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明湖北岸的“明昌钟亭记”

标签:
历史图片 |
金朝诗人元好问称:“济南楼观,天下莫与为比盖”。济南为东藩重镇,历代名郡。金代自大定以来,南北相安、物阜民丰,乃珍视文物,踵事增华。
城中开元寺,始建于唐代,素为海内名刹。北宋末,有刘姓僧人率兵赴汴京勤王,尤为郡民所敬重。爰于明昌年间(公元一一九零年至一一九六年)集资冶铁,鼓铸万斤巨钟,建钟楼于此寺以表倾慕。晨钟暮鼓,四方縈情;画栋雕梁,湖山增色。
明代,以济南为省会首府,占用寺院以扩充官衙。遂将此钟移于湖滨之康和尚院,筑高楼悬之,更名为‘镇安院’。成化年间(公元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因名为‘钟楼寺’,为‘僧纲司’驻地。附近道路则名为‘钟楼寺街’。
钟楼临湖,黄钟大吕之音乃与波声相上下,日日缭绕于游客舟子之耳。居民习知大明湖青蛙素不鸣叫,里巷因而传言:“金钟鸣,故蛙声退也”。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国无宁日,千年古钟亦荒置于市井宅舍间。建国后,世运昌盛、百废俱兴;大明湖等名胜修整一新,泉城风貌日新月异;特选湖北岸‘晏公庙’故址,建崇亭以安此巨钟。
此钟阅世已八百载,饱经沧桑,与济南人民同休共戚。傥或有知亦当乐逢当今盛世,金声长鸣而歌颂升平矣。
乐记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今中华将由小康而登大同之世,钟声当与吾民同声欢唱永享太平之福也。
明昌钟亭:



金钟鸣处蛙声静;璧月升时客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