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将军李广》5

(2011-12-02 16:59:05)
标签:

杂谈

接2011.11.29

第二回 匈奴由弱变强  冒顿称雄北疆

匈奴民族,祖先是夏桀的后代,名为獯粥(音 熏玉xūnyù),又名淳维,后改称匈奴。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末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夏王朝危机四伏。夏桀即位后,更是暴虐无道,百姓怨声不绝。此时,商汤崛起,用伊尹为相,逐步消灭了周围几个小国,国力逐渐强大。后来起兵讨伐荒淫暴虐的夏桀,商汤军队大败夏桀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地区,夏朝灭亡,商汤建立商朝。淳维害怕商汤派兵消灭他,便向北方逃跑,避居于北蛮荒漠之地。

在唐尧、虞舜以前,即有山戎、猃狁(音 显允xiǎ

 

nyǔn)、薰粥(音熏玉xūnyù)等部落生活于北边。他们放牧牲畜,其中以马、牛、羊居多,跟随水草而迁徙。没有城池,没有固定居所,没有农耕之业,但是各有活动地盘。没有文字,仅用言语作为约束。孩提时即能骑羊,拉弓射鸟、鼠;年龄稍长,则射狐、兔,并以之为食。人人能拉满弓,善于骑马奔驰。平时放牧,在水源边、草地侧居住,遇有紧急情况,则善战攻伐。他们的长兵器是弓箭,短兵器是短刀、小矛。有利就进,无利就退。对于逃跑,不认为是羞耻。如果有利益在,就不管什么礼义。自君王以下,都吃牲畜肉,以牲畜皮革做衣。不知敬老,爱老。父死,便将后母拿来为妻;兄弟死,也将其妻拿来为妻。人人有名,但是不避名讳,没有姓氏,更没有表字。

淳维逃到北蛮荒漠之地以后,毕竟是中原大国之后代,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和号召力,又有中原相对先进的理念和生产技术,受到山戎、猃狁、薰粥的拥戴。淳维同他们聚合,辗转放牧,世代繁衍,逐渐形成匈奴民族。经历商、周、春秋、战国,匈奴已经小有规模,逐渐向中原靠拢,甚至渡过黄河,进入河套地区。不时掳掠内地,内地百姓经常遭受其害。中原北 边各国君主以之为祸患,纷纷想办法抵御。赵武灵王为增强军队战斗力,进行“变革”,去掉宽袍大袖,改着胡服,演练骑射,并在国境北部修筑长城,遏制住匈奴骑兵;燕国也修筑长城,匈奴骑兵难于进犯。更有燕国大将秦开、赵国大将李牧,都是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将领,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入寇。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志得意满,没有忘记北边匈奴之患,马上派大将蒙恬,率领十万大军,向北打击匈奴。匈奴节节败退,逃过黄河,河套以南地区尽为秦始皇所有。秦始皇还不放心,从内地征发大量民夫,运土叠砖,凭借地势,跨山越水,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或连接各国旧长城,或新修长城,形成万里长城,把匈奴隔绝于外。并从内地迁徙民众卫戍,防止匈奴入侵,长城以内稍稍安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