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榄镇菊城小学校长张蓉谈“阴盛阳衰”

(2012-02-13 11:26:20)
标签:

保姆

教师招聘

考试制度

教育大观

校长

教育

分类: 二、阴盛阳虚

女校长对“阴盛阳衰”现象的另一种解读

——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校长张蓉访谈

记者:黄婷

http://s16/bmiddle/988ce687hb8d0135cb1ff&690

菊城,一个诗意的名字;

张蓉,一个寻梦的女子;

菊城与张蓉,一个奇妙的组合:菊城因了张蓉而焕发生机;张蓉因了菊城而梦圆南国。

作为校长,她年轻睿智,激情四溢,用自己的热情引领着菊城小学走向辉煌,她精心营造的南国菊苑灿烂地盛开在南粤大地。

作为女人,她美丽优雅,蕙质兰心,工作只是承载她梦想的一个支点,自云是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小女人”。

张蓉校长的办公室格外温馨雅致,淡淡的绿色墙纸上似有若无地透着斑驳竹影,一盆素洁清丽的铃兰静静地绽放。伴着鱼缸中的潺潺水声,张蓉校长侃侃而谈,她从女性角度对“阴盛阳衰”的解读,似乎和我们之前采访的男校长们略有不同。

 

《教育大观》:我们发现近年来在一些学校,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一方面是女生的数量比男生多,成绩也比男生优秀;另一方面是女教师的数量多于男教师,尤其是在小学和幼儿园,女教师的数量远远多于男教师。这种现象在贵校也存在吗?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蓉:我们学校是男生比女生多,因为这里虽然经济发达,但毕竟是农村,是一个先富裕起来的农村,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重男轻女思想。女孩子的成绩比男孩子优秀,这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明显的,但到高中阶段,因为学的东西不一样,情况可能就会有变化,高中阶段选文科的女生多,而选理科的则是男生多。所以,我觉得对“阴盛阳衰”这个问题不能仅仅看到一个现象,而要从这个现象中去分析男女天性中的生理机能,以及学习的倾向性,才能更加客观和科学。

在小学和幼儿园,女教师的数量多于男教师,这个现象也的确是存在的。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基本上是“保教一体”的,教师要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孩子们,这就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而天性粗糙的男性则很难做好这种像保姆一样的工作。我认为这是由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不能代表“阴盛阳衰”。

 

《教育大观》:现在中小学大多是女教师,而女校长也越来越多,甚至在中山、佛山等教育发达地区已涌现出一批女教育局长,对这个现象您怎么看呢?

张蓉:那也不能证明是“阴盛阳衰”,只能说明这些女校长很优秀。而且这也不是全国普遍现象,不是共性问题,所以不具有代表性。小学女校长多,是因为小学里女教师的比例高,自然产生女校长的几率就高,但是中学和大学还是男校长多。这还是一个社会分工、选择职业的倾向性问题。

 

《教育大观》:很多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做教师, 因为女性细腻、温柔、耐心,尤其是在幼儿园和小学这样的低龄教育阶段更是如此,能否请您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张蓉: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客观看待。在小学阶段,孩子需要更多的呵护,因为他们还未成年,心智没有形成,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而从男女的性格特点来看,女教师对孩子的呵护自然会更细心、更耐心。但是假设小学和幼儿园全是女教师,孩子们得到的精心照料过多,就可能比较女性化,特别是男孩子,会缺乏阳刚之气、坚毅品质等。所以,男女教师的比例均等是最理想的。

其实,在幼儿园以及小学低年段,女教师相对多一些都没问题,但是在小学中高年段,是孩子的性格和意志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男女教师的搭配比例相对均衡会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我们学校的数学、综合实践(科学)、体育教师都是男教师比例偏高;艺术科则是基本均等,甚至男教师偏多一些;语文和英语这种语言类学科则是女教师多。教语文的多半又是做班主任的,其实,班主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教育大观》:说到班主任的问题,很多小学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由女教师来担任的,那么,你认为在小学阶段,男教师做班主任和女教师做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会有不同的影响吗?

张蓉:我认为班主任的性别对孩子会有一些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关键因素。班主任的学识、能力、为人处世的风格等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班主任是跟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每天都在观察着班主任的说话做事、言谈举止,特别是小学五六年级,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行动甚于语言,身教重于言教。所以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最大影响的,关键不是班主任的性别,而是其人格魅力。

 

《教育大观》:在贵校历年的教师招聘中,是男教师偏多还是女教师偏多?应聘者中,是男生更优秀还是女生更优秀?如果让您自主招聘、自主选择,您更愿意选择招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呢?为什么?

张蓉:我们招聘教师的时候没有这样一种很具体地区分招男教师还是女教师的概念,只要是优秀的教师,只要是学校需要的学科和岗位,我们就愿意要。

 http://s3/bmiddle/988ce687hb8d021322602&690


《教育大观》:如果在某一次招聘中,优秀的女教师特别多,您是否会有意识的对男教师降低招聘标准,采取措施来均衡一下男女教师的比例呢?

张蓉:如果是由我自主选择招聘的话,我不会。在综合能力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我可能会考虑性别,优先选择男教师;但在不相同的条件下,我还是会择优录取,而不会考虑性别。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不是教师的性别,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从知人善任的角度来看,肯定是要招聘优秀的教师,而不论其是男是女。

 

《教育大观》:现在很多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高考状元女生也比男生多,这种女生占优势的现象是否从小学就已经开始?您认为这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张蓉:女生优秀的现象在小学阶段较明显,首先因为小学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记忆、背诵、理解的内容会多一些。人一般有“视知觉”、“听知觉”、“动知觉”这样三种学习方式,女孩子靠听知觉来理解和记忆的比较多,所以小学的学习非常有利于于女孩子的听知觉能力的发挥。 其次,这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很大关系。在我国,基本上采用授受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更适合女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所以小学阶段一般女生会比较优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更需要是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等,在这些方面,女生就要逊色于男生了,所以选文科的女孩子比男孩子多,而理科则相反。这都是由男女生理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大观》:很多人说现在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女生,您认为呢?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张蓉:对于考试制度我没有特别研究过,就我校来说,我们学校就对招新考试进行了改革,没有考知识性的东西,而是考一些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能力。我觉得考试就是一个导向,中国现在的考试确实需要一些改革,现在也已经正在改革当中了。另外,我了解得比较多的是小升初的考试。全市统考是知识类的考试,没有过多的能体现学生全方位素质的考核内容,可能女生会有一定的优势。但优生选拔考试却是男生强于女生,因为有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就是奥数,而奥数一般是男生强于女生,而且学奥数的男生数量也比女生多,男生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教育大观》:社会上普遍认为现在的男孩子比较软弱、女性化,缺乏阳刚之气和责任感,有的男生还出现了自卑的心理,甚至责问自己为什么不是女孩子,这是否与男少女多的教师配备有关?

张蓉:我觉得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是主流,但是值得社会重视。这与教师配备的关系似乎不大,更多的应该还是在于社会的引导和媒体的宣传,例如很多选秀节目中的性别取向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们。到底是否需要经常搞那么多选秀节目?男人到底应该以什么标准为美?都值得我们的社会不断反思。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的样子,有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文质彬彬的同时又不乏男人的阳刚之气,要敢于担当。所以,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社会、公众传媒对男性美价值的宣传。

 

《教育大观》:现在小学对男教师的需求量比女教师多,但是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却是女生居多,愿意做小学教师的更是女生居多。面对招聘和就业中这种可能出现的这种矛盾,您有什么看法?该如何解决?

张蓉:这是一种供给和需求的断层现象,还是要从社会层面来谈。对于男生来说,可能会认为教师的职业缺乏挑战性,会觉得读师范没出息,他们更喜欢挑战性、冒险性、刺激性的工作。但是,如果教师的待遇、收入高了,也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男生做教师,从而改变这种现象。这几年教师的待遇正在不断提高,国家还是要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http://s9/bmiddle/988ce687hb8d0233900c8&690


《教育大观》:您认为这种“阴盛阳衰”现象的出现,除了有学校的因素,是否还有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张蓉:肯定有。这与历史的演变过程也有关系,从封建男权社会的男尊女卑到今天的女性自强自立,女人能顶半边天,导致了很多女人和男人思想的改变,也使男人有了一定的危机感。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从国家的领导阶层来看,我倒觉得反而应该说是“阳盛阴虚”,依然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之所以会讨论“阴盛阳衰”的话题,从根本来说还是由于在男权社会中出色的女性比较少,所以一旦出现优秀的女性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教育大观》:在我们之前的专访中,许多校长说教师的配备是由教育局制定的。您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寻求怎样的解决之道?作为校长,学校自身又可以做些什么样的努力呢?

张蓉:的确,校长的用人自主权很少,尤其是公办学校的校长,在用人方面是比较被动的。不仅是对教师性别比例的需求没有选择权,对于教师能力需求的选择权都很小,确实比较无奈。我们这样的公有民办学校,现在也会被教育局要求尽量接受本地生源,接受教育局的人事、行政等法规方面的管理。作为校长,我们只能与教育局协商,积极争取用人权。

 

《教育大观》:您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对我们办好《教育大观》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蓉:我觉得《教育大观》在版面设计方面还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配图照片的处理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热门话题的讨论,比如“有偿家教”、“择校现象”等公众关注的话题,引起社会的共鸣和重视,产生更积极的促进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