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误名“赤壁之战” 应为“乌林之战”

(2017-12-03 04:46:31)
标签:

误名“赤壁之战”应为


http://s8/small/002Nb7Lozy7ghg3ILun27&690应为“乌林之战”" TITLE="误名“赤壁之战” 应为“乌林之战”" />

误名“赤壁之战” 应为“乌林之战”

近读《三国志》,发现《吕蒙传》载:“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 程普传》载:“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皆无“破曹公于赤壁”,不禁疑惑“赤壁之战”、“火烧赤壁”之何来?!顿生穷其源之兴!再读《周瑜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豁然明白矣,赤壁位江南,乌林位江北,曹、孙两军曾于赤壁江面有小战,曹军不利,退江北乌林,孙军在江南(赤壁)。真正大战(火攻)发生在江北乌林。“赤壁之战”实应名为“乌林之战”。

《周瑜传》未说赤壁与乌林对岸,但注释引《江表传》载:“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去北军二里许,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即说明乌林在赤壁西北,不是对岸。

《水经传·卷十四(永乐大典本)》曾言此,先记江水,“又东迳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再记“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郦道元早已考定乌林、赤壁具体位置,江南北上下斜对,与《三国志》所载相合。

误名为“赤壁之战”正是由于有人将乌林、赤壁误为对岸所致。

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蒲圻县》说:“赤壁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即周瑜用黄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故诸葛亮论曹公‘危于乌林’,是也。”李吉甫何以说乌林、赤壁对岸?其《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汉阳县》说:“孙权遣周瑜、程普各领兵万人,与刘备来敌曹公,遇于赤壁,因风纵火,曹公大败,遂取华容道步归,退保南郡。”原来其将“赤壁遭遇战”与“火攻乌林战”混为一谈矣!

元人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取李吉甫说,对郦道元说,只取江水“右迳赤壁山北”,而未取“左迳百人山南”。后人偏爱《资治通鉴》,置《水经注》不顾,遂使乌林、赤壁 “对岸” 成为铁案。

李吉甫不否定曹、孙两军之大战,只是将“火攻乌林战”误为“赤壁遭遇战”。 此误迄今已千余年;此误甚至造成今人有否定“赤壁之战”存在者。

故“赤壁之战” 名为“乌林之战”更准确,更具科学性!

拙文、拙见,敬请博友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