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
(2011-12-12 07:42:27)
标签:
庄子惠施鱼之乐杂谈 |
感
一位朋友和我聊天,讲到了他的宠物狗。那狗真乖,和他真好,他每次回家,它都在等着他。门一开,它就会扑到他身上,叫着,站着,舔着,无比亲昵;每天早晨,那狗都后足立地,前足搭床,瞅着他,闻着他,看他一醒,便开始汪汪叫,好似在显示它的存在和忠诚;那狗对他的物品看得特别紧,不许别人碰,即使手机忘到家里,来电铃声一响,它叼着满屋跑,也坚决不让别人接听。有一次,他回家太晚了,开门未见狗“迎接”他,正自怪讶,却见方厅正中有一堆狗的秽物,那狗在远处瞅着他。他立刻明白了,狗因他回来晚,“生气”了,“报复”他,故意将秽物排在方厅。他气不打一处来,拿起笤帚向狗挥去,狗迅速钻到沙发底下,再也没敢出来,第二天早晨也没扒床守望。直到他上班前,哈腰对沙发下说:“宝宝出来吧,我不生气了。”那狗才钻出来,摇摆着尾巴,又恢复了昵态------
虽然我没养过宠物,没有亲身体验,但也被他的描述深深感动了,也分享了他的乐趣。多么好的狗哇!我明白,他和宠物之间没有语言交流,之所以对狗体味得那么深,那么亲,实际靠的全是以己度物的感知能力。
这使我想起古代一则故事。一次,庄子和惠施在钟离郡闲游,步至濠水桥上,见桥下白鱼跃出水面。庄子说:“是鱼之乐也(这鱼是快乐的呀)!”惠施立刻同他展开辩论,反驳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回答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又反驳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我不是你,肯定不知道你);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你肯定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全矣(两者一样道理)!”
惠施表面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实际是一种诡辩,他完全忽略了人类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动物没有表情和语言,但有动作,人可以以己度物,感知他们的思维状态、心理活动。见牛舔犊,而知牛爱其犊;见虎不时回顾虎崽,而知虎爱其崽;见狗扑向主人,而知狗爱其主人;见猴面对杀鸡颤栗,而知猴怕被杀,遂有“杀鸡吓猴”之喻。这些都是人根据自身情况去揣摩估计它们,从而感知他们的思维和感情,人完全可以不是动物而能了解动物,惠施恰恰对此视而不见,怎能服人?!人不但可以感知动物,也可以感知植物、大自然。人与人之间,有时即使在没有语言交流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感知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感知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是多么美妙!我们天天都在感知,感知着周围,感知着所接触的一切。
让我们用良好的感知去享受友谊和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