当幼儿运用这些几何图形及线段进行作画时,又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并促其不断发展。
2、构图能力的训练
第一步训练将主要内容画在画面当中。教师出示一组范图,范画上只画一个苹果分别在不同位置上,让幼儿比较哪幅最好。经过训练他们大部分都能将绘画的主要物体画在画面当中,而没经过训练的幼儿画在什么位置上都有。
第二步训练幼儿绘画的稳定性。在进行观察范图排版时引导幼儿发现每副图的不同,告诉幼儿哪种图形画得太分散,哪种图形画得左轻右重,哪种图形画得右重左轻,哪种图形画得头重脚轻,哪种图形构图最稳定。经过训练,幼儿的构图基本稳定,而未经训练前的幼儿画面中不稳定的情况普遍存在。
3、训练幼儿观察力
要想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必须训练幼儿视觉的敏锐性。上课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如画小鸟引导幼儿观察头、眼是圆形,身子是椭圆形,嘴是折线,爪子是斜线,翅膀是弧线,这样,幼儿有了兴趣,自己能独立用几何图形组成一个画面。随着画面的不断复杂化,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不论是绘画课还是其它课,或日常活动中,都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观察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画人物头像时,不仅能画出头发、耳朵、而且能画出男、女、老、少的不同发式。由于幼儿对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之生动有趣的绘画内容,幼儿注意力逐渐从无意识注意向有意识注意发展。
4、丰富幼儿的感受力
教师带领幼儿走向社会,参观商店、市场、邮局、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化(同家长配合进行)认真观看运动会及各种形式的演出,让幼儿身临其境,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家长要与教师配合,经常为幼儿购买内容新颖、图片生动、色彩鲜明丰富的儿童读物及画报,扩大幼儿的感受力。
三、基本技能的延伸——创造与想象。
1、 通过提问萌发幼儿想象的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达到表现思维创造结果的需要,老师要传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识。可以教给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分析概括事物形状的技法、合理安排构图的技法......但老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对于一个主题,可以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去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发展幼儿的思维创造。在绘画活动中,我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幼儿在各种形态的鱼时,我先启发幼儿说出鱼的身体和尾巴可以用什么形状结合,然后再进一步启发幼儿:如果让你画一条怪鱼,你会怎么画呢?这时候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我想画一爱心形的鱼、有的说我想画一条星星形的鱼、有的甚至说我想画一条戴帽子的鱼等等。通过老师的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所以在绘画活动中老师应多提问、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例如:在引导幼儿观察基础上,幼儿画出一只正面的小猪,老师就可以鼓励启发幼儿背面的小猪怎么画?小胖猪怎么画?减肥猪怎么画?小猪的一家怎么画?小猪幼儿园怎么画?或者老师讲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看看幼儿怎么表现它?等等。不把幼儿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事物上。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会给我们新的启迪。
2、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画《树》的时候,我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我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3、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线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线画的常用形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上海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在综合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将线画的基本技能学习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此上只是自己的点点感悟,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在幼儿美术领域积累更多的、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