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2013-12-25 13:21:23)

    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内,现在还存有三处济南历史著名泉池:‘华笔池’、‘凤翥池’和‘玉乳泉’ 。因它们所处位置是机关大院,目前世人最方便观看的方式还只能是利用卫星图像在天空中俯瞰。

 

 <wbr>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wbr>
(自左至右)‘玉乳泉’、‘凤翥池’、‘华笔池’所处位置:
 <wbr>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wbr>


********************************************************************

             

 一、               《华笔池·凤翥池》

 

进入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的南门,不远处紧邻原来的二门以北,在路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方泉池,池周饰以石栏。东池北壁嵌“凤翥池”石刻,西池北壁嵌有题记。由此向东,至大院东南隅,又有一池,池壁嵌“华笔池”石刻。

华笔池处,明清时代为贡院。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八月上旬,山东布政使江兰到这里主持科考事宜,使人分别在贡院和布政使署内,凿成“华笔池”和“凤翥池”。江兰撰写《新浚凤翥池记》,并书写刻于石上。题记对华笔、凤翥两池的挖凿做了概括叙述。

华笔池之名寓有祝愿参加科考的士子妙笔生花之意。池水与珍珠、芙蓉两泉一脉相通,涓涓细流,注入凤翥池,最后流进大明湖。

凤翥池北原有太湖石一具,形状奇特,翼然而立,如凤起舞,故名“凤翥石”,曾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别墅“云庄”中的奇品。泉以石名,石、池相映,寓意甚丰。“凤翥”取意于《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意在勉励来此科考的士子奋发图强,象凤凰般振翅腾飞。

如今,凤翥池完好无缺,盛水期潺潺流泄,清澈见底。华笔池则因在附近建宿舍楼,1992年被覆于水泥板下。

 

             2013-11-14 转摘自“山东省情网”(略做改动)

 

 

附文一则:

 

江兰上任两年之后的乾隆五十七年(1792)恰是大比之年,作为护抚藩司的他担任壬子乡试的监临。八月上旬,他命人在布政使署和其东的贡院内分凿凤翥、华笔二池,并撰《藩署新浚凤翥池记》:“壬子秋,余襄试事,凿池龙门内,导珍珠、芙蓉二泉注之,颜以‘华笔’,俾多士饮之而甘,以章五色之华。”

华笔池位于贡院龙门之北,有水道南出龙门,再出大门,接芙蓉街之梯云溪,珍珠、芙蓉诸泉之水便源源而来。

江兰之所以起名华笔池,寓有祝愿参加考试的士子妙笔生花的意思。泉水流入华笔池,又出池西入布政使署“至凤翥石畔,潴为方池”。

凤翥石原为元代政治家、散曲家张养浩云庄别墅龙凤龟麟四灵石之一,不知何时流入此地。“池依于石,即以石名之。”含《诗经》所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之意,“并以告往来池上者,奋羽仪以鸣盛,涤沉滓以扬清。”位于布政使署二门北侧的凤翥池,分东西两池,中间(古时)有桥。

 

现凤渚池保存完整;原在贡院的华笔池,被用水泥板封在地下。

 

图一、凤翥池近况:

 <wbr>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wbr>

 

图二、华笔池现状:

 <wbr>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wbr>

 <wbr>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wbr>

二、                《玉乳泉》

 

    济南玉乳泉,位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西部,因泉滴滴如乳汁而得名。泉池原长40米,宽30米。1999年修复后,泉池以石砌岸,呈不规则状。水涌出后与众泉水相汇沿暗渠北流入大明湖。
    该泉位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西部,凤翥池西北,雪泉以东。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济南大观》有载。因泉滴滴如乳汁而得名。现呈方形,长宽各7米,深2米,以块石砌垒。

 

 图一、玉乳泉现状:

 <wbr>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wbr>
图二、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玉乳泉:
 <wbr>省府大院里的泉池:华笔池·凤翥池·玉乳泉 <wbr>



附录: 

                               《 芙 蓉 泉 》

    芙蓉泉为金代《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芙蓉街69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泉池以清石叠砌,长10米,宽5米,深3米,呈长方形。泉岸墙壁和石栏上嵌泉名石刻(魏启后题写)和《重修芙蓉泉记》(任远撰,兰涛书),南璧嵌魏启后手书晏璧《芙蓉泉》诗:“諎华紫翠削芙蓉,山下流泉石涧通。朵朵红妆照清水,秋江寂寞起西风。”

    芙蓉泉水由地下暗渠北流,分为二支,一支入原府学文庙泮池,再折东,又北流,汇入百花洲,最后入大明湖;另一支西流,由地下暗渠贯穿原贡院内华笔池、凤翥池,最后注入大明湖。

    金元以来,泉池附近曾建有姜家亭、瞻泰楼、芙蓉馆等重要建筑。清代乾隆年间,诗人董芸层寓居于此,作《芙蓉泉寓舍》一诗。诗曰:“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历下山水纪略》一书便是诗人在芙蓉泉寓所写成的。

  

                                         《玉乳泉》

    玉乳泉位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西部,凤翥池西北,雪泉以东。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济南大观》有载。因泉滴滴如乳汁而得名。泉池原长40米,宽30米。现呈方形,长宽各7米,深2米,以块石砌垒。

 

                                        《瑞雪泉》  

    瑞雪泉在省人民政府大院西北部,玉乳泉以北。原池长25米,宽16米,深1. 5米,块石砌成,水向北流。后湮失。

                                       《大比泉》

    大比泉位于省人民政府院内东部。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称“在贡院提调道门内,有明成化年碑”。已湮没,碑亦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