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2019-12-30 20:14:17)
标签:

图片

文化

分类: 旅游记事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还曾提出过“八不食”。即: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亦是孔子在几千年前提倡的饮食烹调的一种境界。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八不食”。即指:

1、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菜不新鲜了不吃。

2、 食物变颜色了不吃。

3、 变味了的食物不吃。

4、 食物没做熟不吃,还可以延伸到「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

5、 五谷、果实类食物尚未成熟,不到该吃的时候不吃。吃当季的食物,反季节的食物不吃。

6、 肉切得不方正不吃。(当时饮食礼仪的一种。)

7、 没有酱的食物不吃。(《礼记》里提到吃鱼要蘸卵酱,吃干肉条要配蚁酱,吃肉羹要配兔肉酱,吃鱼片要配芥子酱,所以孔子才讲「不得其酱,不食」。)

8、 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腊肉不吃。(在当时主要是担心食物卫生问题)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亦是饮食烹调的一种境界。

这里的“食”,指的是饭食,泛指所有粮食食物。“精”,则要求选料精、用料精、烹调精;“脍”本义是指细切的鱼肉,也泛指肉类;“细”,指小而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要求饭菜烹调应精工细作,也是便于咀嚼和消化吸收。

从现今饮食健康看孔子这“八不食”之理论,无疑也是符合现代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仍值得人们关注和重视。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半屏山秀”: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孔子提倡的“八不食”


                       (文字叙述摘编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