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万历三十七年1609己酉科乡试录

广东李氏家族解元李士淳1585-1665字仲罍号二何,潮州府程乡县(今梅州松口洋坑村祥安围)人。
1619年参建松口塔(元魁塔)。
1621年修《阴那山志》。
1628年第三甲第254名进士。【戊辰进士坊】,在越秀山南麓,为李士淳等18人建。
1629年松口塔成,李士淳改名【元魁塔】。
1631年知平阳府翼城县。在县城东北隅建【翔山书院】。
1633年知平阳府曲沃县
1635年创建侨山书院。
1638年翰林院编修。
东宫讲读,教授太子朱慈烺读书。
1643年主考癸未科会试。
1644年李闯王入京,李士淳潜遁归里。
1645年,隆武帝在福州即位,封李士淳为詹事府詹事。
1646年隆武朝陷落。其见反清复明无望遂遁入阴那山。
永历时任吏部右侍郎。
1650年在城内攀桂坊设先贤书院。
1652年创建松江书院。
1653年知县陈燕翼为翰林院编修
1654年《程乡县志》成,为志作序。
1655年撰《重修番禺县学记》
1656年撰《修镇子学宫碑记》
1659年撰《贤侯太仓王公遗爱碑记》八月修成程乡县【奎文阁】。
1665年卒,寿八十一。葬松口晒布岗。
父李鵾字秋宇,赠翰林院编修。
李应杰,顺徳县大良人,泗州知州。
李芳春,新会县荷塘篁湾人,生平事迹无考。
父李杜文字士楷号太浣,
1593年选贡云南弥勒知州。
1607年就选任浙绍佥判,历知萧山、会稽、山阴、余姚、诸曁县。擢知弥阳府。
附李芳春撰《始祖考》一文,见下图:
太浣翁(李杜文字士楷号太浣)之子李芳春于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撰,大致如下:
今考祖名师道,彼云嗣道。仲礼而彼云祖禧;沂州而彼云靳州。未知同否?姑且将此事记录,待以后子孙探考。
昔日我(芳春)与家父同游宧浙绍(浙江绍兴)时,有人展示家谱我看,谱中始祖多为名宧。如:李靖、李勣、李白、李泌、李程、李常、李勉、李纲……诸巨公。先大父亦不敢妄意攀附。有些谱有迁南雄者师古、师逊,与我始祖同字派,所以又记之,待以后子孙探考。
李希孔1583-?字子铸号寻仲,三水县洲边人。
1602年李希孔为诸生时倡建“魁冈塔”,在城外东南二里许。
1609己酉科乡试中式第13名。
1610 年会试第80名贡士。第三甲第120名进士。
1612年三水县文庙重修,李希孔撰其记。
吏部见习。
1615年中书舍人。
奉命到陕西册封官吏。
南京江西道监察侍御史。
1620年陛辞。敕赠李希孔妻明氏、董氏为孺人;父为文林郎,南京江西道监察侍御史。
1621年十月因红丸案,御史李希孔奏请诛宦官崔文升。
1622年三月巡视京营。
1623年议定修神宗、光宗两朝实录。
卒祀乡贤祠。
曾祖李如衡
祖父李从礼
父李大遇
兄李希尹
弟李希孟、李希皐
李佳,新宁县人。知应天府上元县,未任。子李星一。弟李作,作子李学章。
李日新字举仁号怀左,潮州府饶平县宣化人,1628-1636年知衡州府耒阳县,历九年。任满,乞假归,不复出,令誉播于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