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邓志周东方意象派 |
纵观世界美术发展史,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个人的艺术革命,然后是艺术风格的诞生,继而由艺术风格的定型而形成群体性的主流艺术形式,于是乎就风起云涌,于是乎就惊涛骇浪,于是乎就随波逐流,流而派生,源远流长,于是乎就有了这个流派的历史。如此这般,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才有其实质的社会价值。萨尔瓦多.达利说得好:艺术家不是被启发的人,而是启发别人的人。马歇尔.杜尚说的更令人叫绝:一个人可以引起一场革命。杜尚不但引起了而且完成了一场革命。一个人的存在能改变历史的进程这是杜尚的价值。在具有划时代的艺术革命中,凡.高做到了,塞尚做到了,杜尚做到了。凡.高孕育了表现主义,塞尚孕育了立体主义,杜尚更直接,开创并定型了观念主义。在艺术革命的历史发展潮流中,莫奈、毕加索、达利只能算是某个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最大的价值是把该流派推向了高峰,而凡.高、塞尚、杜尚才是真正的预言者,才是真正具有超前意识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先行者。
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三位中国人,转转徘徊于东西方美学形式之间,终于不谋而合抑或英雄所见略同,于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了一个流派——东方意象派,也许,这个流派将会屹立于世界美术史的长河中。
东方意象派,这是对于中国油画家长期以来探索油画民族化道路的最突出成果,这是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早在20世纪初英国诗人休姆、庞德、艾米等就发起了一场意象派诗学革命,这虽然是西方学术流派的运动,但亦不乏异曲同工之妙,而东方意象的意识形态观念更为博大,东方意象,这无疑是不可替代的早已存在的东方思想体系,当这个东方思想体系融入到西方油画表现中,她就不自觉的形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她就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思想主流,当这种思想主流得到某种形式的实现,并不断地壮大发展直至成为一种主流形式,当然她必须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开创性的形式,她就可以被定位为一种意识流派。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三位大师,可谓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他们的艺术作品在整个世界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他们的艺术表现形式共同形成了一种风格,既非古典写实派、亦非印象派、亦非立体派、亦非抽象派、更非野兽派,而是一种意念的影像,亦梦亦幻,非梦非幻,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看似无形,却又呼之欲出,这正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和中国古诗词的创作意境,而这种意境的表达需要一种更高的境界,她甚至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她需要的是包括作者、观者都应身临其境,深切感受,自觉体验的意识境界。她通常是东方文人素养的直接或间接体现,更高的境界是一种东方禅意的哲学和美学的体现。这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邓志周将她定位为东方意象派。
东方意象派的发展历史:
思想根源:东方意象派的思想根源主要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哲论、诗歌、文赋等各个学术领域中,现将其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简要集约,列表如下:
领
域
派
系
代表人物
经典言论或代表作品
朝代
辩证思想
哲论
儒家
孔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春秋
时空交互相喻
孟子
彼一时,此一时也;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战国
时位不同
观念变化
道家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春秋
有无,虚实的矛盾转换和无限变化,也可以说是相对论的早期定义
庄子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战国
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可以说是相对论的早期定义
佛家
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朝
有无,是非,虚实……矛盾的对立变化
青原行思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宋朝
出世与入世,有形于无形,过滤与沉积,反扑与归真的虚实矛盾变化
诗歌
诗家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朝
情景交融,人物一体,物景交辉,天人合一的矛盾互为转化与交织辩证思想
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朝
实景与虚景,无形与有形,微观与宏观互为形影,相生相连,虚实相辉,共成影像,共成形式
词家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北宋
物换星移,形随势转生生相息,息息相关的辩证关联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
南宋
虚实一体,静动关联的矛盾共存
文辞
辞赋家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朝
物物相连,息息相关的矛盾共存
苏轼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北宋
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的相对论思想
东方意象派的思想观念除了受列表所述学术领域的各家各派主要思想影响外,还受中国历代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书法等艺术领域意境观念的一定影响。有些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有些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有些既有内容意境的表现,又有意象形式的表现。
人物画主要代表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
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山水画主要代表有:
五代巨然《层崖丛树图》(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
北宋李成《群峰雪霁图》(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
南宋米友仁《云山得意图》(既有内容意境的表现,又有意象形式的表现)
南宋马远《踏歌图》(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
元曹知白《疏松幽岫图》(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
明仇英《桃源仙境图》(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
明末清初梅清黄山图册8开-泛舟岩溪(既有内容意境的表现,又有意象形式的表现)
清石涛《黄山图册21开之十二》(既有内容意境的表现,又有意象形式的表现)
花鸟画主要代表有:
南宋法常《老松八哥图》(既有内容意境的表现,又有意象形式的表现)
明林良《芦雁图》(主要体现在内容意境表现上)
明徐渭《墨葡萄图》(既有内容意境的表现,又有意象形式的表现)
书法主要代表有:
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局部之一(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局部之二(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唐颜真卿《裴将军碑》(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之一(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之二(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局部之一(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局部之二(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明徐渭书法作品(主要体现在意象形式表现上)
这些书画艺术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意境、观念及其表现形式都透着东方意象派的艺术气息,也可以说是东方意象派思想的在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固有存在。
潜在与萌芽:东方意象派的潜在与萌芽阶段主要在清代,这时期社会关系相当复杂,,封建制度与资本制度的社会制度关系,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关系,汉族王权与满族王权的政治关系,汉族文化思想与满族文化思想的差异,这个时期,正是社会意识形态思想、立场、观念的严肃考验,艺术家的艺术思想更不能迷失方向,相反,更需要某种立场、观念、思想的大胆表现,于是就出现了八大山人、虚谷等东方文化根源凸显的画家。
清八大山人(朱耷)《鸭眠图》
清虚谷作品之一
清虚谷作品之二
恍惚与犹豫:这一阶段主要是西方文化艺术思想、工具材料媒介及表现形式的流入与传播开始影响,一些艺术家开始走出国门接受并吸收西方文化艺术养分,形成了东西方思想交流的半开放局面。西洋画的丰富色彩表现和造型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方艺术家,曾一度使东方艺术家对中国画传统骨法表现的否定,但无论如何,东方文化的思想根基是无法动摇的,这样,通过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东方意象派的思想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东方意象派的表现形式也有着实验性的发展与表现。这时期的主要代表画家有吴昌硕、林风眠、潘天寿等。
近代吴昌硕作品之一.
近代吴昌硕作品之二
近代林风眠作品之一
近代林风眠作品之二
近代潘天寿作品之一
近代潘天寿作品之二
近代潘天寿作品之三
定形与高峰:这一时期,是东西方思想文化完全开放时期,东西方艺术家开始开放交流、互通有无、自由发展,不再受到形式与内容的约束与压抑,更开放了架上绘画、非架上绘画工具、材料、媒介、载体的实践与使用,全球开始相互渗透、融合、同化。这一时期也是西方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风云变幻,立体开放,多元发展时期。诸如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观念主义等相继出现或并行发展。最终发展到艺术家开始对有关整个人类世界的思想、观念、主义的分割、解构、重组的思考、探索与实践中来。于是,出现了不同国籍的三位东方中国人,共同定形并发展了东方意象派艺术,并达到了一定高峰。他们是中国国籍的吴冠中、法国国籍的赵无极、朱德群。
吴冠中作品之一
吴冠中作品之二
吴冠中作品之三
赵无极作品之一
赵无极作品之二
赵无极作品之三
朱德群作品之一
朱德群作品之二
朱德群作品之三
流传与派生:流传是指东方意象派思想体系的传承与发扬;派生则是指东方意象派的思想观念及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在不同载体上的生成与发展。将东方的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历史与西方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历史进行对此,不难发现,在科学体系、思想体系、宗教体系、政治体制、军事体制、经济体制上,东方总是落后于西方。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出在“体系”与“体制”上,东方诸国往往就是忽视各种体系与体制的建立及发展。相反,西方诸国却尤其重视体系化及体制化的建设与应用。正如“理论物理”体系一样,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挑战宗教神学体系开始,经过开普勒、布鲁诺、伽利略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奋斗,最终由牛顿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后系统地建立了“理论物理”体系。牛顿之后更得到了不断成熟与发展,所以才有后来的爱因斯坦、霍金等伟大的科学家。对于“东方意象派”这个思想体系及表现形式来说,难道不需要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吗?将东方精神尤其是“东方意象派”思想体系及表现形式发扬光大,应是东方艺术家的神圣使命。
根据绘画的系统分类,或者说根据严格的专业性、学术性绘画系统分类,绘画的种类应以绘画媒介和材料为分类标准,这样画种区别就明朗多了。列表如下:
画种
惯称
媒介和材料
载体
其它
油彩画
油画
专用调和油和
专用工具材料
专用亚麻布布面、
或板面、纸面
有塑形膏等发展综合材料
墨彩画
国画、中国画
专用笔墨纸砚
专用宣纸或绢
通用水溶性颜料
水彩画
无
水和水溶性颜料
专用水彩纸
通用水溶性颜料
水粉画
无
水和水溶性颜料
专用水粉纸
通用水溶性颜料
粉彩画
粉画、色粉画
专用色粉笔
通用油彩画载体
通用油彩画材料
胶彩画
无
专用媒介胶
通用油彩画载体
通用油彩画材料
蛋彩画
无
专用媒介蛋
通用油彩画载体
通用油彩画材料
蜡彩画
无
专用媒介蜡
通用油彩画载体
通用油彩画材料
漆彩画
漆画
专用调和油和
专用工具材料
木、金属、石板面
专用工具材料
丙烯画
无
专用丙烯颜料
油、水兼溶
通用油彩画载体或水彩画载体
通用油彩画材料
岩彩画
无
专用矿物质颜料
通用水彩画载体
通用水彩画材料
所以,东方意象派的派生是指在不同画种上的东方意象派的特有思想及形式的表现。综合分析整理、总结归纳,东方意象派的流传与派生现阶段主要代表有:油彩画家尚扬、明镜、祁海平、鸥洋、贾涤非、王克举、郑金岩等;墨彩画家卢禹舜、田黎明、高卉民、曾迎春等。
油彩画代表作品:
尚扬作品01
尚扬作品02
明镜作品
祁海平作品01
祁海平作品02
鸥洋作品01
鸥洋作品02
贾涤非作品
王克举作品01
王克举作品02
郑金岩作品01
郑金岩作品02
墨彩画代表作品:
卢禹舜作品01
卢禹舜作品02
田黎明作品01
田黎明作品02
高卉民作品01
高卉民作品02
曾迎春作品01
曾迎春作品02
作者邓志周作品:
邓志周作品01
邓志周作品02
邓志周作品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