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评价

(2012-04-12 10:26:01)
标签:

杂谈

表演游戏是幼儿在理解文学作品、童话、故事内容基础上,通过扮演作品中的各种角色,来反映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它不但能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还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激发幼儿的积极性。6-7岁的大班幼儿正值各能力发展的敏感时期,较之中班,大班幼儿的表演,有更大的发展,对表演质量有了更新的要求所以在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评价上也要相对的目的性更强些,一次质量高的游戏评价,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积累正确的游戏经验都起直接的导向作用。那么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如何对表演游戏进行评价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对幼儿表演游戏中是否具有模仿能力进行评价

凡是组织过表演游戏的老师都可以发现,孩子在游戏中常只注重满足自己扮演角色的愿望,而对语言及动作的表演质量不注意。教师常通过示范表演,给幼儿一个模仿的榜样。这种模仿,包括动作模仿和语言模仿,在模仿之前先让幼儿理解,体会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进行多次的表演练习。只有幼儿具备了这种模仿能力,才能逐渐脱离别人的示范表演,脱离别人给予的过多帮助,而自己独自地学着去进行表演游戏。并从只对参加游戏,扮演角色发生兴趣,逐渐能注意到表演质量。所以老师对幼儿可从他的语言模仿和动作模仿方面来评价。

二、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进行评价

语言和动作在表演游戏的开展中十分重要。故事的角色对话简单,或复杂,或重复都表达了角色的特色和故事的主题。针对大班幼儿的能力,老师可以让幼儿在理解角色的基础上,用鲜明的语言表达角色的感情,并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用动作来表达。例如: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故事结尾三个好朋友一起高兴的场面,就需要幼儿动起来,用欢呼、挥手、拍手、跺脚、跳舞等共同来表达。对幼儿语言和动作进行的评价,能使幼儿懂得和理解语言、动作这两种表演手段的妙处,使孩子扮演的角色更加逼真丰富。当然在表演游戏的评价中,老师只要评价幼儿语言的清楚、准确程度,不必一字一字死抠,只要能把有关情节发展的语言讲清楚就可。动作也不须像跳舞一样讲究是否到点到位,不管简单或复杂,相似或各异,优美或难看只要动作明显,能把角色的特征表现出来即可。

三、对幼儿表演中对角色性格特点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每个故事都会有不同性格的角色出现,这些角色大致可分为正、反两角色。这两个角色的明显差别对大班幼儿来说可以在情节发展中清楚的表现出来:例如,反面角色——老虎、狼等凶猛、残暴,讲话唱歌时音调要低些,音量要大些,音色要粗哑些,讲话的语气要阴险、凶狠,有些字的发音可以从牙缝中挤出来。表演时神态要显出凶恶,动作弧度可以大些。而正面角色——小羊胆小、软弱,表演时说话的音调要高些,音量要小些,动作弧度小些。教师在评价时可以从幼儿语言的语气表达、音调的高低,表情的变化,神态的流露,动作的弧度及模仿情况来着手。

四、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进行评价

表演游戏的内容应基本根据作品的原意。在这一前提下幼儿在表演时也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角色、情节的体验,在语言、动作表现上有所增添或改动, 这一创造符合故事的主题又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这是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的表现。是幼儿通过听故事、童话、看图书、看电视、电影等途径,掌握了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后,自愿地、独立地自行表演。例如:故事《小羊和狼》中的事虽然发生在小羊家附近,但却拥有好几个场面:有小羊喝水的河;小羊在家门口哭;小动物们在小羊家里商量如何对付大灰狼;以及对付大灰狼的场面等。在布置场地时,塑料框、纸箱、水桶倒扣就是灶台;小擦塑、纸条往地上随意洒成条状即是小河;还有椅子、可乐瓶围成方形是小羊的家等。这些布置是幼儿在表演游戏时想象出来的。表演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想象活动的过程。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假的,但情感是真的,他们手中的道具是假的,却当成真物对待,这种以假当真正是依靠想象活动进行的。因此老师要仔细观察游戏、评价幼儿表现出的想象力,还要针对幼儿富于想象力的表演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引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各个渠道进行想象,从而鼓励幼儿进一步提高想象能力。

五、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独立性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表演游戏指导中,教师让幼儿掌握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主要目的是使孩子在游戏中有主动性和独立性。幼儿不掌握故事内容,那么在游戏中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以致失去了表演游戏的真正意义。教师提倡幼儿对故事情节加以想象而表演,也是鼓励幼儿有独立性的游戏。对游戏的指导从这点出发,对游戏的评价也得围绕这点进行。教师要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独立性”给予大大的表扬和肯定,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为使评价极具正确性、准确性,教师可以从游戏准备工作、分配角色、直至开展游戏过程这几个环节评价幼儿独立性的表现情况。

六、对幼儿制作、设计布景道具和场面布局的能力加以评价

表演游戏的准备,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让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还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愿望和积极性。大班幼儿已掌握较复杂的手工技巧,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简单的道具、布置场景,这对开发幼儿的动手动脑是个绝佳的途径。比如在玩《小羊和狼》中,房子可以用积木、可乐瓶、椅子等来建筑;灶台可用框子、桶、木凳、纸箱等,这些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游戏中,老师要充分肯定幼儿这方面的表现。还有幼儿的表演游戏应体现自由性和灵活性,可随时随地进行表演,不受道具限制,对于道具的准备不必过分追求真实齐全,只要稍有象征性即可,要求过多或过于真实的道具,不但幼儿的能力和体力达不到,反而会限制幼儿表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用的材料可成品、可半成品、也可废物利用。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从这几方面着手才能做到评价恰如其分。

七、对幼儿表演游戏中显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进行评价

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参加游戏的体会增加后,老师逐渐让幼儿自己来组织表演。从选择角色到角色对话,表演动作都可以让幼儿小组形式自己讨论,设计,决定。教师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扮演角色,共同游戏。例如在表演中将能力较强的幼儿分成恰当的几组,把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分配下去,在活动室各选择一处同时进行表演游戏。让幼儿自己商量选择角色,小组进行角色、场地的准备,并要求角色间协调配合。并就小组的计划、组织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能使幼儿不断获得小组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游戏评价是每次游戏的必要环节。评价时间长短可教育的需要适当进行。评价形式可采取多样,有教师评价与幼儿自评、幼儿互评;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可采用语言评价也可请幼儿示范表演;评价可渗透在表演中也可放置于表演后,正确的评价能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表演经验使游戏更加有趣味性,使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既获得快乐的体验又得到能力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